s 閱讀頁

第二十節 18世紀英國繪畫

  英國在18世紀是歐洲最先進的國家。在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後,從18世紀中葉開始了工業革命,它標誌著機器生產的開始,同時也標誌著資本主義製度在英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18世紀以前的英國繪畫主要是接受外來的影響。幾乎沒有形成自己的民族傳統,也沒有出現過具有歐洲意義的大師。18世紀以後,英國繪畫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開始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並出現了大量的藝術作品。

  18世紀上半葉,英國出現了第一個獲得世界聲譽的畫家,這就是油畫家、版畫家、藝術理論家荷加斯(1697年—1764年)。18世紀中葉,又出現了兩個著名的肖像畫家:雷諾茲和庚斯博羅,這些畫家的出現使得英國18世紀的繪畫藝術在美術史上占有了重要的位置。

  18世紀英國藝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其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如下幾個方麵:

  首先是英國的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使英國的經濟走在了歐洲世界的前列,從而促使了英國藝術的發展。

  其次是洛克哲學的影響。主張理性主義的洛克,為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大造輿論,深刻地影響了英國18世紀的藝術。

  第三,英國啟蒙主義運動對18世紀藝術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英國的啟蒙主義的傾向有兩派,即溫和派和激進派。每一派都有其代表藝術家,荷加斯就是在美術方麵的啟蒙主義激進派方向的代表。

  就18世紀英國的繪畫來說。它是沿著風俗畫、肖像畫和風景畫幾個方麵向前發展的,並且在這幾個方麵都取得了全歐洲意義的成就。

  風俗畫藝術

  英國的風俗畫的發展與一個名字緊緊地聯係在一起,他就是英國近代繪畫的創始人——風俗畫家荷加斯。

  威廉·荷加斯(1697年—1764年)是18世紀英國風俗畫的奠基人。他是一個出色的版畫家和油畫家,是英國第一個創造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並享有國際聲譽的大師。

  荷加斯出生於貧窮的教書先生之家,家境的貧寒使他未能接受正規的、高等的美術教育。他小學畢業後即在一個銀器雕匠的門下學徒,掌握了金屬雕刻技術。1720年以後致力於銅版畫和繪畫工作。他的青年時代是在貧窮的環境中度過的,因而他對同時代人的生活和命運十分關心,善於用諷刺性手法表現中產階級的情況,這使他的繪畫有著鮮明的民主意識。可以說,是畫家特殊的生活環境和英國的社會生活促成了他的藝術的產生和發展。

  荷加斯作為一個具有民主意識的畫家,曾受到法國啟蒙主義者狄德羅等人的影響。他關心社會和麵向人民群眾,企圖以繪畫為工具,揭露社會生活中醜惡的東西,宣傳倫理道德觀念。1732年左右他創作了第一套油畫組畫《妓女生涯》(共8幅)。後又複製成銅版畫。1743年—1745年又完成了《文明結婚》(共6幅)油畫組畫。這套作品通過一個資產階級小姐和一個沒落貴族的兒子之間的不幸婚姻,來反映當時英國社會的一些情況,即一些新興的資產階級對貴族的身份仍然十分羨慕,往往想利用子女的買賣式的婚姻來實現個人的目的。荷加斯就是利用這六幅組畫中所表現的一係列情節和一種高超的諷刺手法對當時這種社會情況進行了揭露和嘲弄。這六幅組畫既有各自獨立的意義,又相互連接形成一種情節的演變。同時他還善於利用細部的刻畫來引起觀者的思索,並對畫中的人物性格的描寫十分生動。《文明結婚》是荷加斯風俗繪畫中的代表作品。

  另外,荷加斯不但是一個畫家,同時又是一個卓有見識的繪畫理論家,他於1753年發表的《美之分析》是西方美學史上第一篇關於形式分析的美學專著。在這部著作中,荷加斯強調一種曲線的、不均衡的、複雜的和奔放的藝術美,認為作品應該以微妙的律動感給觀者以美的享受。

  肖像畫藝術

  荷加斯之後,英國肖像畫由於社會的需要迅速發展,取得了全麵而蓬勃的發展。18世紀的英國繪畫。可以說是肖像畫的時代。在這個時期產生了一批肖像畫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畫家有雷諾茲、庚斯博羅和勞倫斯。

  雷諾茲(1723年—1792年)是18世紀英國肖像畫藝術的最傑出代表人物之一,被認為是英國繪畫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是英國美術家協會和皇家美術學院的創辦人、皇家美術學院的第一任院長。他除了早期就接受肖像畫的訓練外,到過意大利,還在那裏逗留了三年,對意大利繪畫藝術,特別是威尼斯畫派進行過深入的研究。他的肖像畫主要是以英國貴族和上層人物為主,畫風寫實並給人以莊重的感覺,建立了一種“宏偉風格”的肖像畫傳統。他的藝術、藝術觀點最充分地表達了整個18世紀英國的美學觀點。其代表作有《希斯菲德勳爵像》、《西斯頓夫人》、《伯爵夫人和女兒》等。

  庚斯博羅(1727年—1788年)是18世紀中期傑出的肖像和風景畫家。庚斯博羅與雷諾茲相比,更多才多藝,且具有廣泛的藝術成就,富於獨創性。庚斯博羅比雷諾茲隻小4歲。他們兩人由於個人經曆、社會地位和性格的不同,在肖像畫的藝術風格上也不相同,庚斯博羅不但是一個傑出的肖像畫家也是一個傑出的風景畫家。他前期的代表作《安德魯斯夫婦》就是肖像畫與風景畫的結合,作為肖像畫背景的風景是庚斯博羅的故鄉薩福克郡的典型風光。他後期的代表作有《藍衣少年》,這幅作品表明了畫家更重視個人的探索和創新。因為就這一作品的色調而論。在當時是很新穎的,它以銀灰色的調子畫了一大片優美的風景作為人物的背景,把少年的藍色衣服襯托得更加光輝奪目。

  勞倫斯(1769年—1830年)是18世紀末期的英國肖像畫家。他是個跨世紀的人物,是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英國最時髦的肖像畫家,在歐洲享有盛譽。他的肖像畫中的人物多是上流社會的人物,其中有不少是上流社會的婦女。他的肖像畫的特點是筆觸流暢,色彩絢麗,畫麵處理出色,代表作有《蘭伯頓先生公子像》等。

  風景畫藝術

  18世紀英國除了風俗畫和肖像畫以外,風景畫的興起,其中包括水彩畫的迅速發展,也是很重要的方麵。18世紀英國的風景繪畫和肖像畫相比,它的存在的意義有所不同。從某種角度來說,風景畫比肖像畫更深刻地反映出時代的特征,並且正當肖像畫藝術因華麗的外表效果的追求而日趨衰落的時候,風景畫藝術卻仍然在蓬勃發展。

  1.風景畫的先驅理查·威爾遜

  英國風景畫的先驅人物是著名的畫家理查·威爾遜(1714年—1782年)。他是英國第一個有創造性的風景畫家,是英國風景繪畫的創始人。

  威爾遜可以算是雷諾茲的同代人,在盛行肖像藝術的時候,他最初也是從事肖像畫創作,但他對此並不感興趣,也沒有表現出什麽傑出的才能。1750年他去意大利後,遍遊了威尼斯和羅馬的各大城市,並作了大量各地風景和古代遺跡的寫生,開始創作了一批意大利式風景畫。當他於1756年回國後,已是作為一個風景畫家活躍於倫敦的畫壇上。

  威爾遜回國後的最初幾年時間中,繼續描繪意大利的風景並得到相當高的評價,後來他轉向描繪英國本土的風景,特別是威爾士和倫敦周圍的鄉間風光。在當時很多畫家都不重視自然,認為風景畫難登大雅之堂的社會風氣中,威爾遜敢於走自己的藝術道路。為英國風景畫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2.傑出的風景畫家庚斯博羅

  18世紀中期,以雷諾茲為中心的英國肖像畫藝術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庚斯博羅作為一個傑出的肖像畫家也做出了其卓越的成就。他博學多能,才華橫溢,同時又是英國風景畫方麵最傑出的代表者。

  庚斯博羅在風景畫藝術上對18世紀英國繪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果說在肖像畫藝術上雷諾茲還可以和他平分秋色的話,那麽在風景畫上他則是無可匹敵的。庚斯博羅一生的風景作品很多。早期的作品受荷蘭畫派的影響,善於表現陽光下的自然景物,代表作有《庚斯博羅的森林》。晚期的風景畫不但在技法上表現得爐火純青,而且在風格上也有了新的變化,他已經不滿足於對自然景色的寫實描寫。而是更多地作了一些意境的追求。代表作品有《到市場去的馬車》等。

  3.英國水彩畫的興起和發展

  在英國風景畫的發展中,水彩畫起了一定的作用。在18世紀以前,水彩畫一般都還隻用於繪製地形圖,或者版畫家用水彩來為版畫做準備工作。18世紀末英國畫家發現水彩畫適宜於表現英國的濕潤多雨的氣候和色調與豐富多變的自然景物,開始用水彩畫來描繪自然風景,出現了一批水彩風景畫家,如亞利山大·科仁斯及其兒子約翰·羅伯特·科仁斯、保羅·桑德比、湯姆斯、格爾丁、喬治·羅伯遜、愛德華·戴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亞曆山大·科仁斯和湯姆·格爾丁。

  亞曆山大·科仁斯生於俄國,父親是彼得大帝錄用的造船技師。他的早期生平經曆不詳。1746年前曾在羅馬學習風景畫,不久遷居倫敦。他對水彩畫的主要貢獻是他發明了“潑彩法”,與中國古代的“潑墨法”有相通之處。他的這種畫法流行一時,對18世紀末期的英國水彩畫影響很大。他還發表了許多有關風景構圖、天、樹和人體比例畫法的手冊,在繪畫技法理論上有不少的建樹,人稱“教員之子”。

  湯姆斯·格爾丁(1775年—1802年)是一個早熟而又早夭的畫家。20歲時開始第一次廣泛的旅行寫生,足跡遍及整個英國。他對水彩畫的主要貢獻,在於進一步發展了水彩畫的表現技巧。促進了水彩畫從主要為實用逐漸轉向鑒賞性藝術,19世紀英國的風景畫家繼承並發展了他的這個事業。他的代表作有《裏滿士·約克夏》等。

  總之,英國風景畫從18世紀開始出現,雖然受到意大利、荷蘭和法國風景畫的影響,但經過威爾遜、庚斯博羅、桑德比、科仁斯父子、格爾丁、湯恩等人的努力,終於成為一種獨立的畫種,並為19世紀英國風景畫大師康斯太勃爾和泰納的出現準備了必要的條件,使英國風景畫在世界藝術史中別開生麵,獨樹一幟,對各國風景畫的發展給以深遠的影響。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