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世紀以後,西歐經濟水平提高,封建製度穩固。教會勢力與貴族力量並行發展,特別是修道院製度更為完備。十字軍東征和大規模的傳教活動擴充了教會的勢力和影響。對聖人遺物的崇拜,掀起了各地朝拜的熱潮。經濟的發展和宗教的狂熱使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層出不窮。為了追求更加壯觀的效果,建築普遍采用類似古羅馬的拱頂和梁柱結合的體係,並采用希臘羅馬時代的“紀念碑式”雕刻來裝飾教堂,因此,此一時代的風格被稱為“羅馬式”。
羅馬式藝術並非古代羅馬藝術的複活,而是綜合了各種藝術風格,包括近東、羅馬、拜占庭等風格。所有羅馬式藝術,尤其是建築和紀念性雕刻,都體現出一種宏偉的觀念和強有力的技巧。
羅馬式的繪畫主要有抄本畫(抄本細密畫)和壁畫兩種,它較之於同時期的建築和雕刻要弱得多,基本上是在蠻族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繪畫史上貢獻不大。這主要是因為繪畫藝術在他們看來難以體現羅馬式藝術的精神——崇尚力的表現。當然由於此期繪畫藝術同時不斷受到東方藝術的影響,在繪畫形式上還是比較豐富的。
抄本畫
羅馬式抄本繪畫直接繼承了加洛林和奧托王朝的傳統,同時還接受了拜占庭十分興盛的寫實手法的影響,形成了自己多變的藝術風格。尤其是宗教勢力的不斷擴展,促進了羅馬式抄本畫的進一步發展。抄本所、宮廷以及全歐的大大小小的修道院和教堂,都成了抄本畫的創作之地。
法蘭西的抄本畫有著自己的特殊性。它不但基於加洛林的藝術傳統,而且由於自己的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它能夠受周圍的文化藝術的影響。北西班牙的莫薩拉係統的抄本畫在法蘭西南部得到新的發展。法蘭西北部更是受到英國係統抄本畫的影響。現藏法國阿米亞圖書館的福音書插圖“聖馬可”就是帶有加洛林藝術傳統和英國影響的代表作品之一,畫麵中人物衣紋的勾勒和整幅作品線的運用都非常成功。
英國的羅馬式抄本畫中,始終保持著它的地方特點,人物形象的表現上手法寫實。在德國,奧托時代的藝術形式一直支配著羅馬式的抄本畫藝術。
在意大利,有一組畫卷特別引人注目,它繪製於13世紀初期,是具有拜占庭藝術強烈影響的羅馬式抄本畫。現藏意大利的撒萊路奈大教堂圖書館。
中世紀的抄本畫雖然很盛行,但因限於複製條件和材料來源,一般隻有修道院、大教堂或圖書館才能擁有,是修道士或傳教者們的珍貴讀物。而教育廣大教徒主要是采用照本宣科的口述形式,或者利用教堂的雕刻、壁畫和玻璃窗畫等等。
壁畫
羅馬式的壁畫主要是教堂壁畫,它作為教堂的附屬,其主要作用。一是為了裝飾教堂的空間。它像抄本畫一樣要盡量表現出宗教的神秘性。二是為了教育廣大信徒,因為它和抄本畫不同之處是要直接與廣大信徒見麵,所以在表現手法上也存有明顯的差異。
教堂壁畫一般繪製在圓頂裏和壁麵上。在表現形式上,人物的輪廓線簡潔粗重,在色彩上以大塊平塗產生對比,造成一種強烈的效果,而且幾乎不帶有任何明暗或透視的因素。造成此種特點的主要原因是,羅馬式建築內光線比較陰暗,而壁畫往往又要繪製在遠離觀者的較高位置,這就要求繪畫必須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