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八至九世紀時,在東歐平原上的東斯拉夫部落中,階級分化日益擴大了,各部落之間相互攻伐,戰爭不斷。人們在客觀上都要求建立國家組織,以維持社會秩序。
公元862年,波羅的海北邊的諾曼人部落首領留裏克兄弟三人來到諾夫哥羅德,建立了諾夫哥羅德公國。從此,開始了俄國曆史上的留裏克王國。留裏克去世後,他的弟弟奧列格揮師南下,攻占基輔,建立了基輔羅斯公園。這時,斯拉夫人自稱“羅斯人”,公國因此而得名。
後來,羅斯內戰給外族人的入侵造成了可乘之機。1237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率大軍入侵,攻克基輔。
公元1243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在遠征俄羅斯及斯拉夫諸國後,於伏爾加河下遊的薩萊建立了金帳汗國(意為“黃金部落”,我國史書上稱為“欽察汗國”)。這個新汗國的疆土包括額爾齊斯河以西,多瑙河以東,克裏米亞半島及北高加索地區以北的廣大地區。俄羅斯各公國都淪為金帳汗國的藩屬,長期向大汗納貢。金帳汗對俄羅斯人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對各公國分別頒布“冊封詔令”。另外,還在各國王公之中挑選一代理人,任其為“全俄羅斯大公”,淩駕於其他王公之上,並由他代表蒙古人向12個俄羅斯公國征收貢賦。
14世紀上半葉,統治莫斯科公國的大公是伊凡·卡利塔,是一位很有智謀和遠見的大公。他表麵上裝得非常謙恭溫順,千方百計地取悅金帳汗,以此取得“全俄羅斯大公”的稱號,而暗地裏不斷擴大自己公國的領土和勢力,積蓄力量要推翻異族奴役。
到1359年,底米特裏·伊凡諾維奇擔任莫斯科大公,莫斯科公國的實力更為強大了。底米特裏繼位時年僅10歲,但他誌向很高,從小隨軍出征,習慣了戎馬生涯,成年後,終於成為一名能征慣戰的大公。他大力加強莫斯科的城防。用石頭城牆代替原來不堅固的木質城牆。他還嚴格訓練軍隊,時刻準備擺脫蒙古人的控製。
這時,金帳汗國內部的封建割據日益加劇,內訌不斷,就連大汗(國王)也不停地更換。底米特裏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於是組織他的軍隊,一舉擊敗並趕跑了駐在境內的蒙古兵,宣稱擺脫蒙古人的統治,實現公國獨立。1377年春,底米特裏又一舉擊敗了金帳汗的藩屬國保加爾汗國,迫使保加爾汗向莫斯科公國賠款。
對於莫斯科公國的獨立和反叛行為,金帳汗國的大汗馬麥汗十分震怒,他立即派遣軍隊向莫斯科興師問罪。結果,1378年,在沃查河的會戰中,蒙古軍陷入重圍,被底米特裏殺得大敗而回。
馬麥汗惱羞成怒,於1380年9月下令親征。他率領15萬大軍(號稱40萬)浩浩蕩蕩殺向莫斯科,同時,還與立陶宛大公結盟,企圖兩麵夾擊,一舉消滅莫斯科公國。
底米特裏麵對蒙古大兵壓境的嚴竣形勢沉著鎮定。他火速派出特使,日夜兼程趕到俄羅斯各公國請求援助,很快,他聯合各方力量有10餘萬人,集結在通往莫斯科的要道——科洛姆納和謝爾普霍夫城附近,準備在那裏阻擊敵人。
不可一世的馬麥汗雖然聽說俄羅斯人有了準備,但認為自己兵多將廣,俄國人肯定害怕,於是他派出使者去見底米特裏,提出隻要對方同意繳納巨額貢賦,蒙古兵就可以退回去。誰知底米特裏不買他的帳,嚴詞拒絕馬麥汗的要求,並親率大軍列陣頓河岸邊。
在頓河岸邊,將領們各抒己見。有人要求渡過河去,有人反對渡河。最後,底米特裏當機立斷,渡過河去,迫使蒙古兵在同立陶宛會師前交戰!
第二天清晨,浩浩蕩蕩的俄羅斯大軍渡過了頓河,開進了庫裏科沃原野。在前衛兵團的掩護下,聯軍按照事先研究的作戰方案,迅速在原野上展開了戰鬥隊形,嚴陣以待蒙古兵。
庫裏科沃是一個不太大的原野,四周崗巒起伏,溝壑縱橫,沿頓河一側叢林密布,整個原野的中間是一片沼澤地。這種地形極不利於蒙古騎兵的合圍戰術,卻為俄羅斯聯軍的埋伏提供了良好條件。底米特裏結合雙方兵力特點及地形特點,精心地布置了軍隊隊形。中間是大公的加強團,兩翼安排團隊憑險固守,使蒙古騎兵難於迅速迂回接近。另外,他還抽調一些精銳騎兵組建了一支強大的伏擊兵團,埋伏在主力左翼後方的叢林裏。整個陣地綿延約10公裏。
時近中午,庫裏科沃原野上空的濃霧漸漸消散,兩軍交戰拉開了帷幕。
蒙古軍向前推進,在離俄羅斯聯軍一箭之遠的地方停了下來,按照常規,俄軍中衝出一位騎兵勇士向蒙古兵挑戰,蒙古兵也選出一位勇士應戰。在兩軍中間的空地上,兩位勇士騎在馬上交戰了。幾個回合下來,雙方都戰死落下馬來。這時,軍號響起了,呼喊聲,馬嘶聲,兵器撞擊聲交織在一起,雙方會戰正式開始了。
蒙古兵以排山倒海之勢發起猛攻,一鼓作氣,先後擊退了聯軍的前衛團和先遣團。緊接著,蒙古兵分幾路向俄聯軍的核心發起了更加猛烈的衝鋒,企圖一舉突破聯軍陣地,直搗中軍大營。然而,由於原野上多是沼澤,騎兵行動緩慢,一連衝鋒數次都沒有得逞。
傍晚時分,蒙古兵的輪番衝鋒已經持續了3個多小時了,攻勢漸漸減弱下來。戰場上,經過多次衝鋒和肉搏,雙方死傷累累。庫裏科沃原野上,幾公裏寬的地帶上被鮮血染紅了。屍體成了堆。俄羅斯聯軍損失慘重,就連底米特裏本人因為在加強兵團中參加戰鬥,也受了傷,甚至他的大公旗幟還被蒙古人砍倒過。
夜幕開始降臨。然而,趁著黃昏的暮色,蒙古騎兵又發起了最後一次衝擊。這是一次更加凶猛的衝鋒,底米特裏立刻組織反擊。頓時原野上戰馬嘶鳴,刀槍交錯,又是一場惡仗,漸漸地,俄聯軍的左翼不支,出現缺口,蒙古人乘虛而入,企圖迂回到聯軍主力的後方,形勢萬分危急!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底米特裏發令讓埋伏的騎兵出擊了。俄騎兵如離弦之箭,突然從叢林中衝出,直撲蒙古兵的後方,如入無人之境。蒙古兵遭到這一突如其來的勁旅猛衝無法招架,全線潰退下來。這時,站在山崗上觀戰的馬麥汗嚇得直冒冷汗,他倉皇下令全線撤退,結果,丟掉了最華貴的軍帳和無數珍寶,落荒而逃。
俄羅斯聯軍乘勝追擊,一氣把蒙古人逐出100餘裏,方才收兵。
庫裏科沃一戰,雙方損失慘重,死傷累計約20萬人。其中,俄羅斯聯軍死亡將士就達6萬人!蒙古人戰敗後,立陶宛大公統帥的軍隊不敢同俄聯軍交鋒,半路退回了立陶宛。
經過這次血戰,俄羅斯人送給底米特裏大公一個美名,稱他為“頓河英雄”。從此,打破了蒙古兵不可戰勝的神話。這次戰役的勝利讓羅斯看到了獨立的曙光。
伊凡三世統治時期,莫斯科公國更加強大了。他去世後,其子瓦裏三世繼位。瓦西裏三世繼承父王的遺誌,最後完成了俄羅斯的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