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節 孔雀帝國的興衰

  印度是一個文明古國,在印度的古代曆史上,曾經有過一個冠以美麗名字的奴隸製帝國——孔雀帝國。孔雀帝國是印度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奴隸製國家,第三代國王在阿育王統治時期,孔雀帝國達到了鼎盛時期。

  孔雀帝國的締造者叫旋陀羅笈多,他是古代印度列國時代摩揭陀王國的貴族後裔。在中國的史籍中,旋陀羅笈多被稱為月護王。旋陀羅笈多所開創的帝國被稱為孔雀帝國,這與他出身的宗族有關。據說,旋陀羅芨多出身於一個養孔雀的家族。另有史家考證,旋陀羅笈多出身於刹帝利種姓,其母係以孔雀得姓。可以斷定,旋陀羅笈多的宗姓與孔雀有關。

  在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古代印度處於列國時代。這時的印度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各王國割據一方,各自為政,並且不斷地為土地和其他利益相互爭戰。總計有十六個小王國,而恒河中遊的摩揭陀王國則是實力比較雄厚、經濟比較發達的王國之一。

  恒河流域位於印度河流域的東麵。隨著恒河流域的開發,印度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逐漸從西北部轉移到東部,即從印度河流域轉移到恒河中下遊一帶。摩揭陀王國在爭霸戰爭中日益強大,它先後消滅了許多國家,基本上統一了恒河流域。據史載,摩揭陀王國有騎兵兩萬人,步兵二十萬人,戰車兩千輛,戰象三千頭。正當摩揭陀王國準備西征,向印度河流域推進時,遇到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的軍隊。

  公元前4世紀,波斯帝國統治之下的印度西北部被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所征服。征服波斯之後,亞曆山大入侵印度河上遊流域,並向恒河流推進,正好與西進的摩揭陀王國軍隊相抵。亞曆山大出師不利,退出印度。

  亞曆山大退出印度後,旋陀羅笈多在馬其頓人所占領的土地上拉起一支軍隊,占據了印度河流域的西北部。旋陀羅複多的軍隊趕走了馬其頓人留守印度的軍隊,又揮師東進,一舉推翻了摩揭陀王國的統治。旋陀羅笈多在摩揭陀王國的故都華氏城建立孔雀王朝,他自立為王,定都華氏城。

  據說旋陀羅笈多原來也在摩揭陀王國,他觸犯了國王的戒令,隻好逃到亞曆山大的軍中。從亞曆山大那裏,旋陀羅笈多學會了馬其頓人的軍事組織方法和戰略戰術,這為他日後的征戰打下了基礎。但是旋陀羅笈多在一次談話中,又冒犯了亞曆山大,亞曆山大於是下令處死他。旋陀羅笈多一麵極力向亞曆山大乞命,一麵準備逃走。這時候,進軍不利的亞曆山大撤走了。旋陀羅笈多四處奔走遊說,得到一大筆經濟資助。他乘這個軍事縫隙就地招募了一支強大的軍隊。

  旋陀羅笈多是個很聰明也很有個性的人。他在亞曆山大的軍中盡心學習軍事,同時又找出馬其頓軍隊的弱點。在他招募了自己的軍隊,驅趕亞曆山大留下的部將塞琉古所率領的馬其頓軍時,充分發揮了他的軍事才能,屢次擊敗塞硫古的人侵,並且憑借強大的軍事勢力奪得了印度河以西的土地,將馬其頓人趕出印度。為了表示和解,塞硫古將他的女兒嫁給旋舵羅笈多為後。塞硫古退出印度,送給塞琉古五百頭戰象。塞琉古王國派遣使臣駐在孔雀帝國的首都華氏城。

  在旋陀羅笈多的統治後期,他開始信仰智那教,極其虔誠,竟至放棄王位而出家,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後來,旋陀羅笈多按照那教教義的要求絕食,最終餓死。

  旋陀羅笈多的兒子在位十多年,後來將王位傳給了阿育王。在阿育王統治的初期,興兵大舉征伐印度南部,使除極南端的一小塊土地之外的幾乎整個印度都處於他的統治之下。

  阿育王對殘酷的戰爭給人民所造成的災難感到十分後悔。他曾經發布過一個敕令,在敕令中他說:他對羯陵伽人民在戰爭中所遭受的苦難,“感到深切的憂慮和悔恨”。後來他又一次向全國的人民宣布:“戰鼓的響聲”沉寂了,代替它的將是“法的聲音”,今後代替暴力統治和侵略的將是不竭餘力的宣揚佛法,從此以後,他將不再向鄰國派遣軍隊,而是宣揚佛法的高僧。

  阿育王所說的“法”,就是以佛教的倫理道德觀為基礎,強調仁慈的實踐和虔誠的思想。他認為,對於每一個人來講,信仰佛法,重要的在於行動。一個人能否向善,不是看他參加了多少次佛教的儀式,而是看他在每一件事情上是否能按照佛法去做。

  他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以家庭作為人生的基點,首先在家庭中體現他所說的那些道德。主要是要服從父親,尊崇老師和長輩;對親朋好友要慷慨和友好;對待仆人和貧苦的人要樂善好施;對待動物要仁慈,不能濫殺。

  阿育王首先以身做則。他宣布在全國廢除鬥獸之類的血腥娛樂,不允許用動物做殺生祭禮,在宮廷裏對王公大臣們喜歡的狩獵遊戲也加以限製。

  不久,阿育王又宣布佛教為印度的國教,下令在王宮和印度各地樹立石柱,開鑿石壁,將他的詔令刊刻在上麵。他還召集了全國的一大批佛教高僧,編纂整理佛教經典,在各地修建了許多佛教寺院和佛語。

  為了弘揚佛法,阿育王派出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內的大批使者和僧侶,到鄰近的國家和地區去傳教。印度公主在去錫蘭(今天的斯裏蘭卡)傳教時,不僅帶去了許多僧侶和佛典,還帶去了一枝神聖的菩提樹的樹枝,並親自種植在錫蘭,這棵菩提樹在錫蘭一直生長到今天。

  阿育王在推行佛教的同時,也加強統治。國家的軍事、行政和最高司法等一切大權都集中在他一個人手中。他擁有一個由他一手操縱的龐大的官僚機構,由行政長官、軍事長官和祭紀長老分別掌管,而地方則被他分為許多省,派總督去管理。有六十萬常備軍隊保衛著他的政權。

  在阿育王統治時期,孔雀帝國經濟繁榮,商業貿易活躍。不僅國內工商業發展起來了,海外貿易也有不少進展,孔雀帝國與斯裏蘭卡、緬甸等國家或地區的貿易往來頻繁。

  孔雀帝國的首都華氏城,當時十分繁華。據說全國各地都有馳道通達華氏城,這裏不僅工商業發達,城市管理規範,而且城內城外建築宏偉。

  正如曆史上許多依靠武力征服而建立起的帝國一樣,孔雀帝國沒能維持多久。阿育王死後,孔雀帝國逐漸走向衰弱。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