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武則天爭寵

  貞觀十一年(637)春天,正是柳絮飛舞、桃花盛開的時節,都城長安皇宮中又來了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她的名字叫武則天。

  前一年,即貞觀十年(636),長孫皇後因病去世,唐太宗感到無限淒楚。為了尋求新的慰藉,他遍尋六宮,沒有找到一個稱心的人。這時,太宗聽說武士彠的第二個女兒長得非常美麗,就下詔把她選入宮中。於是,十四歲的武則天邁著輕盈的步子,走進了唐太宗的後宮。

  武則天是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她的父親武士彠原是個木材商人。以前,李淵每次行軍到汾水、晉陽一帶,都要住在他的家中,於是和武士彠越來越熟。李淵後來做太原留守,推薦武士彠當行軍司鎧參軍。這樣,武士彠由商人地主步入仕途。武士彠善於逢迎,他曾經對李淵說:“我夢見你進入都城,當了天子。”李淵因此嗤笑他是迂誕取媚。盡管如此,武士彠終究是晉陽起兵的元老,所以,李淵做皇帝以後,武士彠就當了工部尚書,成為宮廷中的要員。武則天由於父親做了大官,便很容易為皇帝所知。所以,武則天入宮實在不是偶然的。

  武則天自己很想進入皇宮。民間傳說,武則天降生到人世以後,她的父親發現她不像一個女孩子,就把她當男孩子看待,叫她穿男孩子的衣服,在朋友麵前也說她是男孩子。一天,有個很有名氣的看相人袁天綱,被武士彠請來給武則天相麵。奶媽把武則天抱出,袁天綱相了好一陣,才歎息地說:“可惜他是個男的,如果是個女的,將來貴不可言。”武士彠緊接著問:“如果是女的,將來能做皇後嗎?”袁天綱回答說:“豈止是皇後。”武士彠有些疑惑,又反問:“難道她還能當女皇帝不成?”因為有這麽一件事,武則天長大以後,她和姐妹們一起玩耍時,大家都叫她“女皇帝”。她自己呢,也常以女皇帝自居。當武則天接到聖旨離開家鄉的時候,她母親哭得非常傷心,而她一點也不感到悲哀,還勸母親說:“我能夠進入皇宮,這是我的命好,你又何必難過呢?”

  武則天入宮以後,唐太宗封她為才人(妃嬪的稱號),賜號武媚。一天,太宗在宮中馴馬,為了考驗嬪妃中誰最勇敢,就提了一個問題讓大家回答:“一匹剽悍難製的馬,你們怎麽對待?”嬪妃們都默默不語,回答不出。隻有武則天高聲說:“先用鐵鞭搥它,不伏就用鐵撾打它,再不伏就用刀割斷它的喉嚨。”嬪妃們對武則天的話感到愕然,就是太宗本人仿佛也沒有料到。盡管武則天有意表現自己,但是,唐太宗在世時,武則天並沒有受到什麽格外的恃寵。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太宗去世後,按照朝廷的規定,武則天和其他嬪妃們一起,被送到長安感業寺出家當了尼姑。這一年她二十六歲。

  在感業寺,武則天開始了寂寞的生活。“鬆舍青燈閃閃,雲堂鍾鼓沉沉”,這一切和年幼時當女皇帝的夢想差距多麽大啊。武則天麵前一下子變得黯淡無光,她的心又冷又顫。誰知,就在她感到前途無望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又使她返回了富麗堂皇的宮廷。

  那是永徽五年(654)唐太宗五周年忌辰日,唐高宗李治到感業寺追悼他的亡父,武則天認為不能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在拜見高宗時,輕輕地向高宗追述往事,傾訴了情懷。原來,高宗當太子時,一次太宗生病,高宗進宮侍候,恰巧和武則天相遇。武則天那美麗的容貌,頓時吸引了李治。當武則天為回避太子而躲到魚缸旁的時候,李治也不由自主地跟到了魚缸邊。望著水中映出的兩個人影,太子李治心蕩神馳,情不自禁地彈著魚缸中的水,水花濺到了武則天的身上。此後,魚缸旁和武則天在一起的情景,長時間縈繞在高宗李治的腦海中,武則天嫵媚的麵容,也使李治久久難忘。正因為此,當武則天在感業寺向高宗傾訴衷腸時,高宗那記憶的閘門一下子打開了,對往日的回憶就像流水一樣潺潺而來。回到宮中,高宗李治把在感業寺遇到武則天的情況告訴了皇後王氏。

  當時,王皇後和高宗的另一個妃子蕭氏因為爭寵,鬧得劍拔弩張。王皇後無子,而蕭妃當時剛剛懷孕。王皇後見高宗眷戀武則天,就想用武則天來離間蕭妃和高宗的關係。於是,王皇後暗中派人到感業寺命武則天蓄發,幾個月後,就把她接入宮中。

  武則天不僅貌美,而且工於心計。她第二次入宮後,首先把王皇後服侍得非常周到,很快得到了王皇後的好感和稱讚。王皇後常在高宗麵前誇獎武則天美麗、聰明和賢惠。這樣,高宗對武則天更加寵愛,立她為昭儀,封她為震妃。此後,高宗對武則天的愛情越來越熾烈,對王皇後和蕭妃的感情則越來越淡薄。這使王皇後和蕭妃都很不安,於是,她們開始聯合起來在高宗麵前說武則天的壞話。但是為時已晚,高宗對王皇後和蕭妃的話再也聽不進去了。

  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便開始想方設法打擊和陷害王皇後。不久,她策劃了一個惡毒的陰謀。

  那是在武則天剛生完一個女孩之後。王皇後因為自己沒有孩子,就常來武則天宮中逗這個女孩兒玩。一天,王皇後又來到武則天宮中,她抱起女孩兒,又是親臉,又是搖晃,孩子的小臉上露出了微笑。王皇後走了以後,武則天就狠心地把女孩兒掐死,然後照樣蓋好被子,小孩仿佛睡著似的。不一會兒,高宗回來了,武則天裝做若無其事。高宗揭開被子,發現女孩兒已死,忙問武則天是怎麽回事。武則天先是一副吃驚的神態,然後就大聲地哭了起來。高宗見她不說話,就向宮女們詢問有沒有人來過,是誰害死了小公主?宮人們回答剛才皇後來過。高宗不知道這是武則天搞的詭計,便氣憤地說:“皇後殺死了我的女兒。”武則天又乘機在旁說了王皇後許多壞話。這樣,高宗產生了廢掉王皇後、立武則天為皇後的念頭。

  王皇後出自名門士族,是唐高祖同母姐妹的侄孫女,又是唐太宗親自為高宗選的正妻,在朝廷大臣中很有威望。一天,高宗把廢王皇後、立武則天為皇後的想法向一些大臣說出,立刻遭到了元老重臣們的反對,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來濟等人反對尤為激烈。褚遂良對高宗說:“皇後出自名門,又沒有什麽過錯,怎麽能隨便廢掉呢?”高宗見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持,隻好作罷。過了些日子,高宗又迫不及待地把廢立皇後的事情和大臣們說出,結果還是遭到了反對,褚遂良甚至說:“即使皇上要更換皇後,也要找一個名門大家閨秀才是。武則天出身寒微,怎麽能相配呢?更何況她是先帝的妃子。如果你立她為皇後,天下人會怎樣看待皇上?”高宗聽了,非常生氣,連連揮手讓褚遂良退下。這時,武則天正巧在簾子後麵聽著,氣得渾身發抖,便什麽也不顧地說:“還不趕快把這老東西打死!”由於眾大臣說情,褚遂良才免遭於難。為了使長孫無忌同意武則天立後的事,高宗還專門派人到長孫無忌府上,送去兩車金銀珠寶和十車錦緞,並答應封長孫無忌的兒子做大夫。同時,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也多次到長孫無忌家中請求,但是,長孫無忌始終持反對態度。

  高宗見得不到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豪門大族出身官員的支持,就轉向寒族出身的官員們征求意見。有個叫李勣的人對高宗說:“廢立皇後,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一定要征求朝中大臣的意見呢。”許敬宗、李義府等人對李勣的話也頗表讚同。李勣出身土豪,是唐朝的開國元勳,當時是司空,掌握著軍權,他的話促使高宗最後下了決心。永徽六年(655)十月,高宗頒布詔諭,立武則天為皇後,廢王皇後和蕭妃為庶人,並派人把她們關在宮中一座很荒涼的院子裏。蕭妃被廢以及遭到囚禁之後,曾經大罵武則天:願阿武為老鼠,我作貓,生生扼住她的喉嚨!武則天知道後大怒,下令把宮中的貓全部打死,從此宮中再也不養貓了。

  王皇後和蕭妃被囚禁之初,高宗還有時懷念舊情。一天,他閑著沒事,來到王皇後和蕭妃被囚禁的院落,隻見衰草枯楊,殘磚斷瓦,庭院一片敗落景象。偌大的房子,四周圍的門窗被密密地封住,隻留著一個小洞,那是通氣和送飯用的。王皇後和蕭妃就被關在這間房子裏。看到此情此景,高宗滿心淒涼,不由得走上前,對著小洞高聲呼叫:“皇後、淑妃還在嗎?”王皇後和蕭妃在黑暗的房間裏聽到高宗的聲音,無限感傷,淚如雨下,嗚咽著回答說:“妾等得罪,已經被廢棄為宮婢,哪裏還是什麽皇後和嬪妃?”略微停了一會兒,王皇後又悲悲咽咽地說:“皇上現今念起舊情,前來看望,希望皇上使我們再見天日,出入院中,請把這個院子改名‘回心院’,這就是我們二人再生之幸了。”高宗回答:“我自有安排。”不料,武則天知道了這件事,馬上派人對王皇後和蕭妃各打一百棍,還截去她倆的手足,放到酒甕中,狠狠地說:“讓你們的骨頭碎了!”幾天以後,王皇後和蕭妃淒慘地死去了。武則天終於用陰謀手段除掉了王皇後和蕭妃,從而永遠保住了她在後宮中的地位。

  武則天害死王皇後和蕭妃以後,又開始懲治那些反對她的朝中大臣。她把褚遂良從朝中貶為潭州(今湖南長沙)都督,接著又轉為桂州(今廣西桂林)都督,後來又貶為愛州(今越南清化市)刺史。褚遂良最後就死在那裏。對長孫無忌呢,武則天先是誣陷他謀反,隨後把他流放到黔州,長孫無忌竟在那裏自殺而亡。他的兒子和其他親屬也都被流放到邊遠地區。於誌寧、韓瑗、來濟等大臣也都相繼遭到貶黜和殺害。武則天對於支持她的人則委以重任,提拔許敬宗、李義府等當了宰相。

  顯慶年間(656~600)以後,由於高宗過度地迷戀武則天,再加上感染了風濕病和眼病,身體日益衰弱,所以,文武百官呈給他的奏本,隻能讓武則天代批。武則天小時候讀過書,處理起政事來從容自如。從這以後,宮廷裏的許多政事,高宗都委托武則天辦理,在高宗病好後上朝問政時,武則天也坐在垂簾的後麵進行指揮,發表意見。於是,朝中的大權漸漸落入武則天手中。不管什麽事,隻要武則天一開口,就沒有任何人敢說個“不”字。武則天的威望越來越高,許多事情她不和高宗商量,就徑直命人去辦。高宗看到大權旁落,非常懊悔。恰在這時,宮中又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事件。武則天為了牽製高宗,大權獨攬,作威作福,竟在麟德元年(664)把方士郭行真召入宮中,用巫術詛咒高宗。宦官王伏勝告發了這件事,高宗非常生氣。一天,高宗把西台侍郎上官儀召入宮中,密謀廢掉武則天。正當上官儀奉高宗之命起草詔書時,有人把這一情況告訴了武則天。武則天大怒,氣衝衝地來找高宗。高宗非常害怕,想把詔書藏起已經來不及了,隻好把責任推到上官儀身上。結果,武則天把詔書撕得粉碎,還以謀反罪名,把上官儀和王伏勝殺了。上元元年(674)八月,高宗稱為天皇,武則天稱為天後。從此,朝中文武百官都把高宗和武則天稱為“二聖”。

  唐高宗對武則天和武氏家族的勢力日益上升深感害怕。他擔心李家天下被武氏奪去,就想趁自己還在世的時候,把皇位傳給太子李弘。李弘是武則天的長子、高宗第五子,永徽四年(653)被封為代王,顯慶元年(656)被立為太子。上元二年(675),李弘隨高宗和武則天到合璧宮,在那裏被武則天毒死,年僅二十四歲。李弘死後,武則天次子、高宗第六子李賢被立為太子。調露二年(680),武則天又策劃陰謀,指使中書侍郎薛元超、黃門侍郎裴炎、禦史大夫高智周等人揭發李賢“罪狀”,隨後,李賢被廢為庶人,不久又被流放巴州(今四川巴中)。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56歲的高宗在長安皇宮中的真觀殿病死。他在遺詔中宣布把皇位傳給太子李顯,李顯就是曆史上的唐中宗。李顯是武則天的第三子、高宗第七子。由於武則天認為李顯妨礙了她的權力,就在光宅元年(684)二月把李顯廢掉,改立豫王李旦當皇帝,史稱睿宗。載初元年(690)她又廢掉睿宗,自己總攬朝政。不久,武則天下令仿照周代體製,改十一月為正月,同時把她的名字改為“曌”(zhào照)。這年九月九日,武則天索性改唐朝國號為周,封自己為聖神皇帝。這樣,武則天終於由爭寵而最後當上了皇帝。她是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