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主動聲明願意開赴前線

  1915年6月,華西列夫斯基被派到駐在羅斯托夫—亞羅斯拉夫省的一個縣城的一個預備營中。這個營隻有一個補充連的士兵,另外有近百名準備派往前線的軍官,他們大多是剛從軍校畢業的青年準尉、少尉,還有幾個從預備役補充上來和傷愈出院的中年軍人。

  幾天之後,華西列夫斯基所在的連就接到了開赴前線的命令。營長把所有的軍官集合起來,要從願意到前線去的人當中任命一名連長。

  華西列夫斯基心想,一定會有無數隻手馬上舉起來,尤其是在預備營待了很久的軍官們會這樣做。但是,讓華西列夫斯基感到非常奇怪的是,根本就沒人舉手,大廳裏一片寂靜。

  營長對部下嚴厲地責備了幾句之後,說道:“要知道,你們是俄國的軍官。誰去保衛祖國?”還是沒人響應。

  於是營長命令副官用抽簽的辦法,選出一名連長出來。

  此時,華西列夫斯基為大廳裏的全體軍官感到恥辱。他很想盡快地奔赴到前線,但他又不想毛遂自薦,因為他覺得連長的位置對他來說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看到,年紀大一些的軍官們誰也不願意率領準備開赴前線的連隊。

  於是,華西列夫斯基和另外一個準尉聲明,他們願意率領這支連隊開赴前線。而其他軍官顯然很願意聽到他們的這個聲明,就像如釋重負一般。

  離開羅斯托夫後,華西列夫斯基並沒有立即趕赴前線。在1915年9月之前,華西列夫斯基帶領的連隊被編入好幾個預備部隊。最後,他們到了西南方麵軍。

  方麵軍司令是以1906年鎮壓喀琅施塔得水兵起義而出名的伊凡諾夫將軍。事實上,在軍事方麵,他是一個庸碌無能之人。

  不久,華西列夫斯基被集團軍司令部派往第九集團軍。該集團軍司令是列奇茨基將軍,他是當時唯一的一個非總參謀部軍官出身,也就是沒有受過高等軍事教育的集團軍司令。但是,他卻是一位有實戰經驗的將軍。

  華西列夫斯基到第九集團軍後,被編入步兵第一〇三師。

  華西列夫斯基和他的同鄉,基涅什馬人謝廖紮·魯賓斯基準尉,從集團軍司令部駐地卡梅涅茨—波多爾斯克,坐著馬車,後又走了大約30公裏,才最終來到了步兵第一〇三師。

  華西列夫斯基擔任諾沃霍漂爾斯克第四〇九團第一營第二連的連長。

  在這裏,華西列夫斯基第一次經曆了炮火,到這時他才搞明白什麽是榴霰彈,什麽是榴彈,什麽是迫擊炮。這時,華西列夫斯基才真切地感到,和平的生活已經被遠遠地拋在後麵了。

  1915年秋冬之時,第九集團軍所占領的防線是很不利的,它在霍亭城以西地區,與奧匈帝國的第七集團軍展開了陣地戰。

  華西列夫斯基所在的第一營及他指揮的第二連,部署在團部所在地爾紮維涅茨村以西的陣地。

  戰壕給人的印象十分蹩腳,隻有一些普通的溝渠,沒有胸牆,隻是在兩邊亂七八糟地堆些土,沒有最起碼的偽裝,既無槍眼,也無遮彈簷。在戰壕內挖掘了一些可供二三人起居的地窖,有一個小爐子和一個入口。確切地說,是一個僅可爬進爬出的洞口,洞口蓋著一頂帳篷。沒有防禦炮火的掩蔽部。

  而敵人的戰壕離華西列夫斯基他們的部隊不到100米。士兵們就把他們的戰地障礙物當做了自己的屏障。此外,武器裝備和彈藥供應也很差。

  1915年12月中旬,在一周內,華西列夫斯基他們曾試圖在霍亭以西實施突破,但沒有成功,反而遭受到了重大的損失。但是他們迫使奧地利軍隊退後了15公裏,從而推進到多勃羅諾維茨—鮑揚一線。部隊再次轉入陣地戰。

  這次戰役結束,隨後就開始了冬季休整,華西列夫斯基發現舊俄軍隊存在著許多弊病。特別是最高統治者與高級指揮官之間存在巨大的矛盾,高級指揮官同廣大前線士兵之間也存在尖銳的利益對立。就是在中下級指揮員和士兵之間,也存在著嚴重的不協調現狀。

  因此,軍隊內部是矛盾重重,這就導致了前線士兵紀律渙散,士氣低落,有些軍團出現了嚴重開小差的現象。還有就是中下級軍官往往采取嚴酷和粗暴的方式對待士兵,導致官兵關係十分緊張,根本沒有戰鬥力,這樣當然就難以保證戰爭的勝利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