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的精銳部隊不要強攻。
●無時無處不可以使用間諜。
●用兵作戰,主要講的是計謀。
●勝利可以預見,卻不能強求。
●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輔助條件。
●敵人的誘餌之兵,不要貪食。
●對被包圍的敵軍,要預留缺口。
●對於假裝敗逃之敵,不要跟蹤追擊。
●對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隊不要去阻截。
●對於陷入絕境的敵人,不要過分逼迫。
●善戰者調動敵人而決不為敵人所調動。
●明智的將軍,一定要在敵國解決糧草。
●既不了解對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戰必敗。
●善於進攻的部隊就像從天而降,敵不及防。
●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符合國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國家利益就停止。
●對占據高地、背倚丘陵之敵,不要作正麵仰攻。
●了解敵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戰鬥都不會有危險。
●整個軍隊都要依靠間諜提供的敵情來決定軍事行動。
●智慧明達的將帥考慮問題,必然把利與害一起權衡。
●在戰爭之前,一定要進行周密的分析、比較和謀劃。
●使敵人舉國降服是上策,用武力擊破敵國就次一等。
●那種既無深謀遠慮而又輕敵的人,必定會被敵人俘虜。
●對待士卒像對待自己的兒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
●善於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員,不用多次運送軍糧。
●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動起來不會迷惑,他的戰術變化無窮。
●大凡作戰,都不是以正兵作正麵交戰,而用奇兵去出奇製勝。
●戰爭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
●攻擊敵軍,如同用石頭砸雞蛋一樣容易,關鍵在於以實擊虛。
●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態勢,正如流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和去向。
●戰勝敵人的戰略戰術每次都是不一樣的,應適應敵情靈活運用。
●軍隊作戰就要求速勝,如果拖得很久則軍隊必然疲憊,挫失銳氣。
●越深入敵國腹地,我軍軍心就越堅固,敵人就不易戰勝我們。
●不抱敵人不會來的僥幸心理,而要依靠我方有充分準備,嚴陣以待。
●靠近水草地區,軍需供應充足,將士百病不生,這樣就有了勝利的保證。
●勝利是可以創造的,敵人雖然兵多,卻可以使敵人無法有效地參加戰鬥。
●善於作戰的指揮者,他所造成的態勢是險峻的,進攻的節奏是短促有力的。
●百戰百勝,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過交戰就降服全體敵人,才是最高明的。
●明智的國君,賢能的將帥,能用智慧高超的人充當間諜,就一定能建樹大功。
●對待戰爭,明智的國君應該慎重,賢良的將帥應該警惕,這是安定國家和保全軍隊的基本道理。
●勝利者一方打仗,就像積水從千仞高的山澗衝決而出,勢不可當,這就是軍事實力的表現。
●通過敵人不設防的地區進軍,在敵人預料不到的時間,向敵人預料不到的地點攻擊。
●善於打戰的人,不但使自己始終處於不被戰勝的境地,也決不會放過任何可以擊敗敵人的機會。
●善於用兵的人,戰勝那些容易被戰勝的敵人。所以善於用兵的人,沒有智慧的名聲,沒有勇武的功績,而他的戰績不會有閃失。
●善於打戰的人,先使自己不可被戰勝,以等待戰勝敵人的機會。不能被戰勝,在於自己;能否戰勝敵人,在於敵人那一方。
●善戰者,依靠勢態,而不苛求於個人,能選擇人員從而創造好的勢態。善於指揮打仗的人創造勢態,就像在極高的山上滾動圓石,來勢宏大。
●善於打戰的人能夠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不能使敵人一定會被我軍戰勝。
●善戰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勢”,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選擇人才去適應和利用已形成的“勢”。
●善於指揮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勢”,就像讓圓石從極高極陡的山上滾下來一樣,來勢凶猛。這就是所謂的“勢”。
●善於進攻的將領,敵人不知道要怎樣來防守他;所以善於防守的將領,敵人不知道要怎樣來進攻他。
●有智謀的人考慮事情,必定對益處和害處都考慮周全。考慮益處的同時照顧到害處,事情就會順利進行;考慮害處的同時照顧到益處,憂患可以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