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在吳國穹窿隱居

  吳國位於長江三角洲廣袤的衝積平原。山並不多,卻相對集中於吳地西部的太湖東岸。

  這裏河道縱橫,湖泊密布,都能向西與太湖相通,向東匯入江海,農田非常平坦,一般都種植稻米,發展蠶桑,人民殷富,是個正在崛起的諸侯國。

  約在公元前515年,孫武攜帶妻子鮑氏、小兒子孫明和仆人們,經過長途跋涉,終於來到新興的吳國。

  孫武等一行人來到吳國都城後,先找了家僻靜的館舍暫時住了下來。安頓好家人後,孫武就迫不及待地走進街市,想親身感受一下吳國的國風、民風。

  吳都城經過幾代君王的經營,已初具規模。宮廷苑囿,前朝後市,府宅民居,鱗次櫛比,店肆興旺,貨物充足,街市整潔,民風淳樸。

  這裏既有北方的淳樸,又有南方的清秀,讓孫武和自己的家人倍感親切和舒適。唯一的不足,就是語音不通,吳語難懂。

  接下來的幾天,孫武帶著仆人,每天進出館舍,格外忙碌。為便於語言的溝通,孫武找來了一個熱心的當地人,作為自己的“翻譯”。

  在這個翻譯的幫助下,孫武逐漸熟悉了吳地的風土人情、地形地貌、曆史文化及政治動態。

  孫武很清楚,要想在吳國轟轟烈烈地幹一番事業,必須全麵了解和熟悉吳國的國情、民情、軍情等各方麵的情況。

  年輕人學東西快,口音改得也快。有熱心翻譯的幫助下,孫武很快就聽懂了吳地方言,不長時間,孫武已能夠用吳地方言和當地百姓交談了。

  語言通了就一通百通,感情交流也更方便了。一個月後,孫武已經基本適應了吳地的生活環境,和吳地的黎民百姓一樣裝束、一樣口音、一樣習慣,很快融入了吳國的社會生活,乍看上去,已與當地人沒有什麽區別了。

  在吳國都城住了一段時間,孫武感覺在這裏住得還適應,因此就有了長久居住的打算。要長久居住,就得選擇一個安家的地方了,孫武想在郊外找一處地方安頓下來。

  孫武又找到本地翻譯,讓他幫忙找地方,在那個翻譯的指引下,孫武來到了位於吳都西南的穹窿山。

  孫武發現穹窿山的東嶺有一條深塢,地勢平緩寬闊,塢中古樹翠竹,蔭天蔽日,山泉淙淙,終年不絕。並且山塢背峰向陽,氣候冬暖夏涼,非常適宜居住和種植稻麥瓜果菜蔬。

  這裏除了鳥雀和鳴之外,清靜得沒有一點兒人間喧嘩,是個讀書隱居的好地方。

  選擇在此隱居,一邊躬耕自作,研究兵學,一邊觀察吳國的政治動向,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幾天後,孫武就帶領妻兒家人,來到穹窿山中的這條山塢,在附近鄉民的支持和幫助下蓋起了幾間茅舍,四周圍以篳籬,同時置備了一些農耕工具和生活用品,棲居下來。後來,當地人將這個山塢取名為茅蓬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