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菜又名羅漢全齋。據說此菜始於唐宋時期,那時我國佛教寺廟很多,均自設膳房,羅漢菜就是用素菜中的上等原料烹製,因用料達18種之多,故稱為羅漢全齋。清朝慈禧執政期間,因她信佛,禦廚經常為她製作羅漢菜,特別是羅漢鼎、羅漢麵筋、羅漢大蝦,都是她吃齋時最喜歡的素菜。據說在她臨死的前幾天,還要吃羅漢菜。清代名人薛寶辰《素食說略》一書中,就載有羅漢菜、羅漢豆腐、羅漢麵筋等菜肴的詳細製作方法。功德林的老一代廚師都善於烹製羅漢菜。1932年,由趙雲韶、餘伯興等人發起,功德林成立“世界提倡素食會”,天台山國清寺靜權法師、法藏寺興慈法師等來滬,功德林以羅漢全齋招待,極受大法師和廣大善男信女的鍾愛,均讚這些菜肴口感清香,無愧“素食中的精粹集錦”。
原料:
香菇10克,草菇10克,木耳5克,銀耳5克,白果5克,鬆仁5克,欖仁5克,金針菇5克,雞腿菇5克,白靈菇5克,胡蘿卜5克,西蘭花5克,青豆3克,枸杞3克,百合5克,核桃5克,板栗5克,麵筋5克,精鹽3克,黃酒1克,味精2克,花生油10克,鮮湯適量,胡椒粉少許,南瓜盅1個。
製法:
(1)將除調料、配料以外的原料洗淨切塊,焯水。
(2)鍋置火上,放油燒熱,將原料煸炒片刻備用。
(3)鍋內留餘油,倒入鮮湯,燒開後把全部原料放入鍋內,加精鹽、味精、黃酒、胡椒粉等煮沸,倒入南瓜盅內。
特點:色彩豐富,口味多樣,鮮香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