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泉一年一度的蝴蝶會是無數人夢裏的向往。
有人說,蝴蝶泉是因為《五朵金花》而聞名,其實,早在300多年前,徐霞客就在他的遊記中寫道:“蛺蝶泉之異,餘聞之已久。”
蝴蝶泉,位於大理城北40公裏的蒼山雲弄峰下。古樸的石坊後麵,有一塊高約3米的大理石碑,碑呈棱形,正麵右側有郭沫若手書的“蝴蝶泉”三個大字;碑的背麵,是徐霞客遊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記:“泉上大樹,當四月初,即發花如蛺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於泉麵,繽紛絡繹,五色煥然。遊人俱從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
那麽,美麗的蝴蝶泉是怎麽來的呢?
傳說蒼山上有一名英俊的獵人雯郎,洱海邊有一個美麗的姑娘霞姑。一天,雯郎追捕一隻小鹿來到雲弄峰下的泉水邊,遇到霞姑在泉邊梳頭。善良的霞姑為小鹿求情,雯郎答應了。小鹿成為一對年輕人的愛情使者,從此兩人常在泉邊相會,唱調子,敘衷情。不料,大理城裏的榆王聞知霞姑美若仙女,便派兵搶走霞姑,拆散了這對戀人。小鹿跑遍蒼山終於找到雯郎報告消息。雯郎潛進王宮救出霞姑,逃往蒼山,終因寡不敵眾,二人最終一起投進泉水塘。在水花四濺的一瞬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榆王兵丁一個個頭破血流,落荒而逃。不一會兒,天朗氣清,七色彩虹從泉水塘直掛到洱海邊上,兩隻豔麗的大蝴蝶從泉底飛起,聯翩起舞,情意纏綿。此時成千上萬隻彩蝶,從四麵八方,匯集在樹蔭下、花叢中,翩翩起舞,使這裏變得花團錦簇。此後每年的這個時候,蝴蝶都會來這裏聚會。蝴蝶泉邊,原本有一蓬枝葉茂密、開白花、發清香的茨蓬,花枝纏在橫斜於泉麵的樹幹上,無數蝴蝶沿著這些下垂的花枝連成串,一隻咬著一隻的尾部,形成千百個蝶串,人來不驚,投石不散,構成令人驚歎的奇觀。
蝴蝶歡聚,人間盛會。久而久之,到這裏來觀賞蝴蝶就成了約定俗成的習慣,民間甚至將農曆四月十五日蝴蝶最盛期定為蝴蝶會。每當蝴蝶會期間,當地群眾,特別是青年男女,成群結隊到此觀賞。於是,蝴蝶會之名漸傳漸遠,名聲也愈來愈大。
為什麽蝴蝶會聚會在這裏呢?
有證據表明,每當春末夏初,農曆四月中旬,雨季未到之前,蝴蝶泉周圍田野莊稼收割將至,而田野較為幹枯炎熱,相比之下,蝴蝶泉就顯得清涼濕潤許多。此時恰好是蝴蝶交尾產卵的季節,於是這裏便成了遠近數十裏蝴蝶交歡的極樂世界。蝴蝶為何聚會在這裏,還有一個秘密,那就是樹。這裏綠樹成蔭,蝴蝶泉邊更有合歡樹、酸香樹、黃連木等本地特有的芳香樹種。蝴蝶交尾之後把卵產在樹葉上,保證了後代的食物充足,也就保證了年年蝴蝶聚會的奇觀。
那麽多的蝴蝶聚會在一起,形成如此奇觀,這就不得不讓我們歎服大自然的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