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的不同凡響首先來自於它是神話傳說中眾神的居所。古書中稱昆侖為墟、或者稱為丘,這樣神奇的地方自然就會有諸神居住。那麽,最早居住在昆侖的神仙是誰呢?據傳說,最早守護著昆侖的是人麵虎身、長著尾巴的神,後來就變成了美麗的女子――西王母。
再後來,昆侖就成了西王母宴請諸神的地方,成了薑子牙、濟公修仙的地方。而“嫦娥奔月”《西遊記》《白蛇傳》等神話故事更是與昆侖山有關。昆侖,成了中國神話的載體。
中國神話裏有兩個神界,西邊的昆侖世界,東邊的蓬萊世界。東邊是黃河長江等河流百川歸海的地方,西邊的昆侖則是江河的源頭。所以它們成為了眾神的居所。女媧補天、共工觸山、嫦娥奔月、赤鬆行雨、蟠桃盛會、後羿射日、白蛇盜草……都在昆侖上演。
昆侖山的神話起源很早,在先秦的許多文獻中,就有昆侖神話的記載了。《山海經》對昆侖山的位置、形貌、景物作了詳細的描繪。魏晉南北朝的《博物誌》《拾遺記》《神異經》《十洲記》《上清外國放品青童內文》《洞真太霄隱書》等,又為昆侖神話增光添彩,使昆侖山的神話更加瑰麗多姿。
昆侖被認為是“天之中柱”和“天地之臍”。傳說中的昆侖山是一根通天的柱子,這根柱子周長就有三千裏,把天地連接起來,神仙和靈異之人,通過昆侖可以登上天庭,把人間的情況傳達給天帝,把上天的意旨下達給地上的人們。昆侖是大地的中央,它在地下還有八根柱子,分布在十萬裏的土地上,八根柱子之間,有三千六百個軸互相牽製,其餘的名山大川與昆侖是孔穴相通的。
傳說中的共工是一個凶狠的水神,被顓頊打敗後,怒氣衝天的他一頭把一座圓圓的大山攔腰撞斷,人們就把這座不圓的山叫做“不周山”,這座“不周山”就是昆侖山。共工怒觸不周山是昆侖神話中最有激情的故事之一。大山斷了,天空沒有了支撐,所以就向西北方向傾斜,日月星辰也向西北墜落。有人說這個傳說可能意味著昆侖山至高無上的壟斷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戰,舊的社會秩序遭到了破壞。
按照《墜形訓》的敘述,昆侖的天柱一共有三層:第一層是涼風之山,登上涼風之山就可以長生不老;第二層是懸圃,登上懸圃就可以有神力,能呼風喚雨;第三層是天庭,那裏便是天帝的宮殿了。涼風和懸圃,都是人們幻想中的空中神話樂園,但不是普通人能夠登臨和享受的。而第三層,那是天帝專有的神殿,與人類之間有無法逾越的距離。
《楚辭?天問》:“昆侖懸圃,其?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幾裏?四方之門,其誰從焉?西北辟啟,何氣通焉?”現在的人們也許會和屈原一樣,對神秘的昆侖有著無數的疑問,但是沒有人能夠回答,神話就是神話,神話中的故事也隻能是久遠的神秘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