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王充寫《論衡》

  陳倩青

  王充(公元27~約97年),字仲任,東漢會稽郡上虞(今浙江上虞縣)人。他用自己畢生的精力與心血,寫出了一部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哲學巨著《論衡》,王充一生屢遭坎坷與不幸,他從不怨天尤人,毅然舉直反對虛妄的大旗,對以神學目的論為代表的統治階級思想體係,以及以神鬼,因果極應為代表的一係列世俗迷信,進行了無情的批判,這種批判精神貫穿《論衡》全書,直到今天還放射著戰鬥的光芒。它不僅是《論衡》的靈魂,也是王充的治學宗旨,更是王充獨有的人格。王充的家庭是由官宦而降為平民的。他的先祖曾因軍功受封於會稽陽亭,僅一年便被削去官爵,後來便以農桑為業。至祖父王泛時,因勇武任俠,為仇家所迫,不得不舍棄家園,舉家搬遷到會稽錢唐縣(今浙江杭州市),以商販為業。王充的父親王誦,又因常常打抱不平,與當地豪門結下怨恨,全家又被迫遷居上虞。王充雖出身寒門,內無祖上之業可以繼承和炫耀,外無權勢之親可以高攀和依傍,並且此時常遭人冷眼和譏笑,但他的父親卻非常器重他。父親一心指望王充能學有所成,以振興家業,光宗耀祖。王充從小就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性格。其他同齡的孩子都喜歡在一起玩捕蟬、爬樹等遊戲,而王充卻喜歡一個人獨處。他時常久久凝視天空,沉思不語。又時常拿一根小木棒在地上寫寫畫畫。父親常為自己的兒子與眾不同感到驚奇與欣慰。於是,在王充6歲時,便下決心教他讀書。年幼的王充似乎從父親熱切期待的目光中弄懂了父親的心意與渴望,他讀起書來十分嚴肅認真,從不浪費時光,年幼的他不僅認真讀書、識字,而且努力學習書中所講的做人的道理。8歲那年,王充正式進入書館求學。館中百餘個學生,或因過失受到責罰,或因字寫得不好而遭鞭笞,唯獨王充的書法工整雋秀,日有所進,而且品行端正,因而從未受過責打,甚得老師喜歡。當王充學成書法後,便跟老師學習《論語》、《尚書》等儒家典籍。他讀書從不需父母和老師敦促,老師要求背誦的經書,他定能按時背過。每天放學回家背經書給父母聽時,看著父母滿意的笑容,王充感到特別高興。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光陰荏苒,王充所掌握的典籍亦與日俱增。學館的老師認為王充已經學透了《論語》等經書,繼續留在書館已沒有必要了,便勸他另求高師,以求學有專長。王充依依不舍地辭別老師,告別書館,回到家中,繼續深入鑽研經書。他終日埋頭於書堆之中,讀的書越多,心中積累的疑難問題也就越多,他多麽渴望能有深造的機會啊!

  王充15歲那年,機會終於來了。由於他自幼聰明好學,品行又好,因此被保舉進東京太學求學。消息傳來,王充激動得夜不能寐。他的心早已飛往千裏之外的京師,飛往太學那個令無數年輕學子一心向往的地方!王充懷著萬分激動的心情,跋涉千裏,風塵仆仆地來到京師洛陽,從此開始了他獨立的遊學生涯。

  洛陽是東漢王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裏有東漢的最高學府——太學,許多著名學者都在此開業講學。王充有幸進入這座知識的殿堂,並有幸從師於東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班彪,他怎能不高興呢?班彪是當時全國著名的學者,是人們公認的“行不逾方,言不失正”的儒學大師。王充從6歲接受啟蒙教育時起,學的就是儒家經典,如今又能得到班彪的麵教,真可謂如魚得水。在班彪的悉心指教下,王充的學問大有長進。他如饑似渴地博覽古代典籍、文獻,這使他的知識麵越來越廣,知識結構日臻完善,學識日趨精深。

  王充雖然從小就熟讀儒家經典,但他並無意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忠實的儒家信徒。勇敢的批判精神和追求真知的堅強決心使他經常對當時官方化的儒學提出質疑。東漢以來,儒學逐漸演變成經學,並且與讖緯迷信思潮相結合,變成一種宣傳災異迷信、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王充對此深惡痛絕。他廣泛閱覽先秦以來的各種思想典籍及自然科學書籍,以期找到批判這種神學目的論的銳利武器。獨立不羈的批判精神把王充引向了一個十分廣闊的知識天地。因此,自入太學求學以來,他已不滿足於隻精修儒家經典,而是把求知的觸角伸向了先秦以來各家各派的學說,從中尋求著真理性的思想和學說。他不僅精心鑽研儒、道、法、陰陽等各家各派的思想主張,而且對天文、地理,乃至醫學、算學都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

  博覽百家群書的濃厚興趣和熱望,使王充不僅閱覽太學藏書,而且時常光顧洛陽大街小巷的書鋪、書攤。由於家境貧寒,他無錢購買自己想要的書籍,便每天到書鋪站著看書。他經常一站就是一天,忘記了饑渴,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由於王充記憶力驚人,能過目成誦,再加上他那驚人的毅力與才智,使他在書鋪這座開放的“圖書館”裏,得以博通眾流百家之說。王棄在洛陽遊學長達十六七年這久,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他雖然在經濟方麵很拮據,時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但他學到了淵博的知識,思想也進一步成熟起來,這為他以後寫作《論衡》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王充一生坎坷貧困,屢遭不幸,他為了學習,將一切都置之度外了。他留給後人的不隻是幾部閃耀著光輝思想的巨著,他書鋪站讀、刻苦求學、為追求真理而不畏艱難的精神永遠都是後人學習的榜樣。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