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孫子與《孫子兵法》

  張凱芳

  孫武,後世尊稱孫子或孫武子。其祖先本姓田,是齊國王族。其祖父田書頗有軍事指揮才能,曾被封一塊采邑,獲賜孫姓。孫氏家族在齊國內部激烈的權力鬥爭中處於劣勢,於是逃亡吳國。在吳國,孫武過著隱居著述的生活。在伍子胥大力推薦之下,吳王拜孫武為大將,命他整頓吳國的軍備。

  孫武不愧為一位具有卓越軍事天才的偉大軍事家。在他的努力下,吳國從軍備鬆弛、積貧積弱的小國,一躍成為軍事實力空前強大的諸侯國,擁有一支紀律嚴明、能征善戰的軍隊,並且成就了吳王夢寐以求的霸業。公元前506年,吳、楚兩國在柏舉決戰。孫武指揮3萬精兵,一舉擊潰了楚國的20萬大軍,攻占了楚國的都城。吳王闔閶死後,夫差即位,孫武又輔佐夫差征服越國、討伐齊國,甚至於北上中原與晉國爭霸並取得勝利,吳王夫差也成為春秋時代又一個霸主。

  孫武在不斷的征戰中,逐漸豐富、完善了自己的軍事思想體係,這主要集中在《孫子兵法》一書中。《孫子兵法》共計13篇,7000餘字,文字簡約,內容豐富,涉及了戰略學、戰術學、軍製學、後勤學、軍事地形學、偵察學等諸多領域,是一部研究戰略思想的軍事學術全書。

  孫武的軍事思想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麵:首先是將軍事與政治融為一體的戰爭觀,反對脫離政治,孤立地談軍事。他認為戰爭是關係軍民生死、國家存亡的大事,發動戰爭應該謹慎,而戰爭勝敗的關鍵在於政治而非軍事。統治者要取得軍事上的勝利,必須順應民意,采取措施使得百姓安居樂業。君民同心同德才是勝利的根本。其次是掌握主動權,為了掌握主動權,有必要先發製人、主動出擊、出奇製勝、因敵製勝。他主張速戰速決,“兵貴速,不貴久”,“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再次是集中優勢兵力的作戰原則。他強調“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以達到“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的目的。此外,《孫子兵法》還就作戰形式、地形、具體的戰略戰術進行了詳細講解。

  孫武的軍事戰略思想對後世產生巨大的影響,以至於“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孫臏、吳起的兵書也吸收了很多孫武的思想觀點;曹操親自為《孫子兵法》做過注釋;唐太宗讀完《孫子兵法》,由衷地感慨“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宋神宗頒定《孫子兵法》為“武書七經”之首;毛澤東曾讚譽它“至今仍是科學的真理”。

  《孫子兵法》在國際上也頗負盛名,唐代時這本兵書就東傳日本。1772年,《孫子兵法》被譯成法文,英國的漢學家稱《孫子兵法》為“世界最古的兵書”,美國人則盛讚孫子是“古代第一個形成戰略思想的偉大人物”。孫武的確堪稱“百世兵家之祖”。時至今日,孫武的軍事思想還被廣泛地應用於政治、外交、經濟、科技、體育競賽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孫子兵法》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和商業競爭中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導意義。

  從孫武一生的遭際,可以看出他那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在遭遇挫折和不幸的時候,他沒有像一般人那樣怨天尤人,沒有牢騷,更沒有消沉,而是努力找尋適合自己的建功立業之地,以施展自己的才華。

  孫武做事剛正不阿,賞罰分明,令行禁止,才能服人。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能夠服人才能“行賞罰”,“賞罰明”,自然就做到“令行禁止”。而令行禁止恰是成事的有力保障。

  孫武一生行事光明磊落,而且不貪圖功名富貴,功成而身退,最終流芳百世,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