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李斯與“逐客令”

  張宗毅

  李斯是秦代著名政治家。他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帝國的事業中,參讚軍政,創建製度,發揮了“第一謀臣”的作用。他還工書能文,是秦代唯一的作家。

  李斯是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人。他年輕時做過地方上的小辦事員。

  可是很快李斯便收拾行囊,自動棄職,到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投拜於荀卿門下。荀卿是當時著名學者,曾經三為稷下祭酒,主持學壇,齊襄王尊他為師,後因受排擠而由齊入楚,任楚蘭陵令,在此居家著書講學,李斯便向他求學。恰好韓國貴公子韓非也來求學,二人便成了同學。

  學業完成之後,李斯覺得楚王不會有很大作為,不值得為他效力,同時魏國、趙國、韓國、燕國、齊國也都比較弱,沒有一個國家值得自己去為之建功立業,於是就想到西方的秦國去。李斯到秦國後,恰巧碰上莊襄王去世,一時無處投身,隻好在丞相呂不韋府上當舍人(家臣)。不久秦王贏政即位,呂不韋發現李斯很有才能,便保舉他做了侍衛宮廷的郎官,可以接近君王。李斯便積極尋找各種機會有意遊說秦王,秦王也很快注意上了這位從楚國來的士人。

  一天,李斯對秦王說:“大王,我早就想給您說說我的心裏話。您知道平庸的人往往失去機會,而成大功業的人,卻能利用別人的失誤或空子製造機會,並下狠心消滅他。先君秦穆公雖然稱霸,但終究沒能並吞東方各國,那是因為當時諸侯還多,特別是周室沒有完全衰落,因而五霸一個接一個起來,還都得尊重周室。而自秦孝公以來,周室地位低落,已非常衰弱,諸侯間互相兼並,函穀關以東也隻剩下六個大國。秦國憑借有利的形勢控製諸侯,已有六代之久,現在諸侯服從秦國,就像郡縣服從朝廷一樣。以秦國的強大,大王的賢明,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統一六國,成就帝業,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啊!如果疏忽怠慢而失去這個機會,等到各國再強盛起來並結成合縱聯盟,即使有黃帝那麽大的本領,也對它們毫無辦法了。”

  這一席話,說到了年輕秦王的心坎上。秦王便任命李斯為長史(丞相府中的總管,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讓他參讚軍國大事。李斯又向秦王獻計,讓秦王暗中派遣智謀之士攜帶金玉珍寶到各國去活動。各國的知名人士,可用錢財收買的,就贈送厚禮拉攏過來;不能收買的,就尋人把他殺掉,或者想辦法挑撥他們與國君的關係,使其君臣互不信任。然後,再讓秦王選派得力將領率軍前去攻打,用武力將其各個擊破,一舉消滅。這個計謀很有成效,秦國不同程度地分化瓦解了各國的力量,並從趙、魏、韓等國奪取了大片土地。李斯也因此成了秦王的重要客卿。

  正當李斯幫助秦王實施其消滅六國戰略計劃的時候,卻發生了這件一件事: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秦國人發現了前來為他們修灌溉渠的水工鄭國,原來是韓國派遣來故意消耗秦國人力物力的間諜。真想不到,六國會用這樣的辦法來對付秦國!一時間,秦國的宗室大臣紛紛對秦王說:“從各諸侯國來服侍大王的人,都是替他們國君來遊說,或者當間諜的。請把所有的外來的人全都驅逐出去!”秦王盛怒之下,立即下了驅逐所有賓客的命令。李斯當然也在被驅逐之列,聞知此訊,他非常震驚,不願出走,於是連夜向秦王上書,勸諫逐客的做法,這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

  文章開宗明義地指出:“官吏們建議逐客是非常錯誤的。”接著列舉了從前秦穆公任用百裏奚、蹇叔、由餘、丕豹、公孫支五位外來的人而成為霸主,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使民富國強;秦惠王采用張儀計謀四麵開拓,擴大領土;秦昭王依靠範雎強化公室,蠶食諸侯,奠定秦國統一天下的基業,從而說明外來的人對於秦國的巨大貢獻。並進而指出:“假如這四位君主拒絕賓客而不接納,疏遠賢士而不任用,那麽秦國絕不會有今天這樣富強的實力和強大的聲威!”

  接著,李斯又以秦王所愛好的璧玉、珍珠、寶劍、駿馬、旗鼓、音樂以至於美女,沒有一件是秦國所產,說明如果一定要按照秦國產的東西才可以使用的原則,那麽這些便都該拋棄。又進一步指出,對外來的物品是那麽喜愛,而現在對人卻不是這樣,“不問可用與否,不論是非曲直,不是秦國的一概不用,凡是外來的一律驅逐,這麽說,陛下看重的隻是美女音樂、金玉珠寶,而輕視的卻是人才。這不是統一天下製服諸侯的辦法啊!”

  然後,李斯又從正麵進行開導說:“泰山不放棄微小的土粒,所以才那麽高大;河海不拒絕細小的水流,所以才那麽深廣;帝王不丟棄庶民百姓,也才能夠德高望重。土地不分東南西北,隻要能夠豐衣足食,人民不分這國那國,隻要能夠為我所用,這便是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無敵於天下的原因。如今您卻驅趕人才去資助敵國,拒絕賓客去成就諸侯,使天下才士退縮不敢西進,止步不入秦國,這正是所謂‘借武器給敵人,送糧食給強盜’啊!”

  最後,李斯又說:“不產於秦國的物品,值得寶貴的很多;不生於秦國的人才,願意效忠的也不少。現在驅逐賓客去幫助別國,傷害人心去加強仇敵,使自己內部空虛又在外結怨於諸侯,要想國家沒有危險,是絕對不可能的!”秦王看了這篇文章,很受感動,立刻廢除了逐客令。

  這篇文章從正反兩方麵進行剖析,反複論證,曉之以利害,有理有據,氣勢充沛,很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秦王看到驅逐客人隻能幫助諸侯而對自己的統一大業不利這一點,感到很驚慌,便馬上廢除了逐客的命令。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