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留取丹心照汗青

  張家文

  文天祥,字履善,號文山,宋吉州吉水(令江西吉安)人,父親文儀,一生雖未取得功名,但學識淵博,為人正直,文天祥從小就在父親的輔導下飽讀詩書,18歲參加鄉試,一舉奪魁。

  文天祥“兒時愛讀忠臣傳”,自幼便受愛國主義精神熏陶,抱有救國濟世之心。有一次去參觀家鄉的學宮,在學宮中看到了歐陽修、楊邦義、胡銓等鄉賢的遺像。歐陽修、楊邦義、胡銓都是前代的忠臣,他們的諡號中都有一個“忠”字。他們生前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少年文天祥,他一方麵為自己的家鄉出了這樣的忠臣義士而自豪,一方麵暗暗地發誓說:“這一輩子,如果不活到這個份上,便不是大丈夫!”

  宋理宗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和弟弟文璧一起參加了在臨安(今浙江杭州)舉行的會試,結果兄弟雙雙中選。五月八日,上榜舉子在集英殿參加殿試。年少氣盛的文天祥一反在試卷中歌功頌德、無病呻吟的陳規陋習,在策論中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自己對整頓朝政、改革社會、富國強兵的一整套見解,洋洋一萬餘字,幾乎是一氣嗬成。主考官王應麟讀了卷子後,十分興奮,對宋理宗說:“此卷深通古義,猶如明鏡照人;赤膽忠心躍然紙上,堅如鐵石,臣應該為陛下得到這樣的人才而向陛下道喜!”宋理宗看到文天祥的名字,也覺得十分吉利,高興地說:“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親自將文天祥點為殿試第一,也就是通常說的狀元。因為有了宋理宗的這一句話,文天祥後來一直以宋瑞作為自己的字。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率軍行至海豐(今廣東海豐)北麵的五坡嶺時,突然遭到元軍的襲擊,猝不及防的文天祥未及抵抗,便被俘獲。

  被俘後,文天樣隨即被押至潮陽(今廣東潮陽)去見元軍統帥張弘範。當他來到張弘範的營帳時,左右的衛兵要他向張弘範行跪拜禮,文天祥堅決不從,並斬釘截鐵地說:“我就是死也不行此禮!”文天祥大義凜然的氣概使張弘範也不得不暗暗欽佩,他不由得讚歎了一聲:“姓文的真乃忠義之士也!”便讓衛兵放過了文天祥。文天祥向張弘範請求一死,卻被張弘範拒絕了。為了防止文天祥再次脫逃,張弘範將他囚禁在海船上,並派重兵加以防守。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正月,張弘範率艦隊離開潮陽,大舉進攻壓山(今廣東新會南)的宋軍大本營。宋軍將領張世傑全力抵抗,雙方一時相持不下,當時文天祥也隨元軍主力來到了壓山,張弘範便派人去見仍然在押的文天祥,要他寫信勸張世傑投降,文天祥嚴辭拒絕,並憤怒地說:“我自己不能救父母,難道也讓人背叛父母嗎?”後來被來人糾纏得沒法,文天祥隻得揮筆錄下在由潮陽赴州途中寫的《過零丁洋》一詩交給來者,這首詩的最末兩句便是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張弘範後來看到了這首詩,不禁連連讚歎道:“好人,好詩!”壓山一戰,以宋軍全軍覆沒、宰相陸秀夫背負六歲小皇帝跳海殉難而告終。戰事結束後,元軍回師北上,文天祥也被押到了大都(今北京)。元朝統治者知道文天樣在江南人民心目中很有威望,因此想利用文天祥來籠絡人心,緩和人們對侵略者的抵觸情緒。文天祥到大都後,被安排了很華麗的客舍和十分講究的飲食,但是文天祥不為所動,整天不吃不喝,麵南而坐。元朝統治者為了勸文天祥投降,前後派南宋前宰相留夢炎和亡國皇帝趙昺前往遊說,但都被文天祥不軟不硬地頂了回去。

  後來,元朝統治者也開始粉墨登場了。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十月,元丞相孛羅在樞密院“召見”文天祥。當文天祥被帶到樞密院時,從大門口一直到孛羅的座位布滿了全副武裝的士兵。文天祥見到孛羅後,臉上毫無表情地作了一個揖。這時一個元官高叫著讓文天祥下跪,文天祥也抬高嗓音,一字一頓地說:“南人行作揖之禮,我是南人,隻能行南禮!”孛羅便喝令左右差役拉文天祥下跪,文天祥奮力抵抗,最後被強拽著坐到了地上,但他臉上仍然沒有半點屈服的神態,孛羅隨即以曆史上朝代興廢之事來作譬喻,勸說文天祥降元,但文天祥針鋒相對,將孛羅所說一一駁了回去,最後,孛羅說到南宋王朝的滅亡,陰陽怪氣地說道:“既然知道它已沒救了,為何還要去為它賣命?”文天樣答道:“父母有病,雖已不可救藥,但做子女的沒有撒手不管的道理。這不過是盡自己的一份心罷了。如果真的沒救,那也是天命。我文天祥現在既然落到了這一步,唯有一死,別的沒什麽可多說的!”孛羅理屈詞窮,惱羞成怒,隻得下令把文天祥重新押了回去。由於文天祥“不識抬舉”,他被從剛到大都時居住的豪華客舍關進了一個四麵土牆、潮濕陰暗的囚牢,在這裏度過了三年的囚禁生活。在這段時間裏,元朝統治者用盡了種種威逼利誘的手段,企圖使文天祥就範,成為元朝的順民,但都無功而返。最後,元世祖決定親自出馬,來勸說文天祥。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公元1282年1月),文天祥被押到了金鑾殿,在這裏,元世祖對文天祥做了最後一次勸降,他對文天祥說:“你隻要以臣事宋朝的忠心來為我服務,我就讓你繼續當宰相。”經過三年的關押,文天祥麵目已經非常憔悴,但他的雙目依然炯炯有神,聽了忽必烈的話,他毫不猶豫地答道:“天祥世受宋恩,而且身為宋朝宰相,怎麽能夠反複無常,轉而臣事敵國呢?如今但願能賜我一死,天祥也就心滿意足了。”

  忽必烈是聰明人,見文天祥如此斬釘截鐵,知道他決無投降的可能,於是決定殺害文天祥。

  公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押到了大都柴市刑場。大都市民聽到文丞相赴刑的消息,無不痛哭流涕,在文天祥經過的街道和刑場旁,聚集了成千上萬想一睹文天祥最後豐采的百姓。臨刑時,文天祥麵不改色,問劊子手道:“哪裏是南麵?”然後朝劊子手所指的方向拜了兩拜。這時監斬官假仁假義地問道:“你還有什麽話要說嗎?倘若後悔,還可以回奏免死”。文天祥冷笑一聲,道:“死乃是我求之不得之事,還有什麽可說的?”

  忽必烈對文天祥之死十分感歎:“好男子,不為吾用,殺之誠可惜也。”幾天後,文天祥的妻子歐陽夫人來收屍,發現其衣帶中有讚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文天祥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誓死不降的一片丹心,數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誌士,以生命和鮮血去保衛祖國、抗擊敵人。文天祥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光輝楷模。他那種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德和氣節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第三名將風采

  在中華民族跌宕起伏的曆史中,不乏各員大將,他們在戰爭中指揮若定,憑借高超武藝衝鋒陷陣、身經百戰,為國家的穩定和昌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