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陳靜軒

  周公姓姬名旦。他是周文王姬昌的兒子,武王姬發的同母弟弟。因為後來他的封邑在周地(今陝西省岐山縣),又位居三公,故被周朝及後人稱為周公。周公從小就性格寬厚,孝敬父母,且多才多藝,處事謹慎而又果斷,在文王諸子中出類拔萃。周公的優秀品格與素質,注定了他會成為西周初年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

  商朝末年,紂王荒淫無道,民不聊生,統治日見衰敗。胸藏大誌的周文王乘此時機,積極準備滅商。他勵精圖治,延攬賢才,團結諸侯,翦滅商朝羽翼方國,國力日益強盛,到文王晚年,原先僻處陝西西部的“小邦周”,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但未等實現自己的宏願,文王就病逝了,滅商的曆史使命落到了武王姬發的肩上。而周公,則成為他的兄長的最得力的助手。史稱“武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旦常輔翼武王,用事居多”。在滅商鬥爭中,他的功勞實際上不在大名鼎鼎的太公望(即薑太公)之下。

  公元前1027年,武王出動數萬大軍,聯合各路諸侯討伐商紂。周公、太公輔佐武王統軍渡過黃河,直逼商朝首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在郊外的牧野,周公草擬了著名的戰前誓詞——《牧誓》,在二月甲子這一天的淩晨,由武王在陣前發布。《牧誓》曆數商紂腐敗淫亂、凶殘、暴虐的種種罪惡,宣告伐商的正義性,並且申明軍法,義正辭嚴。誓畢,大軍向朝歌發動進攻,士卒個個同仇敵愾,勇往直前。而商軍人數雖多達數十萬,但多為臨時征集的奴隸,毫無鬥誌,因而一觸即潰。周師攻進朝歌,商紂自焚而死,商王朝滅亡了。武王兄弟終於實現了父親的遺願。

  武王攻占朝歌以後,周公向武王建議,用經濟上施惠,生活上安定和政治上籠絡利用上層人物的辦法,來妥善處理戰敗的殷人。武王采納了他的意見,下令旌表被紂王殺害的賢臣比幹和商容,釋放被囚禁的王叔箕子和平民百姓,開倉濟民,安定殷人,並且讓紂王的兒子武庚繼續管理殷地的百姓,使商作為一個諸侯國繼續存在下去。這一係列措施使商地百姓喜出望外,願意服從西周的統治。為了防範商人的反抗,武王將三位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封在殷地附近,號為“三監”,監視武庚;又封周公於魯、太公於齊、召公(武王庶弟)於燕,鎮撫當地土著,其他從征諸侯,也各有封賞。西周王朝的統治由此初步確立起來了。因武王需要輔弼,故周、太、召三公均未就國,而隨武王西歸,留在朝廷執政。

  武王返周不久,就患了重病。為了兄長的健康,周公親自書寫禱辭,向祖先祈求願以己身代死,好讓武王痊愈,統治新建的王朝。武王病篤之時,懇請周公接替王位,周公涕泣沾裳,堅辭不肯。武王隻好傳位於兒子姬誦,是為成王,並以周公為太師、召公為太保主政。由於成王年幼而形勢又十分嚴峻,周公為了維護剛剛建立的西周王朝的穩定,毅然攝政當國,以王命號令天下,用自己的威望與才幹擔負起治理天下的主要責任,開始了周公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期。

  周公前後攝政七年,當姬誦成年舉行了冠禮之後,周公歸政於成王,自己則以臣子的身份恭謹地輔佐成王治理國家。

  他常常因考慮政事夜以繼日,有時睡在床上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便會急切地坐以待旦,等候上朝處理。他教誨成王要以殷商為鑒,立身正行,為臣民表率。他還作了一篇《無逸》,諄諄告誡成王不要貪戀逸樂,而要體察百姓稼穡艱難和生活疾苦,正確對待民間的批評和不滿,以德治民。周公深知賢人才士對周朝王業的重要,待士恭敬,著力四方延攬,他曾對即將就封的長子伯禽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地位不可謂不高。但我常常一洗沐而三握發,一餐飯而三吐哺(意為洗沐、吃飯時亦常常停下來招呼客人),還擔心怠慢和失去天下的賢士,你到魯國,千萬要謹慎而不要傲慢待人啊!”三國時,曹操的著名詩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就是用此典故來歌頌周公的。

  周公為建立和鞏固西周王朝貢獻了畢生精力。臨死前,他還對兒子們說:“我死了以後,一定要把我埋在成周,以表明我不敢離開成王的身邊。”這真可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王聞訊,悲慟不止。他命令將周公隆重地埋葬在畢地的文王墓旁,諡號文公,配享文王,又特許魯國可以世世代代用祭祀天子的禮樂來祭祀周公,以表彰周公的豐功偉績。

  周公平叛亂、行分封,奠定了西周政治製度的基礎。相傳他曾製作禮樂,建立典章製度,提倡“明德慎罰”,禮賢下士,勤政愛民。他兢兢業業治理天下,使周朝真正得以鞏固,功勞卓著,權位至極。然而,他為了社稷的長遠利益,歸政成王,一心輔佐,任勞任怨,堪稱忠於職守的典範。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