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冷戰

  冷戰這個詞起源於1947年4月16日伯納德·巴魯克在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的一次演說。此外,1946年丘吉爾訪問美國,在這次訪問中他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裏亞海邊的的裏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間接表示冷戰的開始。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所采取的除直接武裝進攻以外的一切敵對行動。1946年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成為冷戰的序曲,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以土耳其和希臘(前者因為博斯普魯斯海峽問題與蘇聯關係緊張,後者的資產階級政府則在共產黨遊擊隊打擊下搖搖欲墜)受到共產主義威脅為由宣布對這兩個國家提供援助,這被認為拉開冷戰的序幕,同年3月12日,杜魯門總統在國會正式提出“對蘇聯發動冷戰以遏止共產主義”成為冷戰正式打響的標誌。所以準確的說,美蘇冷戰從1947年開始。

  以上說的是美國,再看看蘇聯。戰後初期蘇聯的主要目標是鞏固在戰爭中的既得利益,具體點說就是使他對東歐的控製合法化牢固化,使蘇聯在戰爭中擴大的疆界得到承認,同時維護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戰時同盟關係,爭取外來援助以恢複國民經濟,但是隨著美國發動冷戰,蘇聯不得不改變外交政策與之針鋒相對,最明顯的就是建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到50年代中期,蘇聯的國家實力得到了比較充分的恢複和發展,對東歐的控製也得到確立,在這種情況蘇聯的外交政策進一步外向化,注意力開始向全球擴展,對美國的霸主地位發起挑戰,這時冷戰就發展到了美蘇爭霸的階段。

  美蘇爭霸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到60年代初。這一階段蘇聯的綜合國力與美國還有明顯的差距,特別是在軍事實力上。因此蘇聯還不足以對美國的霸主地位形成真正的撼動,因此當時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追求的緩和冷戰開始以來僵硬的美蘇關係,希望實現“美蘇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同時又有一些有挑戰性的舉措對外擴張,前者的標誌性事件是1959年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後者的標誌則是1961年柏林牆的建立和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這一階段美國憑借綜合國力特別是軍事實力的優勢占據戰略優勢,典型例子就是迫使蘇聯撤走了在古巴的導彈。

  第二階段是從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蘇聯強勢擴張,美國則處於戰略守勢。這一時期,蘇聯縮小了與美國的實力差距,特別是在軍事實力上一舉超過美國。而美國由於長期陷於越戰,加上73年的石油危機以及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的分化,霸主地位被嚴重動搖,不得不采取相對保守的戰略,響應蘇聯提出的緩和政策,試圖通過外交手段遏止蘇聯擴張和維護自身地位。在這一階段雙方關係曾經有一段緩和時期,大體是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主要標誌是兩國領導人的頻繁互訪和簽署關於《美蘇限製戰略核武器條約》。蘇聯的擴張到79年入侵阿富汗達到頂峰,隨後就有了衰退的跡象,而隨著裏根的上台,美國也開始扭轉戰略被動局麵,爭霸格局再次麵臨改變。

  第三階段是80年代中期到蘇聯解體,開始的標誌是戈爾巴喬夫上台。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美國重新獲得優勢,而蘇聯則是全麵收縮。裏根上台後有效複興了美國的經濟,以此為基礎扭轉爭霸中被動防守的不利局麵,以軍事實力擴張為手段,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根本重新獲得戰略優勢。而蘇聯國內經濟此時出現嚴重困難出現停滯,特別是入侵阿富汗帶來了極為沉重的軍事,經濟和外交負擔,無法繼續支撐爭霸戰略。戈爾巴喬夫為了集中精力和財力以解決國內問題,不得不采取全麵收縮的態勢,並最終由於改革失敗,導致了蘇聯的解體。冷戰到此也結束了。

  美蘇爭霸根本上來說是兩國綜合國力之間的綜合較量,在前階段軍事實力是最主要的參考指標,而往後經濟實力所占地位越來越重要。兩國為了爭奪軍事上的優勢都把大量國家資源投入軍備競賽,對經濟發展造成了長遠的損害。美國方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60年代末開始的經濟危機和70年的滯脹,而蘇聯的影響則更大,由於經濟長期畸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無法得到應有的提高,國內矛盾不斷激化,成為最終導致國家解體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時由於兩個超級大國的對峙,世界長期處於核陰影的籠罩之下,就是所謂的冷和平,國家形勢長期緊張。

  冷戰的思考美蘇爭霸的曆史教訓是相當深刻的。首先各個國家,尤其大國應該放棄爭奪世界霸權,相互攜手合作,維護世界的和平和穩定。各國應該放棄爭奪軍事優勢的做法,將主要精力和資源用於經濟發展和建設,提高以經濟和教育實力為核心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這場全麵的“東方對西方”的戰爭並未真正爆發,最大的原因是由於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衝突可能導致全人類毀滅,因此雙方都盡力避免發生全麵的“熱”戰(請見相互保證毀滅),實際上隻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麵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和共產專製,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東方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帝國主義”、“剝削勞工”,而西方國家則稱東方國家為“極權鐵幕”,企圖將民主國家納入極權專製的統治。

  冷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直到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為止。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阿富汗爭端是幾個東西方國家發生區域衝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數時候隻是雙方代理人之間的衝突,在這些衝突中,主要強國隻是通過資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國家或組織。這麽做就減少了兩大陣營衝突的緊張性。

  美國與蘇聯競爭的一個主要領域就是科學技術,此外還包括了十分隱蔽的間諜戰,和雙方的政治宣傳戰。雖然雙方的諜報係統經常采取秘密的暗殺行動,但是由於核武器的威懾,兩陣營一直沒有發生全麵衝突。當然在當時,人們並不清楚,一個地區性的小規模衝突是否有可能引發核戰爭,有鑒於此,每一次的衝突都會引發人們極高的關注。這種緊張態勢幾乎像真正的戰爭那樣改變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德國可以算是冷戰中最主要的爭端焦點,特別是柏林。柏林牆很可能是冷戰最生動的標誌。這堵牆分隔了東柏林(屬於東德)與西柏林(屬於西德),使西柏林孤立於東德內。

  西方世界對冷戰的研究經曆了3個階段。在二戰結束後10多年的時間內,很少有學者會挑戰美國官方對冷戰起因的看法:即雙方關係的破裂是由於斯大林違反了雅爾塔共識、蘇聯企圖主宰東歐,以及蘇聯的擴張主義。

  但是之後很多曆史學家提出了另一種觀點:美國企圖保障其在全球的貿易利益才是冷戰最主要的起因。一些曆史學家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與蘇聯的作為同等重要的導致冷戰爆發的原因。簡單而言,史學家對誰應該為二戰期間結盟的美蘇關係的破裂以及冷戰是否是不可避免的這兩個問題上產生分歧。後一種觀點(即美國應該負責)在越南戰爭中達到頂峰,很多人開始認為,美國在道德層麵上並不比蘇聯高多少。

  在冷戰後期,曆史學家們開始尋求一種後修正主義的解答。到冷戰結束後,這一派觀點已經占了上風。這派曆史學家並不認為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國應該為冷戰負全責,而是歸咎於雙方的誤解與反應,兩方都應對冷戰負責。後修正主義學者追隨了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的看法,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如1947年對希臘的援助和馬歇爾計劃是必要的。

  根據這種觀點,“共產主義運動”並不是西歐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經濟、政治方麵的全麵戰爭,以及歐洲的社會結構才是其根源。而馬歇爾計劃重建了一個良好的歐洲經濟體係,從而減少了極左勢力在西歐的吸引力。對歐洲來說,經濟援助結束了資金短缺,刺激了對戰後重建的投資。對美國來說,該計劃解決了生產過剩的問題,增加了美國對外出口。北約組織則將西歐國家納入共同防禦體係,從而避免了共產主義的擴張。後修正主義學派不認為共產主義具有擴張性,企圖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們同時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在確保歐洲的穩定方麵是必要的,從而避免權力向蘇聯傾斜,最終危及到西方的經濟、政治製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社會主義革命、人民革命、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嚴重地衝擊著殖民主義、資本主義體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為了遏製、撲滅這些革命運動的發展,鞏固資本主義體係,采用各種手段推行“冷戰”政策。最先提出“冷戰”術語的是美國參議員伯納德·巴魯克於1946年初在一次演說中提出來的。同年3月5日,英國首相丘吉爾訪美時,在富爾頓發表的反共演說和1947年3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的國情谘文的有關內容,標誌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正式推行“冷戰”政策。1947年9月,美國政論家沃爾特·李普曼出版了“冷戰”一書並連續發表了一係列鼓吹“冷戰”的文章。從此起,“冷戰”術語廣為流行,“冷戰”政策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遏製、破壞社會主義,鎮壓人民革命的一種重要手段。

  隨後,美軍把“冷戰”作為一種戰爭類型列入野戰條令。1962年版美軍《作戰綱要》,把戰爭分為三種類型,即“冷戰”、“有限戰爭”、“全麵戰爭”。給“冷戰”所定的定義和原則是:“冷戰包括除有限戰爭和全麵戰爭以外的所有行動。敵對的國家或聯盟可以用冷戰來進行較量”,“不僅運用政治、經濟和心理力量,而且還使用軍事力量。軍隊在冷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地或間接地為實現國家目標做出貢獻。為遏製他國使用武力,可以動員後備役部隊或展開現役部隊”。“冷戰和有限戰爭之間的界限既不是明確的,也不是絕對的。因此,可能需要使用正規軍隊來進行實際上是戰鬥行動的冷戰活動”。1968年版美軍《統帥綱要》又補充規定,“穩定局勢作戰也包括在冷戰中”。這裏說的“穩定局勢作戰”,就是在世界各地進行的鎮壓、撲滅各國人民革命運動的作戰。在世界上,哪裏有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它們的軍隊就派往哪裏,進行鎮壓,或是對反動政府提供軍援和作戰支援,甚至進行核訛詐、核恫嚇,大耍“世界憲兵”的把戲。此外,以美國為首的反動集團進行“冷戰”的手段還包括:派遣“和平隊”進行滲透;挑起事端進行顛覆活動;以“經援”、“軍援”為誘餌,拉攏“朋友”,擴大勢力範圍;以簽訂集體防禦條約的形式擴大軍事同盟,美國先後與五十多個國家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在外國建立軍事基地,派軍隊控製戰略要地;以經濟封鎖、製裁等手段,破壞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挑撥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瓦解社會主義體係;以文化入侵,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和平演變戰略,等等。盡管如此,並沒有阻止世界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亞、非、拉和大洋洲,隻有38個獨立國家,現在已發展到140多個獨立國家。

  各國的軍隊很少卷入到冷戰之中;這場戰爭主要是諸如美國中情局、英國軍情六處、西德情報局、東德國家安全部和蘇聯的克格勃等情報機構之間展開的。世界主要強國從來不會直接卷入一場針對對方的軍事衝突。

  冷戰中大部分的傷亡可能是由情報機構所采取的針對平民或軍事目標的襲擊造成的。間諜被派往東西兩方陣營,或者在當地召募情報人員,甚至強迫加入。當間諜被發現時,他們不是被立即殺害,就是與對方所抓獲的人質交換。間諜飛機和其他從事查勘任務的飛機一旦發現會被立即擊落。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緊推行“冷戰”政策,導致了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的產生。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條約”組織(簡稱“北約”)於1949年4月4日成立,繼後,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於1955年5月14日成立。從此以後,“北約”集團15個國家的軍隊近600萬兵力和“華約”集團8個國家的軍隊600萬兵力,雙方千萬大軍開始處於戰略對峙狀態。美國的1626枚戰略導彈和蘇聯的1910枚戰略導彈,及雙方數以萬計的戰役核導彈,相互瞄準著對方成員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目標,處於待機“按電鈕”之勢,進而導致軍備競賽,爭奪核優勢、航天優勢的鬥爭愈演愈烈,國際形勢日趨緊張。隻是雙方都害怕毀滅於世界上已掘有的130億--160億噸當量(相當於在廣島使用的100萬顆原子彈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誰也未敢啟動“核按鈕”,發動核大戰。蘇聯、“華約”於1991年解體後,美、蘇兩大集團長達40年的“冷戰”才算告終。這種“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趨向緩和。但是,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又企圖製造反對中國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新的冷戰。這是值得引起警惕和防備的。

  今天很多的觀察家認為,美國在冷戰中的許多作為是違反其憲法以及國家理想的(例如未經國會授權而發動一場未經宣告的戰爭)。美國的政治或軍事領導人則經常以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來開脫此類行為。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們認為,他們受到兩個超級大國的淩辱。例如在阿富汗的反美主義主要來源於冷戰中美國為阻遏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而采取的不當行為。

  知識鏈接:冷戰(ColdWar)一詞是當年美國政論家斯沃普在為參議員巴魯克起草的演講稿中首次使用的。二戰結束後,美國對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敵視和遏製政策,因此巴魯克說:“美國正處於冷戰方酣之中”。“冷戰”與“鐵幕”一詞同時流行。表示美蘇之間除了直接戰爭外,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麵都處於對抗的狀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