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爭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兩大帝國主義軍事集團之間矛盾的發展以及它們重新瓜分世界的鬥爭,終於釀成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奧國皇儲在薩拉熱窩被刺,點燃了這次大戰的導火線。

  薩拉熱窩的槍聲引起了強烈反響,世界麵臨爆炸性的局勢,其關鍵在於奧國決定借此事件作為摧毀塞爾維亞的口實,雖然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塞爾維亞政府直接參與了刺殺事件的策劃。奧國在行動之前要取得它的盟國德國的支持。德國政府認為要盡一切可能使它唯一可靠的盟國不致削弱,因此在7月初的波茨坦雙方代表的談判中,保證支持奧匈帝國采取的行動。7月23日,奧匈帝國政府向塞爾維亞政府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塞爾維亞正式譴責一切反奧宣傳,查禁一切反奧的出版物和社團,開除學校的反奧教師,撤銷曾經支持反奧宣傳的任何官員。此外,奧國還無理要求:塞爾維亞政府允許奧國官員幫助查禁反奧宣傳,允許奧國法官參加審判薩拉熱窩事件的被告。這些要求統限於四十八小時之內答複。7月25日,塞爾維亞政府把複文交給奧國使節,答複很溫和,語氣很和解,除最後兩點嚴重損害塞爾維亞主權的要求以外,其餘要求都接受了。而且塞爾維亞還表示,願意把爭端提交國際法庭解決。奧國借口塞爾維亞沒有滿足它的要求,於28日悍然對塞爾維亞宣戰。

  塞爾維亞當時是個小國,但是沙皇俄國站在它的背後。俄國在巴爾幹一向懷有擴張野心。它看到,如果聽任奧國壓服塞爾維亞,它在巴爾幹的地位就會削弱,而這是它決不能接受的。奧國對塞爾維亞宣戰以後,俄國政府發布了軍事動員令,俄國的盟國法國保證全力以赴支持俄國。7月31日,德國政府向俄、法兩國同時提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國停止動員,要求法國在未來衝突中保持中立。它的要求遭到拒絕,德國分別於8月1日、3日,先後對俄、法宣戰。

  在一個多月的過程中,英國政府表麵上致力於調和衝突,想使衝突各方通過談判解決爭端,實際上是在窺測時機,尋求人民可以接受的參戰借口。8月2日,德國政府無理要求比利時政府假道,讓德軍過境進攻法國。這就破壞了比利時永久中立的國際地位,而這是1839年得到列強保證的。比利時拒絕了德國的無理要求,同時呼籲英、法、俄諸國保護它的中立地位。英國要求德國尊重比利時的中立,遭到拒絕,它就在8月4日對德宣戰了。交戰雙方陣營分明,一方為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國,帝國主義之間的大戰就這樣開始了。

  三國同盟的另一成員國意大利望風轉舵,待價而沽。戰爭開始的時候,它借口德奧進行的不是防禦性的戰爭,拒絕承擔條約義務,在一段時間內宣布中立。1915年4月,英、法、俄在倫敦同意大利簽訂秘密條約,保證戰後議和時滿足意大利的許多領土要求。5月間,意大利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

  戰爭爆發不久,日本帝國主義參加協約國方麵作戰,土耳其加入同盟國方麵作戰,戰爭越出了歐洲範圍。1915年和1916年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分別參加到同盟國一方和協約國一方。後來還有許多國家權衡利害關係,相繼參加協約國一方。

  就交戰國家說,雙方的帝國主義國家都打算借戰爭達到自己的掠奪目的:奪取新領土,擴大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舉例說,德國作戰為的是奪取英、法的殖民地,並吞法國的鐵礦區,攫取東歐的糧食、原料產地和俄國波羅的海沿岸的屬地。英、法、俄、意先後締結協定,規定它們要怎樣分割奧匈和土耳其的領地。日本參戰,目的在於奪取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屬地馬紹爾、加羅林和馬裏亞納諸群島;攫取德國在山東的“租借地”,進一步侵略中國。

  從戰爭目的上看,這次大戰對交戰雙方的大國說,都是侵略性的帝國主義戰爭。對塞爾維亞等一些國家說,它們作戰具有民族解放或反抗侵略的意義,但是這改變不了這次大戰的整個性質。

  交戰雙方的力量對比和德國的戰略計劃交戰雙方的帝國主義集團對於戰爭準備已久,戰爭一爆發,雙方都集中了巨大的軍事力量,在進行最初的大戰役以前,協約國動員了六百一十多萬軍隊,同盟國動員了三百五十多萬軍隊,雙方擁有的大炮都在一萬三千門以上。廝殺不僅會是血腥的,而且會是空前規模的。

  在力量對比上,交戰雙方各有自己的有利條件。就同盟國集團說,德國久有作戰準備,軍隊組織好,裝備優良,指揮係統也好。同盟國還在戰略地位上占優勢,參戰諸國地理上連成一片,處於內線作戰地位,調動兵力比較方便靈活。協約國集團在人力上占優勢;工業力量較強;海軍力量占絕對優勢,戰爭開始時擁有二十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形勢艘主力艦,比同盟國多六艘,巡洋艦、驅逐艦、潛水艇更具優勢。因此,協約國不僅能控製海洋,便於取得糧食和作戰物資的補給,而且有力量封鎖對方,使它們困乏。

  從戰略上講,德國處於兩線作戰的地位,這對它是極為不利的。俾斯麥任德意誌帝國首相的時候,力圖避免東西兩線作戰的局麵,也就是避免腹背受敵。從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初法俄結盟以後,德國在東西兩方都麵對強敵,一旦發生戰爭,它既得在東線對俄作戰,又得在西線對法作戰。要想取勝,隻能靠軍事行動迅速,在俄國充分動員起來發揮力量以前,集中力量擊敗法國,回頭對付俄國。就是在這種戰略思想指導下,德國總參謀部擬訂了作戰計劃,那就是早在1905年由德國參謀總長史裏芬製訂的“史裏芬計劃”。

  “史裏芬計劃”規定,德國在兩線作戰,設想在極短時間內結束戰爭。

  戰爭一開始,德軍用七十八個師攻擊法國,用九個師對付俄國。進攻法國的軍隊,左翼八個師,固守法、德之間設防鞏固的國界;右翼七十個師組成一支包抄作戰的龐大部隊,侵入比利時,越過未設防的法國北部,沿著海岸推進,強渡塞納河,從西麵然後從南麵越過巴黎,把法國主力部隊壓縮到巴黎以東地區加以殲滅。迫使法國投降以後,德軍主力東進,會同奧軍,閃擊俄軍,戰而勝之。計劃預定戰爭將在三、四個月裏以德奧取得全線勝利而結束。

  這個計劃建立在這樣的主觀願望的基礎上,即比利時無力抵抗,法軍不堪一擊,俄軍動員遲緩,英國不會立即參戰。集中龐大兵力,迅速從右翼戰勝法軍是計劃的關鍵。因此史裏芬在臨死前再三叮囑:“切莫削弱我的右縱隊。”

  1914~1916年的戰爭進程戰爭一開始,歐洲形成了幾條戰線。比利時、法國北部和德法邊境構成了西線,那裏主要是英法軍隊對抗德國軍隊。

  從波羅的海南岸直到羅馬尼亞構成東線,那裏是俄國軍隊對抗德奧軍隊。沿多瑙河和薩瓦河組成巴爾幹戰線,那裏是奧匈軍隊對抗塞爾維亞軍隊。此外,在亞洲的南高加索,有俄土軍隊交戰。在兩河流域和巴勒斯坦,有英土軍隊交戰。歐洲的西線和東線對這次戰爭起了決定作用,西線尤其是關鍵。

  1914年8月4日,德國軍隊侵入比利時,一開始就在比利時的邊境要塞列日遭到頑強的抵抗。比利時人對德軍的抵抗,出乎德國的意料,而且起了阻滯德軍挺進的作用。英法聯軍初敗於比利時境內。8月下旬,毛奇將軍①

  總指揮下的德軍深入法國北部,向巴黎推進。9日3日夜間,法國政府從巴黎撤往波爾多。當時,法軍總司令霞飛已在馬恩河和塞納河之間重新配備了力量,其中包括英軍。9月5日,英法軍隊轉入反攻,展開了“馬恩河戰役”。

  參加這一戰役的雙方軍隊計有一百五十萬多人。9月9日,德軍被迫撤過馬恩河,向安訥河一線退卻。第二天,法軍總司令霞飛的戰報向世界公告:“馬恩河之戰以確定無疑的勝利而結束”。以後幾個月,德軍和英法軍隊都力圖控製法比邊境地區,德軍特別想占領從敦刻爾克到布倫的濱海地帶,以切斷英法來往的捷徑,但是沒有達到目的。到年底,西線呈膠著狀態。雙方的戰線上都構築了深壕固壘,在戰史上出現了借助於工事的陣地戰。“史裏芬計劃”打算速戰速決,但是由於主觀設想破產,加上毛奇被迫抽調兵力,增援東線,計劃破產了。戰爭顯然要拖下去,而德國的資源是不足以應付持久戰的。

  在東線,8月中下旬之交,兩路俄軍先後越過俄國邊境進入東普魯士。

  德國不得不從西線抽調一些軍隊去對付俄軍的進攻。8月底到9月中,興登堡指揮的德國軍隊,利用兩路俄軍沒有密切配合作戰的弱點,先在馬祖爾湖地區殲滅了一路俄軍,這就是著名的坦能堡戰役。然後德軍進攻另一路俄軍,迫使他們敗退。德軍進入俄境。在這同時,俄軍挫敗奧國軍隊,深入奧國東北地區。到年底,東線沉寂了,交戰雙方的軍隊也在陣地裏對峙著。

  1915年,德國打算占領俄國的大片領土,迫使它退出戰爭。德國想控製巴爾幹,打開直接通往土耳其的道路。根據這種戰略目的,德軍在東線發動了強大的進攻,占領了俄國的大片領土,把戰線推到裏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但是沒有達到迫使俄國同它議和的目的。

  這一年,英、法、俄把意大利拉入協約國集團,意奧邊境上又形成了一條戰線。在那裏,意軍同奧匈軍隊作戰,沒有進展。同年10月,在巴爾幹戰線,在德、奧、保三國軍隊的夾擊下,塞爾維亞的軍隊潰敗了。許多塞爾維亞軍隊假道阿爾巴尼亞,退到亞得裏亞海的科孚島重新編製起來。

  對空射擊德國5.9英寸口徑榴彈炮德軍在東線的進攻沒有達到消滅俄國戰鬥力量的目的,1916年它在西線以法國凡爾登要塞為目標,發動了強大的攻勢。凡爾登在法國的東北邊境,是巴黎的前衛,又是法軍整個戰線的支撐點。1916年2月下旬,德軍以強大的火力,猛擊凡爾登。他們預計2月底德皇能在凡爾登的廣場上閱兵。但是凡爾登的攻守戰一月一月地拖下去。為了牽製西線德軍的進攻,俄軍在東線發動了攻勢。7月初,英法軍隊又在法國北部索姆河發動了一次大戰役。在那裏,英軍首次使用坦克。凡爾登和索姆河的會戰,都持續到年底。在這兩個戰役中,傷亡近兩百萬人,結果雙方都沒有突破對方的陣地。

  凡爾登和索姆河的戰役還在進行的時候,德、奧、保三國軍隊聯合進攻羅馬尼亞。12月,羅馬尼亞的首都陷落。

  戰爭的前兩年,交戰雙方都把海軍的主力艦隊留在基地:英國海軍大多集中在不列顛的北部港口,主要是在斯卡帕灣;法國海軍大多集中在地中海港口;德國海軍集中在赫爾戈蘭、基爾港和威廉港。它們都不敢冒險開出主力艦隊進行海上決戰,隻有雙方的分遣小艦隊在大洋上和北海水域有過小的戰鬥。協約國以它們的海軍優勢力量加緊封鎖對方。德國看到潛水艇在海戰中的巨大作用,1915年2月開始用“無情”潛艇戰對付協約國,以破壞協約國特別是英國的物資和糧食運輸。由於海上封鎖,德國處境日益惡化。1916年,德國指揮部為了突破封鎖,決定海軍出擊,這就在北海發生了這次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日德蘭海戰。這次海戰於5月31日到6月1日在丹麥以西的海上進行。英國艦隊遭受了嚴重的損失,但是取得了這次戰役的勝利。德國海軍上將提爾匹茨講到日德蘭海戰的後果時寫道:“仍然保持中立的國家已對我們的最後的勝利喪失了信心。”此後,德國主力艦隊就停在軍港裏,不敢到海上去進行較大的海戰了。

  二、戰爭結束交戰國家的政治危機到1916年冬,世界大戰已經進行了兩年多,但是還看不到勝負終將屬誰,看不到結束的跡象。交戰各國深感物資和人力消耗過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難以支持。廣大勞動人民困苦不堪,對帝國主義戰爭日益憤慨不滿。交戰國的統治階級都麵臨著一場政治危機。當時,協約國各國在前線和後方的軍隊人數約為二千五百萬人,同盟國各國約為一千五百萬人。交戰雙方在戰場上的傷亡很大,到1916年底,陣亡約六百萬人,傷殘約一千萬人。大量精壯人員直接參戰而外,還有許多要在後方從事軍事工業生產或為戰爭服務。這就造成了人力的緊張,在日常經濟活動中普遍感到勞力不足。例如法國,戰前有五百六十多萬有勞動能力的人從事農業生產,這時隻有三百萬人,而且是婦女、老人、兒童和殘廢人。交戰各國都有大量耕地荒蕪,農畜產品普遍下降。糧食、飼料、燃料都感不足,同盟國家尤其嚴重。由於糧食產量劇減,糧價高漲,例如法國的小麥價格,每一公擔(二百公斤)1914年值二十四法郎,1917年國家定價為七十五法郎。1916年底,交戰各國都實行了憑證購買生活必需品的製度,麵包、燃料、肉、糖、衣、鞋、飲料定量供應。勞動人民生活日益惡化,有產者的生活卻不受憑證供應的影響。德、奧的勞動人民特別困苦。1916年到1917年的那個冬天,這兩國的城市居民幾乎隻能靠有限的蔓菁維生。

  戰爭對於不同階級的人有不同的結果。壟斷資本家迫使勞動人民在前線流血,在後方受饑寒之苦,自己卻從戰爭中賺得了巨額利潤。舉例說,德國軍火大王克虜伯的公司1913年的利潤是三千三百多萬馬克,1914年就增加到八千六百多萬馬克。英國“白星輪船公司”的總收入,1914年為八十八萬八千英鎊,1916年增加到二百四十餘萬英鎊。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大多數交戰國裏都在醞釀著革命,統治階級憂心忡忡。1916年11月6日,法國總統在他的日記中寫道“在巴黎居民中,在議會裏,到處都顯出驚惶不安的情緒。……11月,巴黎電車工人開始罷工。我每天都要碰到類似的焦慮,空氣裏彌漫著可疑的氣氛。”

  俄國沙皇政府遭遇的危機特別嚴重。在前線,軍需品十分缺乏,甚至士兵的步槍也不足。在後方,由於燃料不足,工廠減少了生產。1916年有三十多座高爐熄火。鐵路車輛不足,不能應付需要,成億普特的糧食堆在車站上黴爛,運不到急需糧食的地方。1917年初,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示威運動在俄國首都彼得格勒發生,接著擴展到莫斯科、巴庫和其他一些大城市。在布爾什維克黨的號召下,彼得格勒的工人運動發展成了反對沙皇統治的政治總示威。沙皇統治瀕於崩潰邊緣。

  強化戰爭機器,施放“和平”煙幕在1916年的作戰中,雙方都沒有取得決定的優勢。兩個敵對集團都麵臨政治危機,都意識到盡快結束戰爭的必要性,因為戰爭的延長會給帝國主義帶來更大的危機。因此,交戰雙方的主要國家一方麵強化戰爭機器,另一方麵試探“和平”。

  在德國,1916年8月下旬,參謀總長法金漢免職,由興登堡繼任。法金漢不相信德帝國主義會獲得最後勝利。興登堡和他的副手魯登道夫都是軍國主義的極端代表。他們總掌兵權意味著德國更加堅決想取得最後勝利。不久,“德奧最高軍事司令部”組成。實際上,同盟各國的軍事領導權力都掌握在德國手裏了。

  1916年12月,羅馬尼亞首都陷落以後不久,法軍總司令霞飛去職,由尼維爾繼任。法國統治階級期望尼維爾能在戰場上獲得更多的戰果。在這同時,英國政治舞台發生變動,勞合·喬治出任“戰時內閣”首相,這意味堅決作戰的集團勝過猶豫不決的集團。早在那年9月,勞合·喬治對美國記者發表談話時就說:“英國曾用二十年的時間戰勝拿破侖,而且最初十五年是英國失敗的不幸年份。要在這次戰爭中贏得勝利並不需要二十年,但是需要多久,戰爭就會進行多久。”

  同盟國集團首先發動“和平”攻勢。12月12日,德國政府代表同盟國集團,呼籲美國轉告協約國各國政府,表示願意舉行和平談判。德國主張和談,卻不打算放棄已經吞並和占領的任何領土,因此矢口不提關於比利時、塞爾維亞以及俄、法被占地區的前途問題。德國倡議舉行和談還另有打算,就是企圖分化協約國集團,隻要能同其中任何一國單獨媾和,就可保證德國戰勝其餘國家。12月18日,美國總統威爾遜以維護和平的姿態提出建議,要求交戰國家宣布它們的和平條件,並作出安排以保證世界不再發生戰爭。

  隨後瑞士、瑞典和挪威政府相繼提出類似建議,或表示支持威爾遜的建議。

  12月26日,同盟國集團以讚賞的姿態回答威爾遜的建議,但是重申它們的意見,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召開會議,交換意見。12月30日,協約國集團拒絕了德國的倡議。1917年1月10日,它們在給威爾遜的照會中,具體提出了它們的“和平”條件:恢複比利時、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從法國、俄國和羅馬尼亞的領土上撤退,並作公平的賠償;在民族原則的基礎上重建歐洲;從外國統治下解放意大利人、斯拉夫人、羅馬尼亞人和捷克斯洛伐克人;讓土耳其統治下的各族人民獲得自由,等等。

  交戰雙方各有打算,“和平”攻勢隻是煙幕。煙幕迅速消散了,局麵還是戰爭。

  在國際上,列寧和他領導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在對待帝國主義戰爭問題上堅持正確的路線,始終如一地為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為推翻沙皇的統治、為俄國的社會主義而鬥爭。列寧還團結各國革命的社會民主黨人,要他們引導本國人民用革命的行動,反對本國的資產階級及其政府。

  沙皇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節。1917年初的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示威運動和政治總罷工,終於導致了二月革命。

  1917年3月10日(俄曆2月25日),布爾什維克黨彼得格勒委員會發出傳單,號召起義,打倒沙皇專製政權。第一天,彼得格勒的工人起義。沙皇尼古拉二世趕忙從前線調回軍隊,軍隊也參加了起義者的行列。3月12日(俄曆2月27日)彼得格勒起義勝利了。當天晚間,起義者建立了工兵代表蘇維埃。這是反對沙皇政權的工農聯盟機關,也是工農專政機關。彼得格勒起義的消息傳出,全俄各地都發生了革命,沙皇的專製統治崩潰了。

  俄國二月革命的勝利,證明了列寧的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的正確性,又顯示了它的世界曆史意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美國總統威爾遜宣布,美國“要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同樣做到不偏不倚”。美國開頭采取了名義上的“中立”,主要原因有這幾點:第一,美國統治集團要利用“中立”同交戰國家做生意,以便獲得暴利,同時利用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的時機,奪取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第二,等到交戰雙方筋疲力盡的時候再參戰,用最小的代價實現自己的擴張計劃,稱霸世界。第三,美國工人、農民甚至一部分小資產階級都反對這次戰爭。正如威爾遜的親密助手豪斯所說的:“中國人民有百分之九十是不願總統把我們牽連在大戰之內的。”對人民進行欺騙宣傳,需要一定的時間。

  美帝國主義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戰各國做生意,供給它們軍用物資和糧食,大大擴大了自己的生產能力。美國工農業的生產總值急劇增長起來,從1914年的二百四十三億美元,增加到1916年的六百四十五億美元。歐洲各國為了購買美國貨物,把自己的有價證券賣給美國,或是以黃金交換,或是向美國借款。美國本是債務國,現在一變而為債權國了。美國大資本家賺得了驚人的利潤。據美國國會的統計材料,在阿巴拉契亞礦山中的三百多家煤業公司,有一百家獲利高達百分之一百到百分之五百、甚至有少數高達百分之一千以上的。

  美帝國主義表麵上“中立”,實際上它的利益日益同英、法、俄聯在一起。它輸出的物資主要是運往這些國家,其總值從1914年的八億多美元,增加到1916年的三十二億多美元。同期內,對德奧的輸出卻急劇下降。到美國參戰的時候,它貸給協約國的債款達二十三億美元,貸給德國的僅兩千多萬美元。

  1916年,美國進行總統選舉,威爾遜再次當選。美國統治集團看到參戰的時機成熟了,威爾遜為美國參戰積極準備,宣傳機器狂熱叫嚷對德作戰。

  德國統帥部看到單靠陸軍不可能取勝,1917年初再次實行無限製的潛水艇戰爭。它在英國本土四周和地中海上加緊用潛艇攻擊對方船艦,連中立國船隻也包括在攻擊範圍以內,企圖借此困死靠海外糧食過活的英國。美國統治集團找到了參戰的借口。那時候,由於俄國發生了二月革命,美國又擔心協約國的作戰能力會因此削弱而損害自己的利益。1917年4月6日,它借口維護公海自由,特別借口德國潛艇攻擊了美國商船,對德宣戰。同年12月,它又對奧匈帝國宣戰。為了實現它稱霸世界的野心,美帝國主義終於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中國、希臘、巴西、古巴、利比裏亞、暹羅(泰國)和其他一些中南美國家也站到協約國集團方麵參戰了。

  美國參戰壯大了協約國集團的聲勢,但是這對戰場上的意義一時還顯不出來。就在美國對德宣戰後十天,在歐洲西線戰場,法軍總司令尼維爾在蘭斯和蘇瓦鬆之間發動了強大的進攻。由於德軍早有準備,這次進攻一開始就遭到挫折。戰鬥若斷若續地繼續到5月初,法國付出傷亡十餘萬人的代價卻一無所得。7月初,俄軍在東線出擊,進攻開始於裏沃夫一線,最初得手,俘獲奧匈軍隊數萬人。當德軍增援部隊到達以後,形勢逆轉,在某些地區,德軍推進了一百三十公裏。9、10月間,德軍占據裏加,控製了裏加灣。在意大利戰線上,10月間,意軍敗於卡波裏多,德奧軍隊向前推進,迫進皮亞韋河,威脅威尼斯。直到英、法增援軍隊趕到,形勢才穩定下來。卡波裏多的敗北震驚了協約國。它們決定在巴黎凡爾賽舉行協約國最高軍事會議,這是協約國走向軍事統一的第一步。

  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俄國人民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推翻了沙皇的專製統治。資產階級竊取了政權,組織了臨時政府,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布爾什維克黨領導工人和農民把革命進行到底,在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通過武裝起義,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新的蘇維埃共和國向交戰各國的人民和政府建議,立即進行正義的民主的和平談判,結束帝國主義戰爭。協約國拒絕了這個建議,蘇維埃共和國隻好同德奧談判。雖然德國提出了苛刻的掠奪性的條款,蘇維埃共和國還是在1918年3月3日同德國簽訂了布雷斯特和約,退出了帝國主義戰爭。

  俄國人民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摧毀資產階級政權,退出了帝國主義戰爭,在各國引起了巨大的反應。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交戰各國的革命運動空前高漲。德奧的許多工商業中心都發生了大規模的罷工。停泊在卡泰羅的四十艘奧國軍艦上的水兵舉行了起義。這些罷工和起義都要求停止帝國主義戰爭。

  革命形勢在高漲,交戰各國的統治階級除了實行鎮壓,也企圖盡早擊敗對方結束戰爭。法國統治階級為了準備更有力的進行戰爭和在國內進行鎮壓,改組了政府。1917年11月16日,克裏蒙梭出任內閣總理。他對法國議會說:“我的對內政策是戰爭,我的對外政策是戰爭,我要到處進行戰爭。”

  1918年4月中,協約國統一了軍事指揮,法國的福煦將軍出任協約國軍總司令。英國遠征軍司令海格,美軍司令潘興都受他的指揮。

  1918年3月到7月,德國孤注一擲,在西線投入了二百個左右的步兵師,一萬六千門大炮和三千架飛機,發動了四次進攻。到7月中,它的進攻力量枯竭了,軍事上的主動權已轉到協約國手裏。8月8日,協約國軍隊總司令福煦將軍下令進攻,西線展開了決戰。意奧邊境、巴爾幹和土耳其領土上的戰爭也臨近結束時刻。同盟國已經陷於土崩瓦解的境地。

  那時候,德國和奧匈帝國的革命一觸即發。10月下旬,奧匈帝國瓦解,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宣布獨立,前線的軍隊拒絕繼續作戰。10月和11月初,德國基爾軍港的水兵舉行起義。到11月4日水兵起義遍及整個德國艦隊,許多地區產生了工兵代表蘇維埃,掌握了政權。11月9日,柏林軍隊也轉到起義的工人階級方麵來。第二天,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蘭。11月11日,德國向協約國投降。在這以前,保加利亞、土耳其和奧國已經同協約國簽訂了投降協定。第一次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結束了。

  這次戰爭經曆了四年多的時間,帝國主義國家為了一小撮壟斷資本家的利益,給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大戰中死亡的人數約一千萬人,受傷的達二千多萬人。所有參戰國家的直接戰費和戰爭造成的損失達三千四百多億美元。這次戰爭產生的一大後果,是俄國工人階級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知識鏈接:坦克是由一個叫埃文頓的英國戰地記者發明的。1903年發明出履帶車輛,主要是當作農業用的牽引機,英國這時候也注意這台履帶車輛,不但在1915年2月成立“陸舟”研究機構,並購買了兩台牽引機做研究,同年底,該機構研發出第一輛裝甲履帶車稱為“小威利”。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