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協約國與同盟國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世界先進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其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幾個大國都想爭奪霸權”,而霸權的基礎又是實力。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後,由於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國的實力發生了重大變化。到了十九和二十世紀之交,美國和德國都先後趕上和超過了英法等國,成為世界上工業產值位居前列的國家,而英法則退居第三、四位。帝國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實力與它們的殖民地霸權情況不相適應。二十世紀初,世界已被瓜分完畢;英國占有的殖民地最多,其次是俄國,法國為第三,德國居第四位。實力對比發生了變化之後,後來居上的國家對這種殖民地分配十分不滿,尤其是德國強烈要求按照新的實力對比重新瓜分世界。

  因此,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爭奪愈演愈烈。帝國主義列強為了壓倒對手,建立霸權,都在積極爭取英國,締結盟約,於是,在歐洲逐步形成了兩大帝國主義軍事集團。

  德法矛盾和三國同盟的形成1871年5月締結的法蘭克福和約結束了普法戰爭,但是德法兩國之間的矛盾卻沒有因此而緩和下來。德國迫使法國割讓洛林、阿爾薩斯二省,賠款五十億法郎。這種苛刻和屈辱的條款使法國感到難以忍受,兩國在舊恨之外,又添上了新仇。法國複仇主義思想從法蘭克福條約簽訂之日起就不斷增長著。國內各階層和黨派一致仇恨德國。因此,戰後法國政府積極醫治戰爭創傷,恢複國力,重整軍備,爭取盟國,準備有朝一日再同德國決一死戰。

  德國最怕法國的複起和結盟。它不斷炫耀武力,企圖迫使戰敗的法國屈從於它。1872年4月、5月間,德法舉行談判,德國既要求法國提前償付三十億法郎賠款,又不願法國趁德軍撤離國境而恢複武裝力量。在外交方麵,德國極力拉攏法國可能的盟友俄奧二國。1872年9月,德、俄、奧三國皇帝在柏林會晤。1873年6月沙皇訪奧,10月德皇訪奧。他們在維也納附近簽訂的協定規定,一旦發生戰爭或革命危險,締約各方應共同協商行動方針。這就是“三皇同盟”。俾斯麥企圖通過它在外交上把法國孤立起來。

  但是,“三皇同盟”各國從一開始就同床異夢,貌合神離。三皇當中,除了德奧關係比較牢固之外,俄奧在巴爾幹地區存在尖銳衝突,俄德對法國的政策也有分歧。1875年德國借口法國增加軍事編製,掀起戰爭叫囂。俾斯麥製造戰爭就要爆發的氣氛。參謀總長毛奇說:“德國將不得不阻止法國軍事法案的實現。”俄國沒有支持德國乘機懾服法國,而在1878年柏林會議中,德奧又迫使俄國吐出在俄土戰爭中獲得的很大一部分戰利品,並使沙俄占領達達尼爾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企圖化成泡影。“三皇同盟”事實上已經瓦解了。1879年10月7日,德奧兩國締結秘密軍事同盟條約。條約規定,締約國受到俄國的進攻,締約國雙方保證以全部武裝力量互相支持;締約國一方受另一大國進攻,隻要俄國未參加侵略國一方,締約國雙方互守善意的中立;

  如有俄國參加,締約國的每一方都必須竭力在自己的盟國一方作戰。在這個軍事同盟建立之後不久,德國又利用法意之間為爭奪突尼斯而出現的矛盾,把意大利拉入同盟。1882年5月,意大利在維也納同奧德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條約規定,法國如進攻意大利,德奧給予意大利以軍事援助;法國如進犯德國,意大利也負有同樣義務;締約國的一方受兩大國同時進攻,締約國各方應給予軍事援助。這樣,三國同盟形成了。

  三國同盟以德國為首,但在同盟中,奧國是依附德國的夥伴,意大利則是一個暫時的和動搖的同盟者。同盟的建立宣告歐洲走上組成軍事集團的開端。三國同盟使法俄產生不安全感,促使兩國迅速接近,締結同盟。從而為歐洲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奠定了基礎。

  法俄接近和法俄軍事同盟法國急需尋找一個強大的同盟者,以擺脫自身的孤立處境。“三皇同盟”的瓦解和德俄關係的惡化,給法國提供了一個親近俄國的機會。1887年,法國向俄國提議結盟。1888年和1889年,法國先後向俄國提供五億法郎和十九億法郎貸款,幫助俄國解決財政窘境。此後法國資本源源不斷輸入俄國,使資金不足的俄國愈益加深了對法國財政的依賴性。1888年,法國又同意賣給俄國五十萬支步槍,法俄的親善關係又進了一步。1890年俾斯麥去職以後,德國改變了俾斯麥力圖防止對法俄同時作戰的政策。這也造成了德俄關係的惡化。1891年,法國艦隊訪問俄國的喀琅施塔得要塞,沙皇亞曆山大三世親自前往港口迎接,並在樂隊演奏法國《馬賽曲》時,破例地脫帽致敬。接著,兩國締結《諮商協定》。1892年,兩國又締結了法俄軍事條約草案,規定了雙方承擔的義務: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受德國支持的意大利攻擊,俄國應用其所擁有的全部兵力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受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攻擊;法國應用其所擁有的全部兵力進攻德國。同時對德戰爭發生後,法國應提供一百三十萬兵力,俄國應提供七十一八十萬兵力,並在戰爭中迫使德國立即在東西兩線作戰。1893年,《法俄協定》生效,法俄同盟正式形成。

  法俄同盟的建立,使歐洲出現了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麵,加深了帝國主義爭霸的矛盾。從此,歐洲沿著戰爭的斜坡越來越迅速地向下滑去。

  英德矛盾和三國協約的形成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英國作為世界上頭號的殖民帝國主義國家,在世界各個地區都和其他列強發生衝突。其中,英俄在亞洲,英法在非洲,爭奪尤其激烈。由於帝國主義發展的不平衡,後起的、野心勃勃的德國又成了它的主要競爭者,英德矛盾終於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德矛盾的發展大體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從普法戰爭至九十年代以前,德國打敗了法國,建立德意誌帝國之後,開始成為國際貿易中一個新的競爭者;1883至1885年間,德國奪得第一批殖民地之後,又開始成為國際殖民地舞台的一個新的競爭者。英國清楚地認識到德國已作為一個新興強國在歐洲興起,並且懷有問鼎歐洲的野心。但是英國對於德國的挑戰並不感到特別擔心。因為當時這種競爭尚未嚴重威脅英國。在英國某些政治家看來,德國的勃興還有助於抑製法俄兩國的霸權,使英國在亞洲對俄國和在非洲對法國的鬥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因此,這時英德之間一般沒有發生嚴重衝突,甚至有時在一些重大的國際鬥爭中互相支持。

  第二,九十年代以後,德國從爭取稱霸歐洲的“大陸政策”轉向奪取全球霸權的“世界政策”,情況發生了急劇變化。德國無論在貿易問題上,還是在殖民地問題上,都開始成為英國強有力的競爭者。

  英德矛盾在經濟上的表現主要是貿易競爭。德國依靠采用新的技術和壓低工人的工資,生產出價廉物美的商品,衝破其他國家的關稅壁壘進行傾銷。

  1880年至1890年間,德國輸出額由三十億零九千萬馬克增至三十四億馬克,即大約增加10%;而在以後的十年內,出口額增至四十六億一千一百萬馬克,即增加了百分之36%。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工業產品中,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向國外市場銷售的。德國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1870年隻占9.7%,到1913年,則上升為12.6%,僅次於英國,居第二位。德國商品在歐洲市場上日益排擠英國商品。1913年,德國對歐洲各國的貿易占德國出口的75%,進口的54%。英國對於德國強大的競爭能力,不僅感到驚訝,而且簡直是驚惶失措了。

  在殖民地方麵,德國也成為英國最危險的競爭者。德國因為發展較遲,八十年代才開始奪取殖民地,至1914年,總共奪取了二百九十萬平方公裏的領土,還不及英國的十一分之一。對此,德國帝國主義是不甘心的,十九世紀末就公開叫嚷:“德國人已經看夠了別人在分食那個甜包子。”德國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

  可是,世界已經瓜分完畢了,德國到那裏去奪取“地盤”呢?當然,隻能是從別的帝國主義國家手裏去搶,其矛頭又首先對準英國。於是,在國際政治舞台上,雖然這時英俄和英法的矛盾仍很尖銳,可是英國同德國的鬥爭也同時開展了。

  德國同英國爭霸的一個重要行動是決定修築“三B鐵路”,這條鐵路線從德國首都柏林開始,通過奧匈帝國及其控製下的巴爾幹地區抵達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然後渡過海峽,取道安卡拉直達巴格達。1888年,由奧匈帝國至伊斯坦布爾的鐵路幹線竣工。同年,德國從土耳其取得修建至安卡拉的鐵路租讓權。1892年安卡拉鐵路竣工。接著,德國又與土耳其談妥修建至巴格達的鐵路租讓權。這個以“三B”計劃馳名於世的鐵路幹線建成之後,德國的侵略勢力將伸向亞洲,直達波斯灣畔,威脅著英國以印度為基地的勢力圈。英國極力破壞巴格達鐵路計劃的實現,加深了兩國的矛盾。

  在非洲殖民地政策上,德國也和英國發生衝突。在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當中,德國想沿赤道兩旁向外擴張,從西南非和東非斜斷非洲,建立一個殖民帝國;英國則想從埃及南下,以及由好望角北上,縱貫非洲,建立一個殖民帝國。並且計劃修建由開普敦至開羅,再連通至加爾各答的鐵路,把英屬的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連成一片。這就是英國的所謂“三C計劃”①但是,德國搶先於1890年占領坦噶尼喀,擋住了英國的去路;當英國企圖經過比屬剛果修築鐵路時,德國又壓迫比利時拒絕讓英國鐵路過境,破壞了英國修建縱貫非洲鐵路線的計劃。德國還極力破壞英國在非洲南部的擴張,最明顯的表現是支持布爾人抵抗英國。1896年,布爾人粉碎了英國南非公司經理約翰遜所組織的偷襲,德皇威廉二世特地發出示威性的賀電,並給布爾人以軍事物資的援助。以後英國提出了瓜分葡萄牙殖民地的誘餌,於1898年9月26日與德國簽訂條約,德國才沒有卷入英布戰爭。

  第三,德國加緊擴充海軍,準備與英國爭奪海洋霸權,1898年,德國帝國議會通過海軍法案。威廉二世野心勃勃地說:“德國的未來在海上”,“三叉戟(海洋霸權的標誌)一定要掌握在我們手裏。”

  1899年10月,威廉二世寫給首相畢洛夫的信上說:“(現在)英國艦隊可以不怕任何聯盟,因為現在德國實際上還沒有艦隊……,等到二十年以後,當艦隊已建造完畢,那時我將用另一種語言講話。”

  英國非常了解德國建立強大的海軍意味著什麽。因為,在沒有海軍的情況下,德國隻能通過外交手段對抗英國,海軍建成以後便能直接對英倫三島和海外殖民地使用武力了。而且既然德國已在經濟方麵趕上和超過了英國,那麽,在海軍方麵趕上和超過英國也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國的政治家們都在惶惶不安地談到德國是英國未來的主要敵人,要保持霸權,必須打垮德國。1897年出版的英國《星期六評論》指出,“假使德國明天從地麵上被消滅掉,那麽,後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國人。過去,各國為爭奪某一城市或某種遺產而廝殺若幹年,難道現在它們不應該為每年五十億英鎊的商業收入而從事戰爭嗎?”

  到了二十世紀初,英德矛盾成了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德之間戰爭的陰影已經出現了。於是,英國被迫放棄長期奉行的“光榮孤立”政策,開始在歐洲尋找同盟者。當時,由於法俄集團與德奧集團之間的矛盾也十分尖銳,而英法、英俄爭奪的高潮又逐漸過去,雙方便產生了調整關係,聯合對抗德國的想法。1904年,英法締結協約,調整了兩國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法國放棄二十多年來反對英國占領埃及的態度,正式承認埃及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則同意法國奪取摩洛哥。從此,兩國事實上建立了同盟關係。

  1907年,英俄兩國又在波斯、阿富汗和西藏問題上達成妥協,締結英俄協約。

  協約規定,波斯分為三個部分,北部是俄國的勢力範圍,南部是英國勢力範圍,中部是中立地帶,兩國均可自由進入。協約還確定阿富汗為英國的勢力範圍。關於中國西藏,協約規定:英俄互相承認對方在西藏的既得利益,同意維持西藏現狀,承認中國對西藏擁有主權等等。英俄協約和英法協約一樣,是背著這些國家的政府和人民簽訂的,是地地道道的強盜分贓的協約。

  1904年和1907年兩個協約的簽訂,意味著英法俄三國聯盟的成立。這樣,兩大軍事集團終於最後形成了。

  知識鏈接:荷蘭殖民者於17世紀來到南非,他們和葡萄牙、法國殖民者的後裔被稱為布爾人。布爾戰爭是英國人和布爾人之間為了爭奪南非殖民地而展開的戰爭。曆史上一共有兩次布爾戰爭,第一次布爾戰爭發生在1880年至1881年,第二次布爾戰爭發生在1899年至1902年。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