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美國獨立戰爭

  17世紀初期,英國人開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後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以有13個。這些殖民地的居民除英國移民和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外,還有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以及非洲來的黑人奴隸。每個殖民地都由英國派來的總督統治。這時的殖民地已經開發了大量的種植園,建立了紡織、煉鐵、采礦等多種工業,經濟比較繁榮。

  英國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權入,不斷增加殖民地的稅收,對殖民地進行蠻橫的壓榨和殘酷的剝削。1765年,英國人又想出個新花樣:印花稅。他們規定,一切公文、契約合同,執照、報紙、雜誌、廣告、單據、遺囑,都必須貼上印花稅票,才能生效可流通。這激起殖民地人民極大的憤怒,於是,“自由之子”、“通訊委員會”等秘密反英組織相繼出現,各地都發生了反英事件,抵製英貨、趕走稅吏、焚燒稅票、武裝反抗等等。這一切引起了英國政府的恐慌,他們立即派軍隊鎮壓。1770年3月5日,英軍在波士頓向手無寸鐵的市民開槍,當場打死5名市民,打傷了6人,製造了震驚北美的“波士頓慘案”。反英的怒火在殖民地人民心中燃燒,一場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戰火即將在北美大陸上燃燒起來了。事件到此告一段落。

  美國獨立戰爭可分為三個階段。

  1775~1778年為戰爭的第一階段,為戰略防禦階段,主戰場在北部,英軍占據優勢。

  戰爭開始後,英軍主動進攻,企圖迅速撲滅殖民地的革命烈火。其總的戰略是:海軍控製北美東部沿海,以陸軍分別從加拿大和紐約南北對進,打通向普蘭湖、哈得孫河穀一線,以孤立反英最堅決的新英格蘭諸殖民地,然後將其他殖民地各個擊破。大陸軍因力量薄弱,除戰爭初期遠征一次加拿大外,基本上處於守勢,采取待機破敵,爭取外援的方針。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動進攻,並圍困波士頓。6月17日,殖民地民兵在波士頓外圍邦克山戰鬥中首戰告捷,殲滅英軍1000人。1776年3月,威廉·豪指揮的英軍被迫從波士頓撤至哈利法克斯待援。8月底,豪率英軍3。2萬人,在海軍艦隊配合下進攻紐約。華盛頓率1。9萬人與英軍打陣地戰,結果損失慘重,被迫於11月率餘部5000人撤往新澤西,英軍占領紐約。當年聖誕節前夕和新年之夜,華盛頓利用英軍疏於戒備之機,奇襲特倫頓和普林斯頓得手,俘敵近千人,士氣大振。1777年夏,約翰·伯戈因率7000英軍從加拿大南下,企圖與豪會師。但豪未按計劃北上,反而率軍1。8萬南下,於9月奪取了大陸會議的所在地費城。伯戈因孤軍深入,行至薩拉托加地域時,遭到1。2萬美軍和遊擊隊的圍攻,5000英軍被迫於10月17日向美軍投降。薩拉托加戰役成了這場戰爭的轉折點,促使法國、西班牙、荷蘭先後對英宣戰。1778年2月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1778年6月法英開戰,西班牙也於1779年6月對英作戰。俄國於1780年聯合普魯士、荷蘭、丹麥、瑞典等國組成“武裝中立同盟”,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1780年12月荷蘭進一步加入法國方麵對英作戰。北美獨立戰爭擴大為遍及歐、亞、美三大洲的國際性反英戰爭,英國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形勢的變化,迫使英軍於1778年6月放棄費城,決心退守紐約。隨之,北部戰爭便出現了僵持的局麵。

  1779~1781年為戰爭的第二階段,以薩拉托加大捷為標誌,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主戰場轉到南部,美軍以弱勝強。

  英軍新任統帥克林頓上任後,利用南部“效忠派”較多和靠近西印度群島的有利條件,調兵遣將,決心將英軍主力轉移到南部,企圖對美南部諸州各個擊破,並依托沿海基地和紐約遏製北部。北美大陸軍則力圖與法國陸海軍配合,控製沿海基地,同時積極開展遊擊戰,打破英軍的計劃。1778年底,英軍攻取佐治亞州首府薩凡納,揭開了在南方發動強大攻勢的序幕。1779年秋,南方美軍司令林肯會同德斯坦指揮的法國艦隊進攻南部英軍主要基地薩凡納,受挫。1780年春,克林頓率領1。4萬英軍對查爾斯頓實施陸、海兩麵包圍,迫使林肯部5000餘人投降,並繳獲軍艦4艘,使美軍遭受了整個戰爭中最大的一次損失。事後,克林頓率英軍一部回師紐約,留下康沃利斯指揮7000英軍控製南方陸地和沿海。這就為南部民兵遊擊隊活動提供了方便。大陸會議委派格林為南方美軍司令,偕同摩根到南方開展遊擊戰,先後於1781年1月和3月,在考彭斯和吉爾福德等地大勝英軍,迫使英軍從內地向沿海撤退。格林乘勢揮師南下,在民兵遊擊隊配合下,拔除英軍據點,收複了除薩凡納和吉爾斯頓之外的南部國土。

  從1781年4月-1783年9月,為戰略反攻階段。

  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7000名英軍退守弗吉尼亞半島頂端的約克敦。此時在整個北美戰場英軍主要收縮於紐約和約克敦兩點上。1781年8月,華盛頓親率法美聯軍秘密南下弗吉尼亞,與此同時,德格拉斯率領的法國艦隊也抵達約克敦城外海麵,擊敗了來援英艦,完全控製了戰區製海權。9月28日,1.7萬名法美聯軍從陸海兩麵完成了對約克敦的包圍。

  在聯軍炮火的猛烈轟擊之下,康沃利斯走投無路,於1781年10月17日即伯戈因投降的第四個周年紀念日,請求進行投降談判。10月19日,8000名英軍走出約克敦,當服裝整齊的紅衫軍走過衣衫襤褸的美軍麵前一一放下武器時,軍樂隊奏響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轉過來了》的著名樂章。

  約克敦戰役後,除了海上尚有幾次交戰和陸上的零星戰鬥外,北美大陸戰事已基本停止。1782年11月30日,英美簽署《巴黎和約》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獨立戰爭的勝利,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為美國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並為拉丁美洲各國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樹立了榜樣,推動了18世紀的歐洲革命。《獨立宣言》、1787年憲法及其所確立的新型政治體製,是人類文明的可貴遺產。

  知識鏈接:獨立宣言是一份於由托瑪斯·傑斐遜起草,並由其他13個殖民地代表簽署的最初聲明北美十三個殖民地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的文件。獨立宣言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 闡明政治哲學——民主與自由的哲學,內容深刻動人;第二部分列舉若幹具體的不平等事例,以證明喬治三世破壞了美國的自由;第三部分鄭重宣布獨立,並宣誓支持該項宣言。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