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桃花源究竟在何處

  在這樣的理想社會,沒有君主,沒有戰亂,沒有貧窮,沒有欺詐。人們淳樸厚道,和睦相處,過著自食其力、康樂幸福的生活。一千六百多年來,這篇不足400字的《桃花源記》,不知讓多少人為之魂牽夢繞,可在現實生活中,怎麽也尋她不到。

  千古名篇《桃花源記》出自我國屈原以後的又一偉大詩人、晉宋時代傑出的詩辭散文大作家陶淵明的手筆。它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奇葩,傳誦千古而不衰。《桃花源記》就是他親筆繪出的理想社會圖:環境優美,怡然自樂。在這樣的理想社會,沒有君主,沒有戰亂,沒有貧窮,沒有欺詐。人們淳樸厚道,和睦相處,過著自食其力、康樂幸福的生活。一千六百多年來,這篇不足400字的《桃花源記》,不知讓多少人為之魂牽夢繞,可在現實生活中,怎麽也尋她不到。“桃花源”究竟是純屬虛構,是東方的烏托邦,還是有它真實的原型呢?它的原型又在哪裏呢?

  陶淵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潛,別號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原籍江州潯陽紫桑栗裏(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10公裏)人。他生於一個沒落了的官僚世家。曾祖陶侃,封長沙公,贈大司馬。祖父陶茂是武昌太守。母孟氏,是陶侃的外孫女。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陶淵明白幼聰明好學。史稱“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

  義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劉裕殺晉安帝,立恭帝,朝廷大權全歸劉裕。為了籠絡人心,任陶淵明為著作佐郎,而“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厭倦了官場上爾虞我詐的生活,無心戀政,說自己有病而不赴任,於是有了“陶征士”之稱。公元420年,劉裕稱帝,國號宋,改元永初,廢晉恭帝,晉朝滅亡。第二年,恭帝被劉裕殺死。就在宋永初元年前後,陶淵明寫下了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詩並序》。

  湖南的桃源縣被大多數人稱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俯臨沅水,背倚青山,景色綺麗,鬆竹垂陰,千百年來,吸引無數騷人墨客前去尋訪、探幽,留下千古佳話以及墨寶遺跡。

  目前有神話故鄉桃仙嶺、道教聖地桃源山、福地洞天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個景區近百個景點。桃源地域東漢時置縣,名沅南縣,屬武陵郡。隋開始直到唐和五代,撤縣而成為武陵縣的一部分。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朝廷發出了分拆武陵縣的政令,轉運使張詠根在實地考察後,建議置桃源縣。曆史悠久的“桃花源”,是中國古代四大道教聖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四十六福地”的美譽。它以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詩文碑刻之豐,曆史傳說之奇而舉世聞名。當地的人們用陶淵明的詩文命名在此修建了觀、祠、亭、洲,比如桃花觀、集賢祠,躡風亭、纜船洲等。不少學者認為陶淵明描繪的那幅美好的社會生活圖景並不是他的臆想和虛構,而是桃源縣實在的生活。

  也有學者認為《桃花源記》是當時居住在武陵地區的苗族社會生活的寫真,那時武陵地區的苗族人民已出現了自耕農的私有製,但由於生產力還比較低,剩餘產品也比較少,還產生不了突出的富戶和顯貴人物,所以沒有階級壓迫、階級剝削的社會現象。除了陶淵明對此有記載外,另一個東晉文人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了這個“世外桃源”。此外,武陵的苗族人民素有對桃樹的崇拜以及有客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的習俗等等,這些都能說明陶淵明所說的桃花源就是指湖南武陵地區的苗家社會。

  在今天的連雲港市區也有兩個武陵的地名:一個是《魏書》中記載的武陵郡,遺跡猶存,在贛榆縣的沙河城子村;另一個是雲台山脈的宿城西山麓,至今留有武陵古邑的地名。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北雲台山東南側的宿城山凹,三麵環山,山川秀麗,景物清幽,除了翻越虎口嶺,與外界無路可通。宿城區山雄水秀、風光旖旎,春生琪花瑞草,秋染五色層林,左映清流激湍,右帶茂林修竹,還有悟正庵的千年銀杏、保駕山的蒼鬆掩映、滴水崖的漱玉噴珠、楓樹灣的飛金流丹等人間奇景,四時好花常開,八節鮮果不絕。陶淵明確實曾經到過這個地方,他在著名的《飲酒詩》中寫道:“在昔曾遠遊,直道東海隅”。根據地理誌的記載,陶淵明所說的“遠遊”,正是指處於東海一角的宿城高公島之行。而且,宿城山的地理方位與入口,與《桃花源記》中的記載相吻合。南唐詩人李中早就在他寫的“猶憐陶靖節,詩酒每相親”詩句裏發出了與陶淵明同樣的感慨——看到秀麗的漁村,鮮美的芳草,一徑通幽的石峽小口,隻想忘記世間煩惱,常住於此。蘇東坡知道陶淵明是遊過宿城山的,他也曾模仿陶淵明寫過這樣的詩篇:“我昔登遠山,出日觀蒼涼,欲濟東海縣,恨無石橋梁。”陶淵明的後裔陶澍向道光帝講述高公島、宿城一帶的太平景象時,把它們說成是與桃花源無異的人間仙境。後來,他還在宿城法起寺旁建起了“晉鎮軍參軍陶靖節先生祠堂”,還仿照陶淵明故居的特點,在門前植柳栽桃。於是昔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宿城山水,如今已出入通達,一片繁華景象。

  桃花源究竟隻是陶淵明失望於現實中的理想,一個激起無數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美麗的夢幻,還是真的曾經有一個那樣神奇而又美麗的地方,現在還是一個無法解答的謎。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