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銀川的名字是怎麽來的

  實際上,“銀川”一名至遲在明末清初已開始使用。至清乾隆年間“銀川”已演變成為寧夏府的別名,或寧夏縣附近灌區的雅號。

  “銀川”是個聽起來非常特別的名字,它的發音和意境讓人聯想到神秘的風情。銀川市是曆史上著名古城,西倚賀蘭山,東臨黃河。銀川是和北宋同時代的國家——西夏的都城,有“塞上江南”之稱。這個美麗的名字是從何而來的呢?說法不一,目前仍無定論。

  有一種流傳很廣泛的說法是,寧夏土質堿性最重,地麵常呈白色,故寧夏古名“銀川”。因為在這一塊葫蘆形的地帶中,常常像銀子撒滿了一地。在一些地理著作,包括現行中學地理教科書上,把銀川市郊過去因排水係統混亂,而導致窪地積水、湖沼成串、土壤鹽堿化嚴重、地麵一片銀白的情況,指為銀川命名的由來。

  “銀川”並不像有些人所猜想的,是什麽反映冰封大河或雪蓋平川。人們對它的命名有可能是出於對它風光的讚美。起初,官僚文人在詩詞中以“銀川”形容白浪滾滾的黃河,形容賀蘭山與黃河之間那些流水洋洋的灌溉渠道,以後又泛指那渠溝縱橫、水漾晴光、田園密布、江南水鄉般的引黃灌溉平原。

  例如康熙年間寧夏人解震泰在《遊賀蘭山》詩中,就有“連山似奔浪,黃河一帶寬。城廓渺如舫,銀川亦寥廓”。後三句就是對銀川附近自然風光的鳥瞰寫真。銀川在元明以後因一直被稱為寧夏城,所以人們往往簡稱“夏城”。清初,民間就以“銀川”作為寧夏城的別名,因而又衍生出“銀城”、“銀郡”等說法,這些都可算是銀川城的雅號。解放後,人們說慣了容易上口而又引人遐想的“銀川”這一美好地名,其他說法就不太流行了。

  實際上,“銀川”一名至遲在明末清初已開始使用。至清乾隆年間“銀川”已演變成為寧夏府的別名,或寧夏縣附近灌區的雅號。此後,“銀川”這一地名,不僅在詩文碑記及史書中屢見不鮮,還出現在許多地方。例如,乾隆十九年(1754年)所建寧夏最高學府,即名“銀川書院”;二十年成書的《寧夏府誌》,亦名《銀川小史》;後來寧夏城裏出現以銀川命名的“銀川舞台”、“銀川書局”、“銀川飯店”等。

  第三種說法是和龔提出的。他在《銀川地名考》一文中則主張“銀川地名東來說”,認為上述關於銀川得名的說法都欠妥,前兩種說法難免有望文生義、牽強附會之嫌;而後一種說法則又近乎武斷。文章根據史籍有關銀川地名的記載,從曆史地理的角度論證今銀川與隋唐寧夏之銀川本為同源。隨著西夏國統治中心及黨項民族的西遷,銀川地名也就被帶到了今天的銀川,這就是“銀川地名東來說”的論點。銀州、銀川郡是西夏國的發祥地,也是西夏國開國皇帝的出生地,銀州還是李繼遷初建西夏政權地所在地。至於為何曆代史書不稱今之銀川,而稱其為懷遠、興州、興慶、中興府、寧夏等名?因為興慶、中興,均取興盛宏富之義。如在其國家文獻中直稱其都為“銀川”豈不有失國體?更何況西夏史籍無幾。西夏人稱“興州”、“興慶”、“中興”為銀川,也隻限於民間口頭。因此,依史籍材料“銀川地名東來說”是建立在“同源地名的遷徙”這一根基上,是合乎情況、言之成理的。所以今天的“銀川”,在曆史上不僅稱過懷遠、興州、興慶、中興、寧夏等名,而且西夏建都以來也一直被當地人稱為“銀川”。

  “銀川地名東來說”是一種新說法,也不無道理,但是否真正揭示銀川名稱的原義,而排斥其他各種說法,恐怕還難以下這個結論。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