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八卦的來源

  德國著名數學家萊布尼茨為探索計算機原理費盡了心機,這時候,他意外地收到了在中國清朝康熙皇帝手下做過官的法國傳教士博維特的一封來信。

  還給萊布尼茨寄來了一張八卦圖。這位大數學家看了以後如獲至寶,經過反複研究,從中國古老的八卦中得到了啟發,設想了二進製的計算方法,從而造就了當時最先進的乘法計算機。

  提起“八卦”,大家一定會感到它古老而又神秘。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這神秘的“八卦”還與現代的計算機有關。

  1673年,德國著名數學家萊布尼茨為探索計算機原理費盡了心機,這時候,他意外地收到了法國傳教士博維特的一封來信。

  這位在中國清朝康熙皇帝手下做過官的耶穌會傳教士,還給萊布尼茨寄來了一張八卦圖。這位大數學家看了以後如獲至寶,經過反複研究,居然從中國古老的八卦中得到了啟發,設想了二進製的計算方法,從而造就了當時最先進的乘法計算機。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用“—”和“”兩種符號組成,以“—”為陽,以“”為陰。名稱是乾

  瘙椸、坤

  瘙椺、震

  瘙椻、巽

  瘙椼、坎

  瘙椾、離

  瘙楀、艮

  瘙楁、兌

  瘙楃,它們分別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在八卦之中。乾、坤兩卦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而陽“—”和陰“”兩個符號更是最基本的元素。

  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用來象征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這在《易經》中有詳細的論述。

  但是“—”和“”這兩個古怪的東西究竟象征著什麽?它們又是怎麽來的?

  據《易經》記載,“—”和“”起源於最簡單的事實。

  範文瀾認為,八卦可能是我國文字的雛形,是由數字、圖畫文字或結繩計事引導出來的。也有人認為,八卦是由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轉化而來的。但是郭沫若卻說這種見解隻是皮相,他認為八卦大部分是由既成文字演化而來的。比如,“坎”象征水,因為“坎”的卦符是

  瘙椾。正是象形文字“水”字拉直橫置所成。

  也有學者認為八卦中的“—”和“”分別代表男性與女性的生殖器官,這是一種古人的生殖崇拜,由此衍生出男女、父母、陰陽、剛柔、天地的觀念。最早提出這種觀點的是語言文字學家錢玄同,他認為古人還拿這兩種記號來占卜。

  但是另外一些科學家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代表龜卜兆紋。商代人喜歡用龜甲卜問吉凶。他們遇到問題之後,就會拿出一個龜殼來,用刀在殼上鑽一個孔。把鑽好洞的地方放在火上烤,這時候就會有許多裂紋出現在鑽口四周,這些裂紋就叫“兆”,卜問者根據這些兆斷定所卜之事是吉是凶。

  八卦就是對兆的模仿,它和六十四卦都是標準化的“兆”。

  也有人認為,八卦中的“—”和“”是龜甲刻文的標誌。

  八卦是由這些標誌演變而成的。

  也有人認為八卦與“策”有關,所謂“策”就是將數字排列組合。八卦用“—”和“”表示奇數和偶數。涼山彝族有一種叫“雷夫孜”的占卜方法,巫師“畢摩”左手握一束細竹或草稈,右手隨便分去一部分,看左手所餘是奇數還是偶數,如此進行三次,就可得到三個數字。然後“畢摩”根據這三個數字是奇是偶及其先後順序判斷將行之事的吉凶。“雷夫孜”占卜法,每次都需占卜三次,排列組合有八種可能,可以得到八個答案,這正好與八卦中偶為陰、奇為陽相對照,依次可得出的正是八卦的卦麵。

  相傳八卦是伏羲氏創造的,但這隻是傳說。到底是誰發明了八卦,還是一個千古之謎。奇怪的是古老的舊物啟示了現代科學,然而,現代科學卻不能解釋古老的舊物。“八卦”究竟是怎樣產生的?它到底象征什麽?還有待於大家進一步去探究。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