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歐洲的崛起

  人類的物質文化在過去200年中發生的變化遠甚於前5000年。18世紀時,人類的生活方式實質上與古代的埃及人和美索不達米亞人的生活方式相同。

  一、科學革命

  不到400年的時間,即大約6個平均生命期,把哥白尼的成果與愛因斯坦的成果分隔開來。不過,在這短暫的一段時間內,科學已從少數熱心之士的秘密副業發展為也許可恰當稱為現代文明的支配力量的東西。今天,科學的主要特點在於其不斷加快的發展速度。1899年,英國著名博物學家艾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出版了一部著作,題名為《奇妙的世紀》。他指的是他所處的19世紀。在他看來,19世紀經曆的科學進步較人類先前所有世紀經曆的還要多。然而今天,我們又能誇口說,20世紀上半世紀中所做的科學工作比以往全部曆史中所做的還要多。回顧起來,似乎科學革命甚至比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革命具有更大的意義。農業革命使文明成為可能,但是,一旦前進了這一大步,農業就沒再作出進一步的貢獻。科學則相反,恰好借助於它的研究法而不斷地穩步發展。科學本身包含了無限進步的可能性。如果我們記住過去數世紀的科學成就和它現今日益加快的發展速度,那麽,我們對科學的驚人的可能性和意義即使不了解,也可以正確估價。此外,科學是人類全體的;由於科學以客觀的研究法為基礎,關於科學的種種提議已為人們所普遍讚同。科學是非西方民族所普遍尊重和追求的西方文明的一個產物。實際上,正是科學及與它有關的技術,使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成為可能。因此,從前的從屬民族如今正力求通過弄清楚西方對人類作出偉大而獨特的貢獻的秘密來矯正不平衡狀態。這就是為什麽科學革命對研究世界曆史具有根本的重要性的原因所在。

  二、工業革命

  人類的物質文化在過去200年中發生的變化遠甚於前5000年。18世紀時,人類的生活方式實質上與古代的埃及人和美索不達米亞人的生活方式相同。人類仍在用同樣的材料建造房屋,用同樣的牲畜馱運自己和行李,用同樣的帆和槳推動船,用同樣的紡織品製作衣服,用同樣的蠟燭和火炬照明。然而今天,金屬和塑料補充了石塊和木頭,鐵路、汽車和飛機取代了牛、馬和驢,蒸汽機、內燃機和原子動力代替風和人力來推動船,大量合成纖維織物與傳統的棉布、毛織品和亞麻織物競爭,電使蠟燭黯然失色,並已成為隻要按一下開關,便可做大量功的動力之源。這一劃時代的變化的起因一方麵見於科學革命,一方麵見於所謂的工業革命。人們之所以要修飾以“所謂的”,是因為對使用工業革命一詞感到很不自在。我們已指出過,在某些方麵,工業革命早在18世紀以前已開始進行,並由於各種實際的目的而繼續到現在。顯然,在一個突然地開始和結束的驚人變化的意義上說,這不是一場革命。然而,事實仍舊是,18世紀80年代間,生產力確有了驚人的進展,或者,如現在的經濟學家所認為的,生產力有了“一個進入自驅動的發展的起飛”。更明確地說,當時產生了一個機械化工廠體係,它以迅速降低的成本極大量地生產商品,以致它不再是依照原有的需妥,而是創造出其自己的需要。汽車製造業就是這種現在很普通但以往一向無前例的現象的一個例子。不是存在於本世紀初的對汽車的需求創造了今天巨大的汽車製造業,而是製造廉價的T型“福特”牌汽車的能力促進了現代對汽車的大量需求。工業革命對世界曆史來說具有頭等重要性,因為它不但為20世紀的不發達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標,而且為19世紀歐洲的世界霸權提供了經濟基礎和物質基矗今天,每個新國家在政治上獨立生存的意義上功地“起飛”之後,又把朝相應的經濟上獨立生存的方向“起飛”作為自己的目標。

  三、政治革命

  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不僅建立在歐洲工業革命和科學革命的基礎上,也建立在歐洲政治革命的基礎上;政治革命的實質是結束了人類分成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是由神注定的這種觀念。人們不再認為政治高於人民,也不再認為人民在政府之下。政治革命有史以來首次在一個比城邦更大的規模上顯示了政治和人民是密不可分的——民眾已覺醒並行動起來,不僅參與了政治,而且把這樣做看作是自己固有的權利。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