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起初被一隻母狼救起,靠吃狼奶活著,後被一個牧人撫育長大。
一、漢帝國
1.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漢朝是中國曆史上繼短暫的秦朝之後出現的朝代,分為“西漢”(前202年~公元8年)與“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兩個曆史時期,後世史學家亦稱“兩漢”。
西漢為漢高祖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洛陽。其間曾有王莽篡漢自立的短暫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學者亦將蜀漢列入漢朝的延續而將其歸入漢朝的一部分,如此漢朝滅亡則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說法均將由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歸入三國史中。
兩漢時期是當時世界上一段偉大的曆史,漢高祖至漢文景時期的漢朝,經濟實力直線上升,成為東方第一帝國,與西羅馬並稱兩大帝國。中亞和西域各大國也都聞而懼之。而到了漢武帝時期,漢帝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匈奴帝國戰敗而向北狼狽逃遁。張騫出西域首次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開通了東西方貿易的通道,中國從此成為世界貿易體係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後蒙古人的叛亂。正是因為漢朝的聲威遠播,外族開始稱呼中國人為“漢人”,而漢朝人也樂於這樣稱呼自己,“漢”從此成為了偉大的中國華夏民族的永遠的名字。
漢代起初在漢高祖劉邦時根據五德始終說,定正朔為水德,到漢武帝時,又改正朔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劉向劉歆父子的說法,認為漢朝屬於火德。漢光武帝光複漢室之後,正式承認了這種說法,從此確立漢朝正朔為火德,東漢及以後的史書如《漢書》、《三國誌》等皆采用了這種說法。因此漢朝有時也被稱為“炎漢”,又因漢朝皇帝姓劉而稱“炎劉”。
漢代為漢高祖劉邦建立的中國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前期定都長安,又稱西漢、前漢;後期定都洛陽,又稱東漢、後漢。西漢是我國封建社會初期的一個強盛、富饒的王朝,它繼承和鞏固了秦朝開始的統一國家,經濟繁榮,國力強盛、人民安樂,呈現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間,中國一直以世界強國的麵目屹立於世界之林。因此,西漢王朝被視為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西漢共傳14帝,前後經曆210年。
西漢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中華各民族的核心漢族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原戰國時各國的文化便相互滲透融合,到西漢時中華地區在典章製度、語言文字、文化教育、風俗習慣多方麵都逐漸趨於統一,構成了共同的漢文化。從此中華地區的各族就出現了統一的漢族。漢族和周邊各少數族都是漢代中國多民族國家的成員。漢族由於文明程度較高,在中國各兄弟民族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這是曆史發展和自然形成的結果。漢以後曆代的朝代名稱雖有變換,但漢族作為中國主體民族的地位始終未變。
“國號釋義”楚霸王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以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改國號為“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又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2.西漢
秦朝滅亡以後,項羽和劉邦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手下蕭何、韓信、張良等人的輔助下,在垓下之戰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於公元前202年正式稱帝,定國號漢,漢朝就此開始。雖然公元前202年劉邦才稱帝,但因史學界計算西漢年數時,為了與秦朝滅亡時間相接,則從公元前206年劉邦稱“漢王”算起,並以十月為漢高祖元年的首月。
漢高祖劉邦登基後,采用叔孫通的建議,恢複禮法,設三公和九卿,任用蕭何為丞相,采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休養生息的黃老政策。鼓勵生產,輕徭薄賦。在政治上,則先分封功臣韓信、陳豨、彭越、英布等為王,等到政權穩固,為了防止反叛和鞏固皇權穩定則又以種種罪名取消他們的王爵,或貶或殺,改封劉氏宗親為王,訂立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言。此時,由於曆經多年動亂,國力較弱,而劉邦在攻打匈奴時,曾被匈奴冒頓單於圍困於白登,即白登之圍事件,從此以後,漢朝采用和親政策,以婚姻和財寶換取帝國和平,於是,漢朝初期並沒有什麽戰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劉邦死後,漢惠帝劉盈繼位,但是在此期間,實際是呂後攝政。呂後尊劉邦遺囑用曹參為丞相,蕭規曹隨,沿用劉邦的黃老政治的政策,達到了“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的效果,為史家所稱道,但呂後同時又任用外戚,壓製功臣,釀成“諸呂之亂”。
呂後死後,諸呂之亂被以周勃為領袖的大臣鏟除,眾臣迎立漢文帝劉恒。他和兒子漢景帝即位期間,繼續采取黃老無為而治的手段,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恩威並施,恢複了多年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雖然景帝年間(前154年)發生了此時期唯一的動亂—“七國之亂”,但是僅經曆數月即為周亞夫所平定,並未對漢朝帶來實質影響。這段時期,匈奴雖然幾次入寇中原,但大多數時間裏和南越一樣,出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漢朝方麵則不斷積蓄國力,透過馬複力等措施來積極備戰。這一時期史稱“文景之治”,是中國成為大一統時代以來,第一次被傳統曆史學家稱羨的盛世時代。
景帝死後,其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武帝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采取了一係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使得漢朝的政治、經濟、軍事變得更為強大。在政治上,武帝加強皇權,采納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從此,諸侯王的勢力不再能夠對中央構成威脅;後又以諸侯獻上的黃金成色不純為由,取消了百餘位列侯的爵位,即史書上所稱的“酎金失侯”事件。經此二次事件後,中央集權得到了大大的加強。文化上,廢除了漢朝以“黃老學說、無為而治”治國的思想,積極治國;並采納董仲舒的建議,開始重用儒術。盡管武帝時期兼用儒、法、道、陰陽、縱橫等各家人才,漢朝也一直“霸王道雜之”,但武帝時期對儒家的采用,使得儒家思想得到重視,並在以後逐漸成為中國曆經2000年的主流思想。軍事上,積極對付漢朝的最大外患——匈奴。在這期間,漢朝先後出現了衛青、霍去病等天才將領,終於擊敗匈奴單於,使得“漠南無王庭”。又吞滅南越國,征服朝鮮,使中國成為亞洲第一霸主,世界第一帝國。外交上,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並先後以兩位翁主劉細君,劉解憂和親西域大國,而達到了離間西域和匈奴,進而控製西域的目的。絲綢之路: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因此有了“絲綢之路”的美稱。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但是,漢朝經曆多年戰爭,加上漢武帝好大喜功,對經濟產生巨大衝擊,導致漢朝國力衰弱,前朝積蓄被揮霍殆荊為此,漢武帝晚年曾發表著名的《輪台之詔》,希望不再窮兵黷武,也使漢朝不至於敗亡。為搶救經濟,武帝在位期間曾采取一係列政策,將鑄幣、鹽鐵收歸中央管理,加強農業生產,實行和糴法,開鑿白渠,並創立均輸、平準政策,穩定物價,與民爭利,加強國家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
漢武帝晚年,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因此被害。武帝死後,年僅八歲的劉弗陵即位,是為昭帝。漢昭帝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和霍光三人共同輔政。但是在元鳳元年(前80年),爆發元鳳政變,聰明的漢昭帝清醒的誅殺了上官桀等一批陰謀權臣,避免了霍光被怨殺。霍光從此輔佐漢昭帝治國。昭帝時期遵循武帝晚年的政策,對內繼續休養生息,以至於百姓安居樂業,四海清平。昭帝死後,武帝孫昌邑王劉賀即位。他行為放縱,密謀除掉霍光,但反被霍光廢掉。之後霍光又迎立劉病己即位,是為漢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霍光還政於宣帝。地節二年,霍光去世。但霍氏一門逐漸腐敗黑暗。宣帝將腐敗的霍氏集團一網打荊宣帝治國摒棄不切實際的儒學,采取道法結合的治國方針,在整頓吏治上沿用昭帝時期,勸民農桑,抑製兼並,降低豪強在國家中的角色。經過了昭宣二帝的休養生息國家經濟明顯恢複,使漢朝再度迎來了盛世,這就是著名的昭宣中興。
宣帝死後,漢元帝即位,西漢開始走向衰敗。元帝柔仁好儒,導致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他死後,漢成帝劉驁即位。成帝好女色,先後寵愛許皇後、班婕妤和趙氏姐妹(趙飛燕、趙合德),由於趙氏姐妹不能生育,成帝與其他妃嬪的子女均為趙飛燕姐妹殘害殺死,史稱“燕啄皇孫”。由於“酒色侵骨”,成帝最後竟死在溫柔鄉之中。成帝不理朝政,為外戚王氏集團的興起提供了條件,皇太後王政君權力急劇膨脹。成帝死後,由定陶王之子劉欣即位,是為漢哀帝。哀帝有“斷袖之癖”,終日與他寵信的對象董賢廝混玩耍不理朝政。外戚王氏的權力進一步膨脹。國家已經呈現一片末世之象,民間“再受命”說法四起。元壽二年八月,哀帝去世。太皇太後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賢成為大司馬,並迎接中山王劉衎即位,是為漢平帝。但是,劉衎已經淪為王莽的傀儡。五年後,王莽毒死僅14歲的平帝,並迎立太子劉嬰即位,自己擔任“假皇帝”。公元8年,王莽逼迫孺子嬰退位,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3.東漢
公元23年腐敗的王莽政權在赤眉、綠林民變下終於滅亡。綠林軍擁立漢宗室劉玄作皇帝,恢複漢的國號,年號更始。25年赤眉軍立劉盆子為帝,隨後擊敗了綠林軍。其後,原本服從更始帝的漢朝宗室劉秀在鄗縣(今河北高邑東南)之南即皇帝位,滅劉盆子,是為光武帝,沿用漢的國號,以這一年為建武元年,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即位後,於37年終於消滅赤眉、隗囂、公孫述等割據勢力,實現全國統一。漢光武帝廢除王莽時的弊政,社會安定,加強中央集權,對外戚嚴加限製,史稱光武中興。
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全盛時期,號為“明章之治”。期間,於章和二年(公元88年)十月,車騎將軍竇憲領軍出塞,擊破北匈奴,登燕然山,令班固作銘,刻石頌功,從此基本掃除了數百年來匈奴對漢朝北方邊境的威脅。佛教在這時也傳入中國。但是,在章帝後期,外戚竇氏日益跋扈,為東漢的衰落埋下伏筆。
88年,年僅31歲的漢章帝突然駕崩。年僅10歲的太子劉肇即位,是為漢和帝。但是實際上都是竇太後操縱朝政,國家政治日益腐敗。竇氏的跋扈引發和帝的不滿,不久,年僅14歲的和帝就抓捕外戚竇憲,外戚勢力開始衰弱。但是之後和帝信用宦官,從此東漢的政治淪為外戚和宦官兩股勢力的爭鬥。不過,和帝仍然在政事上非常勤奮,不失為英明之主。元興元年(105年)冬12月,年僅27歲的和帝病逝。出生僅百日的少子劉隆即位,是為殤帝。漢殤帝僅在位8個月就駕崩了。接替即位的是清河王劉慶之子漢安帝劉祜。他即位早期由太後鄧綏臨朝理政。鄧太後勤儉節約,任用賢良,同時對自己家族的勢力有所限製,卻也對宦官勢力縱容。建光元年(121年),鄧太後逝世,安帝親政,將鄧氏家族誅殺殆荊安帝依賴外戚宋氏和閻氏以及宦官的力量。聽信奸臣,肆意無忌。朝政昏庸不堪。東漢快速衰敗下去。延光四年三月,漢安帝在南巡途中死在葉城。外戚閻氏秘不發喪,擁立漢章帝之孫濟北王劉壽之子劉懿,史稱漢前少帝,但其在位僅200餘日就病死。少帝死後,閻氏家族密謀再立傀儡,但被中常侍孫程擊破,閻氏家族被誅殺。孫程迎立濟陰王劉保,是為漢順帝。在順帝執政早期,宦官勢力膨脹,卻引發社會各界的反彈。陽嘉元年(132年),貴人梁妠立為皇後,從此梁氏外戚勢力開始崛起,梁妠的兄弟梁冀被任命為大將軍。漢安二年(143年)八月,順帝病死,太子劉炳即位,是為衝帝,即位是年僅2歲,由梁太後臨朝執政。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初六,漢衝帝駕崩,年僅3歲。正月廿五日,梁冀擁立劉纘即位,是為漢質帝。質帝非常聰穎,稱梁冀為“跋扈將軍”,因此質帝不久就被殺害,年僅8歲。
本初元年閏六月初七日,大將軍梁冀擁立漢章帝之孫劉誌即位,是為漢桓帝。桓帝年少,因此繼續由梁太後臨朝執政。桓帝即位之初,梁冀勢力幾無邊界,他殘害忠良,公飽私囊,無惡不作。桓帝對他暗中也頗為不滿,延熹二年八月初十,桓帝派兵士包圍梁宅,梁冀與妻子雙雙自殺,梁氏外戚勢力土崩瓦解。宦官成為新的權力中心。單超、徐璜、具瑗、左悽唐衡五人被封為縣侯;單超食邑兩萬戶,後又封為車騎將軍,其他四人各一萬戶,世稱五侯。五侯貪婪放縱,終致在延熹九年引發第一次“黨錮之禍”。永康元年十二月廿八日,漢桓帝駕崩。桓帝沒有留下子嗣,由河間王劉開的曾孫劉宏繼位,是為漢靈帝。靈帝即位之初,就引發以竇太後、竇武為首的外戚勢力和以曹節、王甫為首的宦官勢力的激烈權力鬥爭。永康元年九月初七,宦官發動政變,外戚勢力被削弱。宦官則在永康二年(164年)製造第二次黨錮之禍。而靈帝本人驕奢淫逸,為填補財政公開賣官職,朝政腐敗到了極點。終致在西元184年爆發了由張角所帶領的黃巾之亂。雖然不久便平定了此場叛亂,但是漢朝政府經此一役已國力大減。且中央政府為了順利平叛,又將軍政權力下放給各地州官。各地豪強大族從此開始慢慢擁兵自重,加以其原本已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最終演變成東漢末年袁紹、袁術、曹操、孫堅、董卓等眾豪強軍閥割據一方、群雄逐鹿的局麵。漢靈帝死後,董卓掌權,廢後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改立漢獻帝劉協。董卓被呂布誅殺後,軍閥割據完全表麵化,出現了把持中央的曹操;位於河北的袁紹;位於淮南的袁術;位於江東的孫權;位於荊州的劉表;位於益州的劉璋等勢力。其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漢朝丞相的名義討伐各路軍閥,在官渡之戰中消滅了最大的敵人袁紹軍的主力,但同時架空漢室權力,全權代理皇帝處理朝政,漢朝皇帝此時已經是空有名分而無實際了。曹操雖然想以漢朝丞相的名義企圖招安但卻引起各路諸侯的反抗,認為他是奸臣,不得已曹操隻能逼迫漢獻帝下詔名正言順地討伐各路軍閥。前期曹操雖連戰得勝卻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倉皇北逃。三分之勢逐漸形成。曹操死後,其子曹丕繼承曹操爵位,並於220年曹丕逼迫獻帝讓位,改國號魏,自稱魏文帝,東漢滅亡,漢朝國祚告終,中國進入分裂的三國爭霸時代。
4.漢朝疆域與政區
漢朝建立初期,各地叛亂不斷,高祖連征叛亂而無暇顧及邊防。河南地複為匈奴所有。南越,閩越,黔中地區趁機與漢朝脫離,後來文帝派人說服南越王和各國歸順,又恢複了一統的局麵。但不久南越就因為荊州兩湘地方不肯開關通商而肆起發動進攻。此時恰值漢武帝時期,漢朝的文治武功已到極盛,遂徹底剿滅了南越王政權,南越也首次直接歸中央管理。公元前127年,衛青北擊匈奴,收複河南地、隴西、北地、上郡的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雲中、雁門二郡的北界也向外擴展。西漢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陰山以北。前121年,漢將霍去病出隴西擊滅居於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設酒泉郡。後又分割為張掖、敦煌、武威三郡。連同在湟水流域設置的金城郡,合城河西五郡。前138年,東甌王迫於閩越王的威脅,舉國內遷到今江淮流域。前110年,漢朝又滅亡了閩越國。前111年,漢朝平南越,又占有了海南島,在該地設十郡。在西南地區,漢朝征服了諸國,邊界推移到雲南哀牢山和高貢黎山。東北地區滅亡了衛滿朝鮮,設置了東北四郡。漢帝國的國土已基本成型。而在西域設郡也加強了對西域的控製。
西漢末期,由於帝國的衰落和皇室的動蕩,疆域萎縮。東北撤銷了真番、臨屯二郡。西南地區由七郡變成五郡,並且放棄了海南島與象郡。王莽篡漢時期已經僅剩秦朝時的疆域,西域各國因為漢帝國的衰落而逐漸脫離管製。東漢王朝末年,中原戰亂不斷。遂放棄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河套、陝北、晉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後放棄。高句麗與林邑兩國蠶食東北及南方國土。隻有西南地區擴展至大盈江一帶。
漢朝初期,劉邦封異姓王7人。但因各地叛亂不斷遂而消清大部分異姓王,僅留長沙王吳柄。同時大封同姓諸侯,這些王國“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譖於天子”。地方王國勢力的強大導致中央政府所實際控製的區域萎縮。呂後時期,增加外戚諸侯王。到文帝時期又紛紛鏟除,增加劉氏諸侯王。但是地方王國勢力的膨脹已經對中央政府構成嚴重威脅。文帝接受賈誼的建議,用分地的方法削弱諸侯的勢力。景帝即位後采納晁錯的建議,直接縮減王國的封地,引發諸侯王的強烈反彈,導致吳楚七國之亂爆發,但未幾就宣告失敗。景帝借此縮小各王國的轄地。武帝時期則采納主父偃的建議,推行推恩令,規定諸侯王位由嫡子即位,而餘子皆分一縣或一鄉的土地。因此王國不斷縮小,漢郡不斷擴大,加上邊郡的開拓,漢朝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製力日益加強。同時,政府將大量麵積較大郡予以分割。到平帝元始二年,共有郡國103個,轄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1587個。
州作為行政區劃,在西漢時期萌芽發展,到東漢宣告形成。自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設了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個行部管轄若幹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東漢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朝廷選重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軍民。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至此,中國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縣兩級製度變為州郡縣三級製。十三個州為:司隸(治雒陽)、徐州(治剡縣)、青州(治臨淄)、豫州(治譙縣)、冀州(治高邑)、並州(治晉陽)、幽州(治薊縣)、兗州(治昌邑)、涼州(治隴縣)、益州(治雒縣)、荊州(治漢壽)、揚州(治曆陽)和交州(治龍編)。興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則至漢亡,全國有十四州。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
5.漢朝人口
秦代末年,由於長期戰亂,人口下降。西漢初期人口數據估算在1500萬~1800萬之間。此後由於奉行黃老政治、與民生息,以及漢武帝時期的領土擴張,人口數量大幅提升。根據《漢書》的記載,公元2年西漢的戶數為1235.6490萬,口數為5767.1401萬。
由於中國曆史早期農業發展集中在黃河流域,故西漢人口密度分布極不均勻。以淮河、秦嶺為界,北方人口約八成,南方人口不足兩成。人口數超過500萬的司、豫、冀、兗、青、徐五州均位於黃河中下遊地帶,這五州的人口總數占全國的55%。首都長安周圍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裏1000人左右。人口數量在200萬以下的有交、涼、並、朔方四州。揚、荊、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陽盆地、太湖平原和寧紹平原。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烽火遍地,加上自然災害頻發,人口數再次銳減。東漢明帝時,全國人口數量僅3500萬左右。後人口開始恢複。永和五年(140年),全國有戶969.8630萬,口4915.0220萬。至157年,全國有戶1067.7960萬,口5648.6856萬。已大致恢複至西漢極盛時期。東漢的人口分布又有變化。中原人口為躲避戰火向長江流域遷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國四成。口數超過500萬的有豫、荊、揚、益四州。荊益兩州的人口都增加了一倍,揚州人口也增加了1/4.南方人口增長的同時,北方大部分郡國人口減少。之後由於三國時期的戰亂,到晉朝初期,全國人口又隻有1600萬人。
6.政治製度
漢朝實行三公九卿製,宰丞相具有較大的權利。丞相太尉禦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禦史大夫掌監察,輔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而在漢朝,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必須做禦史大夫後才能做丞相。而在禦史大夫之下,還設有禦史中丞,掌管宮內事務。九卿則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祿勳(掌門房)、衛尉(掌衛兵)、太仆(掌車馬)、延尉(掌法律)、大鴻臚(掌禮賓)、宗正(掌皇帝族譜)、大司農(掌全國經濟)、少府(掌皇室財政)。漢武帝時期,為了鞏固皇權,皇權開始大幅膨脹,尚書令的地位大幅抬升。漢武帝將身邊重臣如嚴安、主父偃、朱買臣等為郎加以侍中,與尚書令共議軍國大事,組成中朝。原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組成外朝。漢朝的選舉製度是察舉製,以地方推薦為主,考試為輔,考試與推薦相輔而行。推薦過後是還要經過考試覆核;覆核合格後才能量才錄用。無論是特舉賢良方正,還是歲舉孝廉、茂才,均須經過中央複試。武帝時期設置大學,是中國古代第一所學校,專門培養才學之士。東漢時期,為糾正察舉薦人之濫,開始注重考試,形成察舉與考試相結合的選士製度,而且考試成分日益增加。在推薦基礎上加強考試,這是漢代察舉製發展的新趨勢。薦舉為主,考試為輔,是兩漢察舉製的基本特點,也就是說你舉薦個人,我還要看看他有什麽本事。漢朝早期實行征兵製度,男子23歲起至56歲之間,服役兩年。一年戍圍京師,名為正卒;另一年戍守邊郡,叫做戍卒。正卒分為兩支,一支為南軍,守衛宮城,另一支為北軍,保衛首都其他地區。
漢代軍職: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別部司馬(軍司馬)-都尉(騎都尉)-校尉(但五校幾乎成清貴武職,偏文)-中郎將(五官、左、右、虎賁中郎將類同五校)-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裨將軍、偏將軍應該就是雜號將軍之末,但與其他兩字將軍地位有別)-四征、四鎮、前後左右將軍-衛將軍-驃騎、車騎將軍-大將軍
7.漢朝經濟
漢朝的土地所有製與秦朝相同,土地私有,並可自由買賣。土地所有者須向國家交耕地稅,耕地稅率為畝產的1/15或1/30.人口稅分為算賦和口賦。算賦是丁稅,15至56歲的男女每年每人納120錢(一算)。口賦是兒童稅,7至14歲的兒童每年每人納20錢。西漢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雖然恢複了農業生產,但經濟實力仍然略顯不足,而商人地位低下。文景時期,在晁錯的建議下,改行貴粟政策,國家存糧進一步大漲,經濟實力也因而爆棚,商人的地位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漢元帝時期,土地集中日益嚴重,自耕農大量破產,淪為佃農。豪強莊園勢力日益強大。東漢後期,這一現象更甚,地主莊園勢力的膨脹,亦間接導致了三國局麵的形成。漢朝時期,鐵農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區田法相繼誕生。國家注重興修水利,尤以關中地區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國渠、六輔渠、白渠等。東漢時期,出現了翻車和渴烏等水利工具,增加了農業生產效率。
西漢早期,冶鐵業分國營(中央政府)、官營(地方經營)和民營三種類型。當時著名冶鐵家有卓王孫、南陽孔氏等。漢武帝於元狩三年收冶鐵為國營,對國家財政較有利,但民間卻鮮有私人冶鐵業了。之後一直沒有改變此政策。到了東漢,冶鐵業由社會自營,加上水排的發明,冶鐵業更加發達。漢朝的紡織業亦有國營與民營之分,民間著名紡織業者有陳寶光等。到東漢時期,蠶桑養殖在長江流域和嶺南等地開始推廣,特別是四川地區。蜀錦更價值連城,在三國時期甚至成為蜀漢一大財源。
西漢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文帝時期,在貴粟政策下,商人競買爵位,擴大貿易領域,促進了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其地位才得以提高。西漢時期,全國已有數個商業中心,如長安、洛陽、邯鄲、江陵、吳、壽春、番禺、成都等。絲綢之路是當時世界最重要的商路。伴隨著商業的發展,一些經商哲學紛紛出現。到東漢時期,中原地區商道線路發達,各地貨物往來更加頻繁。
8.科學文化
漢代是中國曆史上科技與文化非常輝煌的一個時期。國家也非常重視教育和學識。東漢桓帝時,僅太學生就號稱有3萬人。
在史學方麵,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為以後2000年正史的編纂提供規範。全書分為12本紀、十表、八書、卅世家、70列傳,共130篇,526500字。班固所編寫的《漢書》分為12紀、八表、十誌、70列傳。全書體例仿效《史記》,惟改“書”為“紀”,廢“世家”入“列傳”,還開創了刑法、五行、地理、天文、藝文四誌和《百官公卿表》。《漢書》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內容完整的斷代史。更是成為了以後曆代王朝撰寫本朝曆史的範本。而兩漢時期其他的史書還有《東觀漢書》、《漢紀》和《吳越春秋》等。很多西方學者認為,漢代的作家所開創的史學標準,直到18世紀都一直領先於世界。
漢代在立國時用無為而治之法,文景時期,又用道家黃老思想為主,並輔以儒家和法家思想為法製指導思想,不僅強調無為,還注重禮與德的作用,既承認法律的重要性,又堅持約法省簡,務在安民。而從漢武帝之後,統治者又確立儒家思想成為了正統思想,並輔之以法家思想為法製指導思想,其中心是“德主刑輔”,即先用德禮教化,教化無效再施之以刑罰。這種剛柔相濟的治國之道,成為漢武帝以後漢王朝法製的指導思想。這一思想對後世曆代王朝的立法影響很大。漢宣帝曾有名言:“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便是這種思想的精辟闡述。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所毀壞的很多文獻書籍,通過漢代學者的不懈努力和發掘記錄得以重現,包括五經當中的古文尚書,也是這時候發掘整理出來的。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經學成為學術主流。由於不同學者對經書的理解與記憶都有偏差,學術也被分為不同流派。宣帝時期,在太學中立學官的,《易》有三家,《書》有三家,《詩》有三家,《禮》有一家,《春秋》有兩家,共十二博士。東漢初年,增加到十四博士。到東漢晚期,古文經學走向發達,今文經學日益衰微。
漢政府設立樂府,搜集民間詩歌,即為樂府詩,後世的《樂府詩集》《古詩十九首》《玉台新詠》中便搜集了不少漢代樂府詩,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也是寫成於漢代末年。賦是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張衡的《二京賦》等均為千古傳頌的文學名篇。漢代時期,隸書亦漸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寫字體,而隸書的出現則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標點符號的雛形。
在科技方麵,西漢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絲絮和麻造紙,是紙的遠祖,而東漢時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紙。造紙術成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東漢張衡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夠預報地震的候風地動儀。落下閎等人製定的《太初曆》第一次將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張仲景因《傷寒雜病論》而被尊為中華“醫聖”、中醫之祖。而史書記載華佗更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的醫生(其真實性現在受到陳寅恪等的質疑)。公元前一世紀的《周髀算經》及東漢初年的《九章算術》則是數學領域的傑作。其中,《九章算術》是對戰國、秦、漢古代社會創立並鞏固時期數學發展的總結,列有分數四則運算、今有術(西方稱三率法)、開平方與開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數值解法)、盈不足術(西方稱雙設法)、各種麵積和體積公式、線性方程組解法、正負數運算的加減法則、勾股形解法(特別是勾股定理和求勾股數的方法)等籌算方法,形成了一個以籌算為中心、與古希臘數學完全不同的獨立體係。漢代也是中國最早發明瓷器燒造的時代。這個時期還發明了蒸餾法、水力磨坊、現代馬軛和肚帶的原型、漆器、用於冶金的往複式活塞風箱、出現於漢末的獨輪車、水車和吊橋。造船已經采用了防水隔艙、多重桅和船尾柱舵,並且開始使用羅盤。此外,血液循環也是首先在此時發現。兩漢時期,中國的冶煉技術也有長足的發展和進步,鑄錢技術成熟,如三銖錢、五銖錢等。彩繪工藝獨特,如馬王堆所出土的帛書彩繪,各種生活用品齊全,如有“漢代魔鏡”之稱的銅鏡,煮鹽技術也不斷提高,兩漢出現了蒸餾酒,釀酒水平臻於完美。農業技術大幅度提高,東漢早期出現了水排等新式灌溉工具。
漢朝也是中國宗教的勃興期。佛教在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白馬寺是中國第一間佛寺。道教也是在東漢時期宣告形成的。東漢末年,道教分為兩大流派,一支為太平道;另外一支為天師道,亦稱為五鬥米道(張道陵創五鬥米道),而五鬥米道內部還有一個大支派,以於吉為教主,在長江下遊地區傳播。
漢代儒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儒學獨尊之原因,在客觀條件上是由於漢初至武帝,60餘年間,社會經濟已呈繁榮;帝王集權亦經樹立;學術思想自然趨於統一。蓋諸家學說皆與帝王集權衝突,如墨家主平等,道家主放任,等等,皆不利於帝王集權。儒家與民言服從,與君言仁政,正合帝王專製之治。加之,儒家學說範圍極廣,言訓詁注疏校勘典章製,甚至陰陽五行等,皆可附從,故得信仰者眾。為此,武帝乃行董仲舒之議,罷黜百家,表章六經,儒學遂取得獨尊地位。於是,五經博士弟子以及用儒生,行夏時即於此時開始。博士儒學參與實際政治,已非文景時具官待閑。
當時儒家之政治哲學是大一統、尊王及絕對王權三大理論。三大理論之根據皆以春秋“春王正月”為出發點。關於大一統之思想,《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有雲:“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董仲舒《春秋繁露》七卷第二十三,述之尤詳:“春秋曰王正月,傳曰,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以謂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後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製禮樂,一統於天下……通以己受之於天也,王受命而王,製此月以應變,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謂之王正月也。’”
孔子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其門徒亦抱“是古非今”之態度。漢儒變而改製,直欲改秦製,而法周道,顧其所謂改製,係托古行己意,與周製不同。即如大一統之政治哲學,便是顯著之例。所謂大一統,依董仲舒解釋“一統乎天子”,即帝王集權之義。帝王集權的內涵,第一,須抑製諸侯,依《春秋公羊傳》:1.諸侯不得專封,諸侯不得專地,3.諸侯不得專討。實則周代諸侯,專封、專地、專討,比比皆是。第二,須抑製大夫,1.大夫不得世襲,2.大夫不得專執,大夫不得專廢置君。然觀周代大夫,正與此相反。
尊王之說,為漢儒尊崇天子積極表示。亦與周代“天下宗周”不同,周代天子與諸侯,不過國與國之關係,天子特為名分上之共主。而漢儒依托春秋,特立“王者無外”之最高原則。其實春秋是“王者有外”,《春秋公羊傳·成公八年》雲:“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為以外內之辭言之,言自近者始也。”孔子且有“進於中國則中國之,退於夷狄則夷狄之”之言,又何嚐有內諸夏而外夷狄之主張。如成公八年,鍾離之會,外吳而不外楚,鄖之戰,予楚而不予晉,即其例也。
絕對王權之說,即天子隻對天負責,不對民負責。例如災異之變,董仲舒《春秋繁露》第三十雲:“天地之物有不常之變者,謂之異,小者謂之災;災常先至而異乃隨之。災者,天之譴也,異者,天之威也,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詩雲:‘畏天之威’殆此謂也。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國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災害以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異以驚駭之,驚駭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見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謹按災異以見天意,天意有欲也,有不欲也,所欲所不欲者,人內以自省,宜有懲於心,外以觀其事,宜有驗於國。”雖則帝王對天負責,然引起災異之變之責任,乃為宰相,不是帝王,故黜罰之罪,亦為宰相,無及帝王,此無異於十七世紀英王查理一世時代盛行之王權神授說。所謂王權神授,即帝王對於國家人民具有絕對權力。此類學說,與周末“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之思想完全相反。
總之,漢儒之政治哲學,即三大理論:大一統、尊王與絕對王權,完全為漢帝而立。漢儒擁護帝王集權,別出心裁,古未之有。
漢代儒者,在思想上,既口含天意,隨便造謠;在政治上,亦欲打倒一切,唯我獨尊。就“打倒一切”而言:第一,欲打倒法名之學,而行德教治國。夫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故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又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可知孔子之教顯然是:以刑法治國,畢竟不如德教治國盡善盡美。漢儒家之主張,未嚐不是。第二,直欲以禮代律,以春秋斷事。《鹽鐵論》卷十《刑德》對以春秋斷獄,批評如下:“《春秋》之治獄,論心定罪。誌善而違於法者免,誌惡而合於法者誅。”誅心之論,即春秋之義也。春秋所謂心,全依宗法及身份等級之倫理觀而言,非依平等合理之法律而定。春秋之義,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官不能治,社會何由安寧。漢代以春秋治獄,頗不乏人。《漢書·食貨誌下》:“自公孫弘以《春秋》之義繩臣下取漢相。”《漢書·五行誌上》:“使仲舒弟子呂步舒,持斧鉞治淮南獄,以《春秋》誼顓斷於外。”《漢書·兄寬傳》:“以古法義決疑獄,甚重之。”最著者為董仲舒,《漢書·藝文誌》有“《公羊董仲舒治獄》十六篇”,即為其例。
然則武帝尊儒學,用儒生,果出於至誠,合於儒學精義乎,是又不然。彼好神仙,信巫蠱,已與“子不語怪力亂神”不合,其用張湯、杜周等為法家,直欲以刑法治國,非以德教治國,大背儒學宗旨。故宣帝即位,嚐謂其子元帝曰:“漢家自有製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住)德教,用周政乎!……”(《漢書》卷九《元帝紀》)本人行動非儒,其政治施策,亦非儒。所謂尊儒,乃尊其所尊,非人所謂尊也。所以,餘謂秦皇焚詩書,係禁私學,專任吏治;漢武帝黜百家,亦禁私學,雜行霸與王道,兩者雖有激烈和平之異,但目的皆為思想統一、帝王集權。為功為罪,互相伯仲。世人不察,每譽漢而毀秦,謬矣。
9.漢朝威震蠻夷
公元前3世紀,匈奴被冒頓單於統治,國力非常強大,多次侵犯漢朝邊境。公元前200年冬,劉邦親率大軍北上,匈奴軍隊佯裝後退,漢軍則迅速北進到平城白登山。卻在白登被冒頓單於的40萬精銳騎兵包圍。劉邦與漢軍被包圍七天七夜。最後劉邦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逃出重圍。由於長年戰亂,國家初定,經濟殘破,漢朝采取和親政策力求與匈奴暫時維持和平。到了景帝時期,漢朝一方麵繼續和親,另外也在邊境進行屯田移民,在國內則實行複馬令來增加馬匹,加強士卒訓練並大量製造兵器,這些都是預備反抗的準備。漢武帝年間,派以衛青、霍去病為首的將領對匈奴進行三次大規模戰爭。漢朝占有了河西走廊,切斷了匈奴與西羌的關係,為漢朝與西域之間開辟通道,而匈奴則狼狽北徙漠北。漢朝雖一舉將匈奴擊潰,但自身也元氣大傷,武帝遂輪台悔過下令休養生息。後來,在漢匈大戰中戰敗的匈奴帝國分裂為五部,其中一部首領呼韓邪單於主動要求與漢和親,結為親家。漢元帝以王昭君嫁與呼韓邪單於,是為昭君出塞。到了東漢時期,匈奴又分為兩部,分別為南、北匈奴。其中南匈奴立呼韓邪之孫比為單於,與漢朝關係友好。北匈奴立蒲奴為單於,在明帝時期一度侵擾漢朝邊境,被擊退。章和元年,北匈奴為鮮卑所破,單於被殺,其中58部降漢。永元八年,漢車騎將軍竇憲等征伐北匈奴餘部,單於遁逃,竇憲在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此後,一些北匈奴南降漢朝,另外一些則向西遷徙改變了歐洲曆史格局,而歐洲的羅馬帝國竟然被逃遁的匈奴殘餘勢力所顛覆!可以說漢朝的這場勝仗實際是間接毀滅了羅馬帝國。
西域在漢朝早期是指南疆一帶,後來擴展到天山以北和中亞東部。西漢中早期,西域地區為匈奴所控製。漢武帝時期,於建元三年派張騫出使大月氏以聯合夾擊匈奴。張騫在路上一度被匈奴扣押,並在匈奴娶妻,十餘年後逃出,經大宛等國到大月氏,但未能取得夾擊匈奴的答複。後來張騫東返,又被匈奴扣押。直到元朔三年才返回長安,回來時隻剩他和隨從堂邑父三人,他的匈奴妻子也一並來到長安。元狩四年,漢武帝第二次派張騫出使西域,約烏孫共擊匈奴。雖然張騫未能說服烏孫國王夾擊匈奴,但是張騫卻與其使節先後遊曆了大宛等國,後來亦由各國使節陪同,返回長安,從此以後,漢朝與匈奴反複在西域地區爭奪。元封六年,漢武帝以細君公主與烏孫和親。細君死後,漢又在太初四年以解憂公主續嫁。同年,漢朝大破大宛,西域南道各國都轉投漢朝。漢武帝在烏壘設使者校尉,又在渠犁屯田。到宣帝時,漢又驅逐匈奴駐在西域的僮仆都尉,控製西域北道,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西漢末期,西域各國又因漢朝衰落而脫離漢朝的控製。東漢明帝初年以後,漢朝又恢複了西域的關係,並於永平十六年在烏壘設西域都護,派班超負責西域事務。永元九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經條支、安息等國,到大秦西界而還。隨著西域局勢的穩定,商旅往來日益頻繁,絲綢之路在漢朝形成。這也是世界曆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
東漢中後期,西羌先後三次進攻漢朝。第一次是在永初元年夏,持續了長達十二年的時間。第二次在119年,戰事主要發生在關中地區。直到建康元年才告結束。第三次發生在延熹二年,主要戰爭在隴西一帶進行。漢朝基本以全勝收常
漢朝初期,與東甌、閩越、南越等國關係尚友好。後伴隨著國力的增強,這三國的越人國家先後被滅。武帝時期,漢朝多次派使節經略西南夷,並在這些地方設立益州等郡。到東漢時期,漢朝與這些地方聯係更加緊密。漢朝與朝鮮和日本也有密切聯係。東漢光武帝時期,古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漢賜一枚“漢倭奴國王”金印,至今是日本的國寶。
二、羅馬帝國
1.王政時期(公元前753年~公元前509年)
地中海北岸三大半島之一,地形狹長,亞平寧山脈縱貫其間,故又稱亞平寧半島。半島的東麵隔亞得裏亞海是巴爾幹半島,西麵隔第勒尼安海是科西嘉島和撒丁島,南麵隔一條狹窄的海峽是西西裏島,北麵有阿爾卑斯山為天然的屏障。意大利半島氣候良好,雨水充足,境內水係稠密,在波河、台伯河流域等平原地區土地肥沃,適宜經營農業。東北部山地及南部河口沼澤地區草木茂盛,適合畜牧業的發展。古代羅馬奴隸製國家產生於意大利半島中部的台伯河畔,根據考古發掘的材料,這裏在公元前一兩千年就已經有人居住了。
據傳說,早在公元前753年,也就是中國春秋時期的周平王18年,居住在拉丁平原西北一片綠洲上的幾個農牧業部落,便在距台伯河口約25千米處建造起原始的公共古城,相傳第一個領導建城的人叫羅慕洛,“羅馬”就是因他而得名的。據傳說,羅慕洛為它奠基時,趕著公牛和母牛,隻是犁了一道不深的溝,便算作羅馬的城界,在準備開城門的地方,把犁子抬了抬,便作為城門的通道。看來,羅馬城在它創建的初期,隻是一個小小的城邦。可是到了共和後期,羅馬城不但有堅固高大的城牆,而且市容繁華,麵積不斷擴大,以致使初入羅馬的人,轉來轉去,總走不出市中心。羅馬城的奠基人羅慕洛,神話傳說他是戰神馬爾斯的兒子,他和勒莫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生下來以後不久,他們的母親西裏維婭就被人殺死。他們的外祖父當時是意大利半島上的一個國王,他的弟弟為了篡奪王位,把他們裝入筐內,投入台伯河。他們起初被一隻母狼救起,靠吃狼奶活著,後被一個牧人撫育長大。所以,羅慕洛能征慣戰,勇悍異常。兄弟倆長大後,殺死篡位者,後來在當初得救的地方建起了新城——羅馬城。至今,在意大利的羅馬博物館裏,還陳列著一尊“母狼乳嬰”的銅像。母狼鑄於公元前5世紀,兩個男孩是在文藝複興時期添鑄的。
從羅慕洛起(即公元前8世紀)至前6世紀末,先後有七個“國王”統治著羅馬,稱為“王政時期”。事實上所謂“王政時期”,是羅馬從原始公社製向奴隸製社會過渡的時期。“國王”實際就是部落聯盟首領。相傳,羅馬的最後一任國王塔克文二世,是個驕縱跋扈,獨斷專行的暴君。公元前509年,一批有權勢的貴族,驅逐了塔克文二世,把“王政”改為共和政體。
2.共和國時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
羅馬共和國是古羅馬在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之間的政體,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也有觀點主張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擔任終身獨裁官的公元前44年作為共和國的結束時間。
(1)曆史
公元前510年羅馬人驅逐了前國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ComitiaTributa)三權分立。掌握國家實權的元老院由貴族組成。執政官由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舉產生,行使最高行政權力。部族大會由平民和貴族構成。
驅逐國王之後的最初16年,羅馬陷入了長期的所謂“騷亂”之中。公元前494年,當時羅馬同鄰近部落發生戰爭,而羅馬平民拒絕作戰,帶武器離開羅馬,史稱“平民運動”,在這種情況下,貴族被迫承認了平民選舉保民官和召開平民大會的權力,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公元前471年,平民大會獲得特裏布斯會議(ComitiaTributa)稱號,但其決議僅對平民有效。公元前454年羅馬成立一個由貴族和平民構成的十人立法委員會。前451年,十人立法委員會頒布了一部法典,並刻在10個銅表上,被稱為十二銅表法。銅表法廢除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製,這也標誌著羅馬法的誕生。公元前367年李奇尼亞·塞克斯提亞法(lexLiciniaSextia)規定每年必須有一位執政官由平民擔任。前326年,取消了債務奴隸製。
羅馬剛建國時,還是一個小國家。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
前264年~前146年——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為爭奪地中海沿岸霸權發生了三次戰爭,被稱為布匿戰爭。前215年~前148年發動4次馬其頓戰爭。
前264年~前241年——第一次布匿戰爭,主要是在地中海上的海戰。開始在西西裏島交戰,接著羅馬進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被打敗。
前218年~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戰爭,三個中最著名的戰爭。迦太基主帥漢尼拔率6萬大軍穿過阿爾卑斯山,入侵羅馬。羅馬則出兵迦太基本土,漢尼拔回軍馳援,迦太基戰敗,喪失全部海外領地,交出艦船,並向羅馬賠款。
前215年~前204年——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羅馬戰敗
前200年~前197年——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勝利
前171年~前168年——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勝利
前149年~前148年——第四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勝利
第三次布匿戰爭(前149年~前146年),羅馬主動進攻,長期圍困迦太基城,最後迦太基戰敗,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濕—阿非利加行剩
經過四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征服了馬其頓並控製了整個希臘。又通過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製了西亞的部分地區,建成一個橫跨非洲、歐洲、亞洲,稱霸地中海的大國。
這一時期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會矛盾。公元前2世紀30年代~前1世紀30年代,史稱內戰時代,先後爆發了西西裏奴隸起義和斯巴達克起義。形成了破產農民與大地主的鬥爭,無權者與當權者的鬥爭,騎士派與元老派的鬥爭。並且在前133年~前123年發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公元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馬略當選為執政官並開始實行軍事改革。他推行募兵製,使大批無地或少地公民湧入軍隊。
前90年,為了爭取羅馬公民權,意大利人起義,史稱同盟者戰爭。
前82年貴族派支持的蘇拉率軍占領羅馬。次年,迫使公民大會選舉他為終身獨裁官,開創了羅馬曆史上軍事獨裁的先例。前60年,克拉蘇、凱撒、龐培秘密結盟,共同控製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同盟。前53年,克拉蘇戰死於安息。前48年,尤利烏斯·愷撒在內戰中擊敗龐培,被宣布為終身獨裁官,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厲行改革,但因獨裁統治而招致政敵仇視,於公元前44年3月15日遭貴族派陰謀分子刺殺。
愷撒死後,羅馬內戰又起。前43年,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獲得統治國家5年的合法權力,史稱“後三頭同盟”。隨後屋大維將另外兩人打敗,於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製。屋大維大權在握成為事實上的皇帝,羅馬共和國結束了,古羅馬進入了羅馬帝國時代。
(2)政治
①三權分立的古羅馬共和國
王權:兩名執政官,掌管國內事物,指揮軍隊作戰。一年一任,不得連任。由百人議會中選出。二執政官權力平等,如遇非常時期,設獨裁官(又稱狄克推多)代替二執政官,任期僅為半年,獨裁官有24名扈從,肩苛插戰斧的一束,此權標就是法西斯的來源。
貴族:元老院、百人隊會議、庫裏亞會議繼續保留,但庫裏亞會議形同虛設,百人隊會議仍是富人占優勢,所提議案要經元老院批準,所以元老院是實權機關,300名終身職的元老是貴族勢力的堅實堡壘,他們掌管著國庫的運作和一切的對外事宜。
平民:前494年設立的保民官一年一任且必須由貧民中選出,初為2名,後增至10名。此官職是為保護平民的利益而設的,凡是不利於平民利益的行為、法令等,保民官都有權力予以否決,保民官的人身與其否決權神聖而不可侵犯,其權利以後又進一步擴大。
除此之外,還設立財務官、市政官和大法官。均為一年一任,不得連任。
三權分立是古羅馬共和國的基本政治體係,也是被後人認為古代最經典的政治體係之一。這種結合了君主、議會、共和三種政體基本特點的體製為其稱霸一方提供了保障。但也因為其存在著矛盾的隱患,例如:奴隸和奴隸主的矛盾,以及後來隨著國土的擴大,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矛盾、保守派與改革派、元老派與騎士派的矛盾。而平民與貴族之間這一最基本的矛盾更是自始至終伴隨著共和國,這也使其日後必然走上改革的道路。
②恐怖的什一抽殺法
羅馬軍隊之所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其對軍人的法製是相當嚴格的。一名羅馬青年若犯大錯也經常罪不至死,而在軍隊中逃跑,偷竊,丟掉武器、盔甲及同性戀都是死刑。而其中最恐怖的便是“什一抽殺法”。羅馬軍法中規定戰場逃跑的人要被判死刑,而執行的時候長官僅僅拿武器輕輕碰一下示意,然後所有其他士兵隨意對此人加以任何淩虐及屠殺,其死狀慘不忍睹。而如果一個團隊集體逃跑則所有人抽簽,十簽中有一死簽。抽中者按前麵所說的加以懲罰。由於這種軍法使得士兵不敢逃跑,所以即使兵力少於對手的時候羅馬士兵也會拚死而戰直到全部戰死。
③古羅馬的戰爭
維愛戰爭前406~396年處在北意的伊達拉裏亞人經常侵擾羅馬,羅馬先與拉丁城市結盟自衛。公元前5世紀中葉,伊達拉裏亞人的勢力衰落。前406年,羅馬開始征服伊達拉裏亞的維愛城,經過艱苦的征服戰爭,終於在前396年攻陷維愛城。前390年,野蠻的高盧人入侵羅馬,羅馬可能因糧盡而降服,後高盧人苦於疫病流行,接受1000磅黃金後揚長而去,這使羅馬人元氣大傷,伊達拉裏亞人乘機發難,鄰邦乘機侵犯,一些拉丁城市也倒向敵人一邊。
薩莫奈戰爭前343~290年戰場在中意,共進行了三次。第一次因拉丁同盟乘機起事,羅馬被迫議和;第二次羅馬屢遭失敗,並受軛門下通過之侮辱;第三次是薩莫奈、伊達拉裏亞、高盧組成反羅馬同盟,但羅馬人終於取勝,取得了對中意大利的統治地位。
希臘戰爭前282~275年羅馬為了向南意大利擴展勢力,派艦隊駛向他林敦灣,他林敦自知戰不過羅馬,向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求援。皮洛士野心極大,一心想學亞曆山大。但他與羅馬和與其結盟的迦太基的作戰代價太大,以致留下“皮洛士的勝利”的典故,皮洛士無力再戰,於前275年率殘部返回希臘,孤立無援的他林敦隻好向羅馬投降,前272年塔蘭托投降。至此,羅馬征服了除波河流域以外的全部意大利。
三次戰爭之後,羅馬征服了除波河流域以外的全部亞平寧半島。不過,羅馬未把被征服地區組成統一國家,而是采用“分而治之”的統治形式,即不同地區給予不同待遇,使被征服地區難以聯合起來反對羅馬。
第一次布匿戰爭前264~241年這次戰爭的主要起因是為爭奪西西裏。公元前264年,錫拉庫茨雇傭兵(馬美爾提亞人)發動兵變占領西西裏的墨西拿城,雙方因而發生衝突,是為戰爭的導火線。錫拉庫茨的統治者希耶羅二世想奪回城市,對馬美爾提亞人展開軍事行動。馬美爾提亞人同時向羅馬和迦太基求援。羅馬軍隊和迦太基軍隊開到西西裏後發生衝突,揭開戰爭序幕。公元前264年,羅馬人挫敗迦太基人,奪取墨西拿。公元前263年,錫拉庫茨與羅馬結盟。公元前262年,羅馬人經過六個月的圍攻;攻占迦太基據有的西西裏重鎮阿格裏真托。羅馬人雖在陸戰中獲得全勝,但對封鎖西西裏和意大利南部海岸的迦太墓艦隊的報複行動卻無能為力。羅馬人在意大利南部希臘人的幫助下建立了一支艦隊,其戰船同迦太基人的一樣,也是槳式戰船。但是,羅馬人在戰船上使用了一種新的技術裝置(烏鴉吊),從而保證了他們在以後的海戰中占有優勢。羅馬士兵利用這種裝置能夠登上敵船,並在敵船上進行白刃戰。公元前260年,杜伊利烏斯統領的羅馬艦隊(113艘戰船)在米萊附近的海戰(參見利帕裏海戰)中首次戰勝安尼巴爾統領的迦太基艦隊(140艘戰船)。此後,羅馬人便開始遠征阿非利加,以占領迦太基本土。公元前256年,埃克諾穆斯角附近發生海戰,迦太基人戰敗(參見埃克諾穆斯角海戰),執政官雷古盧斯統率的羅馬軍隊長驅直入在阿非利加的克利比亞城一帶登陸。起初,雷古盧斯連敗迦太基人,但到公元前255年,羅馬人卻被克桑西普指揮的迦太基軍隊擊敗,雷古盧斯被俘。從公元前254年起,戰事在西西裏持續進行。公元前251年,羅馬人占領帕諾爾穆斯,又企圖攻取德雷帕努姆和利利貝奧兩城,但未得逞。哈米爾卡·巴卡統率的迦太基軍隊於公元前247~前241年對羅馬人進行了一係列打擊。公元前241年,羅馬艦隊在埃加迪群島附近的交戰中再獲大勝(參見埃加迪群島海戰),決定戰局,整訂了各項條款都有利於羅馬人的和約。迦太基人答允撤出西西裏,交出俘虜,還向羅馬償付巨額賠款。第一次布匿戰爭雖以羅馬的勝利而告終,但是主要問題——對地中海西部地區的政治和經濟統治權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因為迦太基的經濟和政治軍事實力並沒有被摧垮。
第二次布匿戰爭前218~201年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後不久,迦太基就著手準備新的戰爭。哈米爾卡·巴卡詳細製訂的戰略計劃是,在公元前237年~前219年征服的伊比利亞(西班牙)境內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從北麵對羅馬實施突然的猛烈突擊。公元前219年,漢尼拔率迦太基軍隊包圍與羅馬結盟的西班牙城市薩貢托,圍困8個月,占領該城。這便是公元前218年春天開始的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導火線。羅馬元老院決定派遣執政官格奈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率軍前往伊比利亞,就地擊潰迦太基軍隊並派兵在阿非利加登陸,以期達到對迦太基本土層開軍事行動之目的。但漢尼拔先發製敵,於公元前218年秋,以前所未有的行動率軍越過阿爾卑斯山,進抵到陶拉西亞一帶帕杜斯河(波河)穀地。迦太基軍隊在五個半月的時間內行軍1600餘公裏,沿途克服了險惡的天然障礙和許多部落的抵抗。出敵不意,在提契諾河和特雷比亞河(意大利北部)戰役中擊潰普布利烏斯·科爾內利烏斯(參見特雷比亞河戰役),西庇阿的軍隊。這些勝利的取得,使漢尼拔鞏固了後方和與羅馬為敵的高盧諸部落訂立了同盟。公元前217年春,迦太基軍隊侵入意大利中部,在特拉西梅諾湖畔的狹窄隘口巧妙設伏,殲滅蓋約·弗拉米尼統率的羅馬軍隊(參見特拉西梅諾湖戰役)。公元前216年,在坎尼戰役中羅馬軍隊(約7萬人)被漢尼拔軍隊(5萬人)包周,被全殲。這次勝利後,意大利的很多部落和城市臣服迦太基。坎尼戰役的勝利是漢尼拔的重大戰績。從公元前212年起,主動權轉到羅馬人手中。他們采取積極的行動奪回原在意大利、西西裏、伊利裏亞和馬其頓的失地。公元前209年,羅馬人攻占了迦太基人在伊比利亞的主要墓地一新迦太基城。哈斯德魯巴企圖從伊比利亞馳援漢尼拔,但因在梅塔夫爾戰役(公元前207年)中被擊潰,而告失敗。反羅馬同盟因羅馬人屢屢獲勝而日趨瓦解。公元前204年,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阿非利加的,老西庇阿,P。C。西庇阿之子)率羅馬軍隊在迦太基附近登陸。在紮馬戰役(公元前202年)中,迦太基人戰敗。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人同羅馬人簽訂了條款苛刻的和約。根據和約規定,迦太基人失去阿非利加以外的一切領地,將整個艦隊交給羅馬,並償付巨額戰爭賠款。第二次布匿戰爭使迦太基在地中海的統治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第三次布匿戰爭前149~146年迦太基戰敗於努米底亞王國之後,羅馬發動第三次布匿戰爭。公元前149年,羅馬人圍攻迦太基。迦太基居民頑強抵禦三年。公元前147年,埃米利安·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阿非利加的小西庇阿)接任圍攻迦太基部隊的司令官。他整頓軍紀,嚴密封鎖迦太基城,於公元前146年春發起總攻。羅馬人衝進城內,戰鬥持續一個星期,最後攻下中央要塞——比爾薩。羅馬元老院委員會抵達這座被占領的城市後,決定把迦太基城夷為平地。結果,城中居民被賣為奴,城市被毀。迦太基的主要領地並入羅馬阿非利加省,其餘部分劃歸努米底亞。由於在布匿戰爭中獲勝羅馬成為地中海的最大強國,這就為其進一步向希臘化的東方各國擴張準備了條件。
點評:第一次布匿戰爭中,交戰雙方的戰略特點,就在於其根本問題都是為爭奪地中海西部的統治權。因此,羅馬人在海上取勝也就決定了戰爭的結局。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爭取同盟者,建立和瓦解反羅馬同盟是戰略上的決定性因素。布匿戰爭在古代軍事學術發展上顯示了一個新的高峰。陸上強國羅馬為戰勝海上強國迦太基而建立了海軍;迦太基統帥漢尼拔在不擁有製海權的情況下,從陸上翻越天險阿爾卑斯山深入羅馬腹地,這是影響戰局的兩大決策。漢尼拔以劣勢兵力圍殲優勢之敵和羅馬海軍所采取的接舷戰,是戰術史上的創新。
其它戰爭第二次布匿戰爭後,羅馬通過三次馬其頓戰爭(前215~168年),征服了馬其頓王國及其統轄下的希臘;又通過敘利亞戰爭(前192~188年),兼並小亞細亞等地區。
④奴隸的抵抗運動
第一次西西裏起義,前137年其原因是這裏的奴隸主對奴隸非常苛刻,於是,恩那城和阿格裏根特於前137年爆發奴隸起義,兩城起義的奴隸相匯合,不久就發展為20萬人,起義者建立自己的國家,轉戰各地打擊奴隸主,並屢次打敗前來鎮壓的羅馬軍隊。前132年,羅馬派執政官率大軍才把這次鎮壓下去。
第二次起義,前104年其原因是總督受奴隸主賄賂,停止釋放奴隸而引起的。這些因債務而淪為奴隸的自由民發動起義,起義軍很快發展到3萬人,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前101年,羅馬派大軍鎮壓了這次起義。
斯巴達克大起義,前73年斯巴達克率領的奴隸起義,是受不了奴隸的非人待遇,於是,轟轟烈烈的奴隸大起義爆發了。起義者最初戰無不勝,以至羅馬無人敢出來當執政官。但起義堅持了三年後,被克拉蘇鎮壓下去了。起義所以失敗,是受曆史條件局限。如人數已發展到12萬,行軍線是直南直北,這一方麵說明其力量強大,一方麵也說明其鬥爭目標模糊。加上羅馬帝國此時還比較強大,所以起義悲壯的失敗了。
⑤馬略軍事改革,前107~103年
推行以雇傭兵製取代公民兵製的改革。公元前2世紀末,由於羅馬奴隸占有製的發展、土地兼並和連年戰爭,小農紛紛破產,公民兵製的基礎遭到破壞。公元前111年羅馬與篡奪努米底亞王位的朱古達發生戰爭。因羅馬軍隊腐敗,指揮無能,以致戰事曠日持久。公元前107年馬略首任執政官(前104~前100、前86年,他又6次當選執政官),受權征討朱古達,並開始推行軍事改革。他於公元前105年取得了這次戰爭的勝利。繼而在公元前104~前103年在高盧南部和意大利北部與日耳曼人的金伯爾和條頓諸部落的戰爭中取得勝利,同時完成了軍事改革。
將原有的征集公民兵改為募兵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