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軸心時代的聖哲們

  而在軸心時代之後的漫長曆史歲月裏,人類的曆史進程基本就是圍繞著這些先哲們的思想前進的。

  一、軸心時代

  1883年,馬克思去世。但在同一年,德國又迎來了另一位哲人的誕生,他就是雅斯貝爾斯。

  如果你不是雅斯貝爾斯的至親好友,那麽當你去拜訪他的時候,他一定會高高在上地坐在他的沙發椅中,就像一位親王那樣從他的寶座上慈祥地俯視著你。他會聽你談論上帝、世界和人類的知識。但是他會在親切地讚同或反對之後,繼續陳述他自己的觀點。有人說,這多少有點儀式化的小把戲中的些許威嚴,不免讓你頓生涼意。

  這的確就是卡爾·雅斯貝爾斯的寫照。他年幼時得過一種怪病,使他無法進行爬山、騎馬、跳舞等劇烈的運動。於是,他長期過著單調的生活,顯得十分孤獨而又很難與別人進行溝通。除了公務,他從沒有去過公共場所。而在大學教書期間,他和同事間也從來沒有什麽親密的聯係,更不用提他對哲學家大會的厭惡了。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裏,他孤獨地,但又十分固執地同所有人辯論。他的這種不容分辯的說教口氣,被有的人稱作“雅斯貝爾斯式的表演”。

  雅斯貝爾斯有一個很著名的命題——“軸心時代”。

  他在1949年出版的《曆史的起源與目標》中說,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軸心時代”發生的地區大概是在北緯30度上下,就是北緯25度至35度區間。這段時期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在軸心時代裏,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雖然中國、印度、中東和希臘之間有千山萬水的阻隔,但它們在軸心時代的文化卻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在那個時代,古希臘、以色列、中國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發生了“終極關懷的覺醒”。換句話說,這幾個地方的人們開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來麵對這個世界,同時也產生了宗教。它們是對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類型決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國、伊斯蘭不同的文化形態。那些沒有實現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倫文化、埃及文化,雖規模宏大,但都難以擺脫滅絕的命運,成為文化的化石。而這些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文化一直延續到今天。每當人類社會麵臨危機或新的飛躍的時候,我們總是回過頭去,看看軸心時代的先哲們是怎麽說的。而在軸心時代之後的漫長曆史歲月裏,人類的曆史進程基本就是圍繞著這些先哲們的思想前進的。

  二、光耀千古的思想

  1.古巴比倫文明

  (1)人類已知最早的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希臘語的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文明(又稱兩河文明)發源於底格裏斯河(Tigris)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之間的流域——蘇美爾(Sumer)地區(中下遊地區)。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巴比倫(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國境內。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兩河文明的鼎盛時期,《舊約全書》稱其為“希納國”(LandofShinar)。兩河沿岸因河水泛濫而積澱成肥沃土壤,史稱“肥沃的新月地帶”。由於兩河不像尼羅河一樣是定期泛濫的,所以確定時間就必須靠觀測天象。住在下遊的蘇美人發明了太陰曆,以月亮的陰晴圓缺作為計時標準,把一年劃分為12個月,共354天,並發明閏月,放置與太陽曆相差的11天。把一小時分成60分,以7天為一星期。還會分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發明了10進位法和16進位法。他們把圓分為360度,並知道π近似於3.甚至會計算不規則多邊形的麵積及一些錐體的體積。

  公元前4000,蘇美人最早發明了表意和指意符號的象形文字,因為這種文字大多刻在磚、石或黑色的玄武岩、泥板上,“起筆重而印痕較深“,成尖劈形,形似木楔,所以被稱為楔形文字。

  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HangingGardens)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這座花園傳說是當時的國王為公主而建的。

  之後的尼羅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兩河文明的促進下發展起來的。希臘人從那裏學到了數學、物理學和哲學;猶太人從那裏學到了神學,並將它傳播於世;阿拉伯人從那裏學到了建築學,並以此教化了整個中世紀野蠻的歐洲。大約在公元前2000,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公元前1792,漢穆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並頒布了《漢穆拉比法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備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烏爾納木法典》。《漢穆拉比法典》共有282條,刻在一塊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2)烏爾納木法典

  《烏爾納木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烏爾第三王朝(約公元前3113~前2006年),創始人烏爾納木(約公元前2113~前2096年在位)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製度,總攬全國大權。

  統一兩河流域的法律,適應奴隸製的發展和奴隸主鎮壓奴隸反抗的需要,緩和自由民內部的矛盾,他下令用蘇美文寫成了一部適用於烏爾全境的法典,這便是《烏爾納木法典》。

  這法典包括序言和正文29條(傳下來的隻有23條)兩大部分,沒有結語,主要涉及政治、宗教和法律等方麵。序言宣稱,是神授予烏爾納木統治權力,烏爾納木在人世間的行為是按照神意,確立“正義”和“社會秩序”,並列舉了他在保護貧弱、抑製豪強等方麵所采取的措施。現已發現的最早抄本大約是巴比倫時代的,但大部分已毀損,僅存幾條殘片。從破損較嚴重的法典殘片看,法典的主要內容是對奴隸製度、婚姻、家庭、繼承、刑罰等方麵的規定。如:將逃亡奴隸捉回的奴隸主要給捕捉者適當的報酬;傷害他人的身世要處以酷刑並罰款;禁止行巫術;破壞他人耕地者要支付食物賠償;女奴對女主人不敬則予體罰。婦女在家庭中地位低下,如犯通奸罪則處死等等。這些條文充分表明了當時立法已采用罰金賠款等方式逐步取代同類複仇。

  《烏爾納木法典》無論在內容上或形式上,都有創新之處,在西亞地區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後來兩河流域各國製定的法典影響頗大。

  2.古希臘哲學

  (1)古希臘哲學

  公元前6世紀,東方伊奧尼亞地方的一些哲學家開始提出世界的本原問題,他們反對過去流傳的種種神話創世說,認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質性的元素,如水、氣、火等;他們最早用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的生成,是西方最早的唯物主義哲學家。著名的代表有米利都的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和愛非斯的赫拉克利特。與此同時,在意大利南部出現了具有另一種思想傾向的哲學學派,他們認為萬物的本質不是物質性的元素,而是一些抽象的原則,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是“數”,以巴門尼德為代表的愛利亞學派認為是“存在”,並認為“存在”是不變的,不生不滅的,運動變化的隻是事物的現象。他們提出的非物質性的抽象原則,對以後唯心主義哲學的產生影響很大。

  古典希臘哲學的影響在很多方麵為現代科學與現代哲學鋪設了道路。

  在宗教方麵,古典希臘哲學對早期不同宗教的希臘化發展都具有深遠的影響。例如,猶太教的希臘化,著名猶太哲學家:亞裏斯多布魯斯(Aristobulus)和斐洛,便采用了寓意的解經方法。而在基督宗教當中,早期的教會父老(即教父)都融合了古希臘哲學的思想和解經方法。由於受著名的教父遊斯盯俄利根和特土良等所影響,形成了很多基督教傳統教義。早期希臘哲學家對後世所產生的影響從未間斷,從早期基督教神學、穆斯林哲學到文藝複興,再到啟蒙運動和現代的普通科學都可見得到。

  (2)三大哲學家

  ①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Socrates

  蘇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裏士多德被並稱為“希臘三賢”。他被後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他的父親是石匠和雕刻匠,母親是助產婆。

  蘇格拉底出生於雅典一個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繼承父業,從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後來研究哲學。他在雅典和當時的許多智者辯論哲學問題,主要是關於倫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麵的問題。他被認為是當時最有智慧的人。作為公民,他曾三次參軍作戰,在戰爭中表現得頑強勇敢。此外,他還曾在雅典公民大會中擔任過陪審官。在雅典恢複奴隸主民主製後,蘇格拉底被控,以藐視傳統宗教、引進新神、敗壞青年和反對民主等罪名被判處死刑。他拒絕了朋友和學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議,飲鴆而死。在歐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幾乎與孔子在中國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多年來他被認為是反民主的、維護反動的奴隸主貴族利益的哲學家,但近年來已有人對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青少年時代,蘇格拉底曾跟父親學過手藝,熟讀荷馬史詩及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靠自學成了一名很有學問的人。他以傳授知識為生,30多歲時做了一名不取報酬也不設館的社會道德教師。許多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圍,跟他學習,向他請教。蘇格拉底卻常說:“我隻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過的。他喜歡在市嚐運動嚐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麵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戰爭、政治、友誼、藝術,倫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參戰,當過重裝步兵,不止一次在戰鬥中救助受了傷的士兵。40歲左右,他成了雅典的遠近聞名的人物。

  蘇格拉底一生過著艱苦的生活。無論嚴寒酷暑,他都穿著一件普通的單衣,經常不穿鞋,對吃飯也不講究。但他似乎沒有注意到這些,隻是專心致誌地做學問。

  蘇格拉底的學說具有神秘主義色彩。他認為,天上和地上各種事物的生存、發展和毀滅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對研究自然界,認為那是褻瀆神靈的。他提倡人們認識做人的道理,過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學主要研究探討的是倫理道德問題。

  蘇格拉底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有一大批狂熱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對者。他一生沒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哲學史家往往把他作為古希臘哲學發展史的分水嶺,將他之前的哲學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作為一個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後世的西方哲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蘇格拉底本人沒有寫過什麽著作。他的行為和學說,主要是通過他的學生柏拉圖和克塞諾芬尼著作中的記載流傳下來。關於蘇格拉底的生平和學說,由於從古代以來就有各種不同的記載和說法,一直是學術界討論最多的一個問題。

  ②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年)Platon

  柏拉圖出身於雅典貴族,青年時從師蘇格拉底。蘇氏死後,他遊曆四方,曾到埃及、小亞細亞和意大利南部從事政治活動,企圖實現他的貴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動失敗後逃回雅典,在一所稱為阿加德米(Academy)的體育館附近設立了一所學園,此後執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頗豐,其教學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國》(The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圖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其哲學體係博大精深,對其教學思想影響尤甚。柏拉圖認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所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恒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實的世界,隻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現象所組成,而每種現象是因時空等因素而表現出暫時變動等特征。由此出發,柏拉圖提出了一種理念論和回憶說的認識論,並將它作為其教學理論的哲學基矗

  柏拉圖認為人的一切知識都是由天賦而來,它以潛在的方式存在於人的靈魂之中。因此認識不是對世界物質的感受,而是對理念世界的回憶。教學目的是為了恢複人的固有知識。教學過程即是“回憶”理念的過程。在教學中,柏拉圖重視對普遍、一般的認識,特別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認為概念、真理是純思維的產物。同時他又認為學生是通過理念世界在現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憶起理念世界的,承認感覺在認識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別強調早期教育和環境對兒童的作用。認為在幼年時期兒童所接觸到的事物對他有著永久的影響,教學過程要通過具體事物的感性啟發,引起學生的回憶,經過反省和思維,再現出靈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識。就此而言,柏拉圖的教學認識是一種先驗論。

  柏拉圖的教學體係是金字塔形。為了發展理性,他設立了全麵而豐富的課程體係,他以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依據,劃分了幾個年齡階段,並分別授以不同的教學科目。0~3歲的幼兒在育兒所裏收到照顧。3~6歲的兒童在遊樂場內進行故事、遊戲、唱歌等活動。6歲以後,兒童進入初等學校接受初級課程。在教學內容上,柏拉圖接受了雅典以體操鍛煉身體,以音樂陶冶心靈的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為兒童安排了簡單的讀、寫、算、唱歌,同時還十分重視體操等體育訓練項目。17~20歲的青年升入國立的“埃弗比”接受軍事教育,並結合軍事需要學習文化科目,主要有算術、幾何、天文、音樂。20~30歲,經過嚴格挑選,進行10年科學教育,著重發展青年的思維能力,繼續學習“四科”,懂得自然科學間的聯係。30歲以後,經過進一步挑選,學習5年,主要研究哲學等。至此,形成了柏拉圖相對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學體係。

  根據其教學目的,柏氏吸收和發展了智者的‘三藝’及斯巴達的軍事體育課程,也總結了雅典的教學實踐經驗,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術、幾何、天文、音樂),其後便成了古希臘課程體係的主幹和導源,支配了歐洲的中等與高等教育達1500年之久。

  柏拉圖認為,每門學科均有其獨特的功能,凡有所學,皆會促成性格的發展。在17歲之前,廣泛而全麵的學科內容是為了培養公民的一般素養,而對於未來的哲學家來講,前麵所述的各門學科都是學習辯證法必不可少的知識準備。文法和修辭是研究哲學的基礎;算術是為了鍛煉人的分析與思考能力:學習幾何、天文,對於航海、行軍作戰、觀測氣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學習音樂則是為了培養軍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他還很重視選擇和淨化各種教材,如語言、故事、神話、史詩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進兒童心智之發展。

  就教學方法而言,柏拉圖師承蘇格拉底的問答法,把回憶已有知識的過程視為一種教學和啟發的過程。他反對用強製性手段灌輸知識,提倡通過問答形式,提出問題,揭露矛盾,然後進行分析、歸納、綜合、判斷,最後得出結論。

  理性的訓練是柏拉圖教學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學過程中,柏拉圖始終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最終目標的。在《理想國》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兩詞,認為關於理性的知識唯有憑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會貫通,達到舉一反三。感覺的作用隻限於現象的理解,並不能成為獲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心思凝聚,學思結合,從一個理念到達另一個理念,並最終歸納為理念。教師要善於點悟、啟發、誘導學生進入這種境界,使他們在“苦思冥想”後“頓開茅塞”,喜獲“理性之樂”。這與蘇格拉底的助產術有異曲同工之妙。

  柏拉圖的教學思想幾乎涉及到教學領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他第一個確定了心理學的基本劃分,並使之與教學密切聯係起來。他繼承並發展了斯巴達的依據年齡特征劃分教學階段的教學理論,在教學的具體內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則更多地總結與采用了雅典的經驗,提出了全麵、和諧發展的課程體係。他十分注重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強調探討事物的本質,這些都給了後世教育家們以巨大的影響和啟迪。

  但是,柏拉圖誇大了理性發展在教學中的意義。他主張的通過回憶和沉思冥想以致知的教學過程,反映了其對掌握知識理解中的唯心主義傾向。特別是他把理性絕對化、孤立化,使感覺和理性之間對立起來的思想,以致成了中世紀經院派教條主義教學方法的理論基矗

  ③亞裏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Aristoteles

  古希臘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

  亞裏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曆山大的老師。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裏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亞裏士多德師承柏拉圖,主張教育是國家的職能,學校應由國家管理。他首先提出兒童身心發展階段的思想;讚成雅典健美體格、和諧發展的教育,主張把天然素質,養成習慣、發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個源泉,但他反對女子教育,主張“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務於閑暇。

  亞裏士多德一生勤奮治學,從事的學術研究涉及到邏輯學、修辭學、物理學、生物學、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美學等,寫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據說有400到1000部,主要有《工具論》、《形而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等。他的思想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創立了形式邏輯學,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對科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3.猶太教的思想

  (1)猶太教曆史

  約公元前20~前18世紀,阿拉伯半島東北部的一些遊牧部落跨越幼發拉底河進入迦南(今巴勒斯坦南部)定居,稱希伯來人。後發展為以色列的12個部落,因逃荒而遷居埃及。據傳約公元前11世紀,以色列人在摩西率領下逃離埃及,在西奈山與上帝立約,將希伯來人的傳統宗教發展為具有統一信條和禮儀的民族宗教。而後以色列人進入迦南,約公元前993年建立以色列王國,在京城耶路撒冷建造聖殿。公元前933年,王國分裂為南部猶太和北部以色列兩國。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國亡於亞述帝國,10個部落被放逐後在曆史上銷聲匿跡。猶太國臣服外邦,在這一時期,一批先知起自民間,在嚴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矛盾麵前,極力強調對唯一真神的崇拜,抨擊注重外在儀式的祭司宗教,提出內在信仰和道德戒律,形成猶太教為先知傳統。公元前586年,巴比倫帝國攻陷耶路撒冷,焚毀聖殿,猶太人成為巴比倫之囚。在數十年流放生活中,他們的信仰集中於追憶和緬懷曆史,反省上帝的誡命和律法。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國征服巴比倫,猶太人獲釋,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

  根據《聖經》的描寫,希伯來人的祖先原來居住在巴比倫王國的烏爾附近,是一個遊牧部落,可能和當地農業民族發生矛盾,向西遷徙到巴勒斯坦。後來又遷徙到埃及,成為古代埃及的附庸和奴隸民族,在摩西的帶領下,逃出埃及,回到巴勒斯坦建立國家。希伯來人的國家被巴比倫王國消滅後,所有人被拘押到巴比倫(巴比倫之囚),在這一時期猶太教才逐漸形成統一的教義,直到波斯帝國消滅巴比倫後,希伯來人才被放回巴勒斯坦。因此猶太教的教義吸收了巴比倫宗教中的單一神觀念,神以七天創造世界和大洪水的傳說;吸收了埃及宗教中關於複活和最後審判的理論;吸收了當時波斯國教瑣羅亞斯德教中天使和魔鬼的觀念,逐漸形成猶太教的理論基矗

  (2)摩西十誡

  《聖經》中記載,由於移居到埃及的以猶太人勞動勤奮,並且以擅長貿易著稱,所以積攢了許多財富。這引起了執政者的不滿。另外加之執政者對於以色列人的恐懼,所以法老下令殺死新出生的猶太男孩,摩西出生後其母親為保其性命“就取了一個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將孩子放在裏頭,把箱子擱在河邊的蘆荻中。”後來被來洗澡的埃及公主發現,帶回了宮中。摩西長大後一次失手殺死了一名毆打猶太人的士兵,為了躲避法老的追殺,摩西來到了米甸並娶祭司的女兒西坡拉為妻,生有一子。摩西一日受到了神的感召,回到埃及,並帶領居住在埃及的猶太人,離開那裏返回故鄉。在回鄉的路上,摩西得到了神所頒布的《十誡》,即《摩西十誡》。

  神刻意把十誡分別刻在兩塊石板上,前四誡一塊,後六誡一塊。前四誡最為重要,也是十誡核心,就是要人相信獨一的創造主耶和華,並且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他,不可拜別的人手所造之物為神;後六誡是在前四誡的前提之下形成的;而不是以一種宗教的形式去持守。否則孝順父母、不可殺人、奸淫、偷盜、作假見證人陷害人、不可貪戀別人的所有,這些連拜偶像的人或不相信神的人都明白且做到,不是神的本意。

  摩西十誡內容

  第一條: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第二條: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麽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第三條: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第四條:當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上帝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仆婢、牲畜,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第五條: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土地上得以長久。

  第六條:不可殺人。

  第七條:不可奸淫。

  第八條:不可偷盜。

  第九條:不可做假見證陷害人。

  第十條: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仆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3)先知觀

  邁蒙尼德在其所列猶太教信仰13信條中提出:“先知一切話語皆真實無誤。摩西是最大的先知,其寓言是真實的。”明確地表達了猶太人的先知觀。

  上帝耶和華在猶太人中選擇眾先知來傳達他的意誌。在人類曆史上摩西是最偉大的先知,是上帝唯一揀選出來,與之麵對麵地交談,向他授予最高級啟示的先知。上帝讓摩西把神啟的律法與“十誡”教授給以色列人,讓他們以至聖為中心理念,建立起一個國家;以色列人還被上帝選中向全世界傳達對上帝耶和華的獨一信仰,及人類之間應有的兄弟之情。

  摩西逝世後,在聖殿崇拜時期,上帝依然揀選許多先知來傳達其意旨。在希伯來語中,“先知”意為“為上帝精神所感動的講話者或布道者”,這些先知有男有女,經曆不一。他們傳達上帝的意旨、顯示耶和華至高權力、教誨以色列人崇拜耶和華、警告他們不要再崇拜其他諸神。最初的先知是那些在崇拜時能進入精神恍惚的狀態,以便能聽到上帝的聲音者。他們偶爾也治愈病人,咒罵、祝福人民,為其追隨者提供食物並行其他神事。

  先知們具有超凡的精力與智力,能預見到將要發生的一切。他們警告那些麵臨災禍的人,如果他們一再堅持違背上帝的教導,將會有何等災難降臨到他們身上。先知們富有追求正義與真理的激情,經常毫無畏懼地向國王或王君傳達上帝的旨意,要求他們服從上帝啟示給摩西的律法。如:早期的先知以利亞集中批判偶像崇拜的罪惡,後來的先知則敬告有關社會非正義和道德崩潰將會毀滅猶太人的國家。在公元前8世紀的社會與政治起義中,先知運動產生了4個典型人物——阿摩司、何西阿、以賽亞和彌迦。他們沒有用預言,而是以他們的勇敢斥責當時社會的非正義行為,強調上帝是公平、公義的,上帝喜悅善良、慈愛,不喜愛祭物;上帝要求人們的是“止住作惡、學習行善、解救受欺壓者、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辯屈”。先知們號召以色列人返回他們的上帝那裏,他們所采用的美麗的、詩一般的語言被後人永遠牢記。以色列人的先知運動為世界上許多宗教的道德和文學運動樹立了先鋒榜樣。

  4.古印度的佛教

  (1)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佛,(約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本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太子,屬刹帝利種姓。父為淨飯王,母為摩耶夫人,佛為太子時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意為“一切義成就者”(舊譯“義成”)。

  佛陀以本誓願,於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示現成佛(詳見八相成道),開顯佛教,度化眾生。

  釋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義即“釋迦族的聖人”。據佛經記載,佛陀在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並死等諸多苦惱,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在菩提樹下悟道,遂開啟佛教,弘法49年。年80歲左右在拘屍那迦城實現涅槃。

  (2)佛教思想

  “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讓我重複一遍:“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換句話說:佛是大智、大悲(或謂全智、全悲)與大能的人。這裏請注意佛法與其他宗教的不同點:佛不是萬能,佛不能賜我們以解脫,他隻能教導我們,我們還是要憑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脫。佛不能使我們上天堂,或判我們入地獄。要為“佛”下一個定義,委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簡單地說,佛就是“覺者”,“一個覺悟的人”。

  進一步而言,佛就是一個對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徹覺悟的人。還有一個簡明扼要的定義,普遍地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說:佛是一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換句話說,佛就是一個自己已經覺悟了,而且進一步幫助其他的人也能夠覺悟,而這種自覺(覺)和覺他(行)的工作,已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

  (3)佛教的特點

  第一、佛是人而非神

  佛教最獨特的一點,就是從不以超人的超人的“神“格自居。

  釋迦牟尼誕生時,開口就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在此處,“唯我獨尊”的“我”字,並不是單指的釋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體人類的每一個人。這句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人在宇宙中是頂天立地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決定著自己的命運,而不必聽命於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釋迦牟尼將他的覺悟、成就及造詣,完全歸功於人自己的努力與才智。釋迦牟尼認為,一個人的吉凶禍福、成敗榮辱,決定於自己的行為之善惡與努力與否。沒有一個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沒有一個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獄。讚美與謳歌不能離苦得樂,隻有腳踏實地去修心養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淨化、升華,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樂。

  釋迦牟尼也不能像變戲法似的點石成金。他主張”要收獲什麽,就先要栽種什麽。他不能使一棵蓮霧樹長出蘋果來,你若想收獲蘋果,就先要播下蘋果的種子。釋迦牟尼隻不過是告訴你如何栽培,以便來日有豐碩的收獲,但栽培的工作還是要你自己動手。

  釋迦牟尼說法49年,談經三百餘會(次),就是向世人指出一條“成佛之道”——自己創造最徹底圓滿的智慧與人格。但這一條路卻是要自己憑著毅力、智慧、恒心去走完它。所以佛說:“工作須你們自己去做,因為我隻教你們該走的路。”

  第二、佛的真平等

  釋迦牟尼時代的印度,社會分成婆羅門、貴族、平民、奴隸四大階級,而貴為太子的釋迦牟尼眼見社會階級的不合理,毅然樹起平等的旗幟,主張廢除階級對立,倡導眾生平等。

  曆史上所有的革命,都是卑賤低下的階級要求“提高”和顯貴高上的階級平等,絕對沒有像釋迦牟尼一樣的,自己願意“降低”他的太子身份與平民、奴隸平等的。他這種大公無私,無所為而為的作風,真切地體現了他的真平等的思想。

  佛教又主張“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又把平等的意義推上更進一步的境地。

  (一)無緣大慈:佛教主張不但對跟自己有關係的人要慈愛,如自己的父母、親戚、朋友等;同時對跟自己沒有親戚、朋友關係的人也要慈愛,如跟我從不交往或素不相識的人,也一樣地關懷愛護。“無緣大慈”用儒家的話來說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禮運大同篇》所說的“不獨親其親、子其子。”的意思。

  (二)同體大悲:同體大悲就是一種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把宇宙間一切眾生看成人我一體,休戚與共、骨肉相連。

  最能表現佛教“真平等”精神者,就是佛教平等的觀念,並不隻局限於萬物之靈的人,佛教反對”人類以外的一切動物都是被創造來給人飽享口腹“的論調。一切動物臨死時的悲鳴哀號,真是慘不忍睹,慟不忍聞,連孟子都要慨言:“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佛教更進一步地肯定,這些被我們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所濫捕亂殺的動物,無不具有佛性——一種來日可以成佛的潛能,縱使人與其他動物之間,在形體上、智慧上有所不同,但在求生存的權利上,在佛性上卻是平等的。就像一個窮凶極惡或是愚蠢無知的人,他亦具有“人性”一樣,我們要以“人道”來對待他,用“人道”來教育他、感化他。古人說:“天有好生之德。”又說:“物與我並生。”都是一種視萬物為一體的平等思想。隻是沒有佛教說得如此透徹罷了。

  第三、佛並非生而知之者

  釋迦牟尼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他姓喬達摩,名叫悉達多,公元前六世紀生於北印度,亦即今天毗鄰尼泊爾南方國境,卡德曼多約200公裏處倫明麗的地方。

  他在29歲那年舍棄了即將可以繼承的王位,出家學道,尋求解脫人生苦惱的方法。6年後,也就是35歲的時候,釋迦牟尼在尼連禪河旁的菩提樹下證得了正覺,正確而透徹地覺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我簡單介紹佛陀修行的經過,主要的目的是要告訴各位,釋迦牟尼同我們一樣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夠藉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萬萬的人類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證果。

  釋迦牟尼——他隻是人類無數的先知先覺之一,而我們是後知後覺者。佛與我們的不同,不是在人格上、地位上的不同,隻是在一個“覺”字的不同罷了。即韓愈說的:“聞道有先後。”

  第四、佛教不承認有頑劣不可教化的人

  依照其他宗教的說法,他們的教主或萬能的主,在百般威迫利誘之後,或苦口婆心、諄諄教誨之餘,如果仍然不知幡然覺悟,投靠到神的旗幟下,懺悔、承認自己是個迷途的罪人,可憐的羔羊的話,那麽一旦最後的審判到來,一律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不超生。

  古人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世上做人父母的,永遠敞開著大門,盼望著浪子能夠回頭,盡管他們的子女是個罪惡滿盈的強盜。從來沒有一對父母,希望或忍心自己的孩子永遠在暗無天日、水深火熱的地獄中受苦的。

  佛教承認人性是善良的,隻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認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惡,而是無知,一切罪惡都是由於無知(佛教叫“無明”)所引生出來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開導、啟發眾生,就變成佛的責任了。佛關懷眾生,“如母憶子”,不但不忍心眾生身受地獄之苦,而且廣發“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誓願。(菩提是“覺悟”或”正道”的意思,證菩提就是得道或成佛之意。)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願!這才是真博愛!這才是真憐憫呀!

  第五、佛不是獨一無二的,人人皆可成佛。

  在前麵第三點裏,已經提到過佛與眾生,隻是在於覺悟時間的先後而已。韓愈說:“聞道有先後。”正可拿來做輔助說明。

  “佛”隻是對一個覺悟者的通稱而已。就像我們稱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人為”教師”一樣,教師不隻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師,處處可以有教師。同樣的道理,佛不是單指釋迦牟尼一個人,人人可以成佛,處處可以有佛,就像安明居士申寶峰在《論佛》中精辟的點到:“佛為自然,自然為佛。人在佛中,自然成佛。機智的辯證出了佛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萬萬千千,包括花草樹木,人鬼禽獸,即便縱然是魔,隻要放下屠刀,也可成佛。而人若想成佛則需自然,萬萬不可急於求成,要心如止水,要破除貪,嗔,癡三毒。隻有這樣就會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立地成佛。其外,不隻這個世界有佛,宇宙中無數個星球上都可以有佛。(當然也有眾生。)

  第六、佛教不承認有創造萬物的神

  佛教根本否定“神創造萬物”的假設,根本就不承認宇宙有第一個“開始”。所謂一件事的“開始”隻是前一件事的“結束”而已。在一連串的因果關係中,一件事物的消逝就構成另一件事物生起的條件。

  “開始”這個觀念,是因人類“有限”的心理(所產生的),不能涵括萬千的因果關係。

  比如說我們去看第三場的《亂世佳人》電影,從7點“開始”演,到10點“結束”,但是我們再仔細想一想,第三場電影的“開始”,其實就是第二場的“結束”,而第三場的“結束”,不就是第四場的“開始”嗎?

  所以說“開始”這個概念,隻是對某一特定事物而言才有意義;對整個錯綜複雜、因果相續的宇宙而言,就沒有意義了。時間是流動不息的,誰能從中找出停止不動、所謂”現在”的一點來?然後說這一點就是“開始”呢?

  其實佛教對於討論這一類對人生沒有利益的問題,(哲學上的形而上學)並不感興趣,因為宇宙是無始的,也是無終的,人們殫精竭慮去追求”宇宙的第一因”,將是枉然的,徒勞無功的。當你千辛萬苦尋求到“第一因”時,你勢必發覺在它之前還有一個“因”。如此循環不息,周而複始,你永遠尋求不出一個固定不變的“第一因”來。

  同時人生短暫、生命無常,如果你還是要鑽牛角尖,那麽當你還沒有追求到”宇宙第一因”的答案時,你可能已經死了。

  在佛經裏,有一段極精彩的比喻:

  “有一個人被毒箭所傷,他的親友帶他去看外科醫生。假如當時那人說:‘我不願把這箭拔出來,我要知道射我的是誰,他是刹帝利種?婆羅門種?吠舍種?還是首陀羅種?他的姓名與氏族是什麽?他是高是矮還是中等身材?他的膚色是黑是棕還是金黃色?他來自那一城市鄉鎮?我不願取出此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麽弓所射中,弓弦是什麽樣的?那種類型的箭?箭羽是哪種毛製的,箭鏃又是什麽材料製成的……’若如此追究,在未得到這些答案前,這個人必當死亡了。”其實現實中的問題是,先把箭拔出來治療傷口,而不至於因等待答案而死亡。所以佛教不浪費篇幅和時間,苦苦去追究”宇宙的第一因”問題。因為追求也是無用的,同時也是對人生無益的,這些跟人們脫離生、老、並死的痛苦無關,不能使人從而得到寧靜、解脫的快樂。

  第七、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製宜的

  佛對眾生說法,都是針對不同的根機,隨著時空的不同而設教。佛因為教化的對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釋:例如:對於智慧高的人,佛就告訴他能夠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當下即悟的道理;對於智慧稍低的人,佛就告訴他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去修行。

  又如:對於熱衷名利的人,佛就告訴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對於消極悲觀,認為人生毫無意義,生命全是虛無空幻的人,佛就告訴他“人生是難得的,生命是寶貴的,人可以藉努力以獲致幸福和快樂。”來鼓舞他的勇氣和信心。

  同樣的道理,由於時空的不同,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說明:例如:沈陽的人問佛說:“台中如何去法?”佛的答案是:“南下,”至於回答昆明的人則說:“北上。”依此類推,因為眾生所處地方不同,所以佛的回答也就不一樣了。

  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個法門(法門就是修行的方法)。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為適應眾生的根器,為對治眾生的煩惱而創設的。如果沒有眾生也就不需要有佛法了。佛法如“藥”,眾生沒有煩惱的“脖,藥就不需要了。

  佛法傳世逾2500餘年,能適應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眾生,這就是他能夠因材施教,因地製宜所致。而這種教育方法,正是佛教的特色之一。

  第八、佛法是入世的

  佛教講的道理,雖然最終的目的是“出世”的,但它和“入世”的精神並不抵觸。(所謂“出世”並不是脫離、逃避世間,而是改造這個世間,重建這個世界。)

  佛經上所講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就是說明修行要在人間,覺悟也要在人間,每一個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厭棄這個世界,逃避這世界上的人類,而“獨善其身”地修成正果。因為一個人要想成佛,他除了具備聰明智慧之外,還要有廣大的誓願悲心去普度眾生。要以這兩種“悲”和”智”交互運用,相輔相成,做到徹底、圓滿的境地才能成佛。所以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業,從修行一直到成佛,既沒有“入世”,也沒有“出世”,因為一直是在這個世間進行的呀!

  而佛經上雖然有所謂“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等淨土,勸人念佛往生彼國,但稍微了解佛法真諦的人都知道,這是諸佛菩薩為了度化眾生的一種權宜方便,佛教最後的目的是在於“化人間為莊嚴淨土,變地獄為極樂世界。”這才是佛教的真正宗旨,並不是要人逃避這個世界而躲到西方淨土去享福。

  第九、佛教沒有排他性

  佛教認為一切宗教,隻有教義深淺的區分,很少有好壞邪正的差別的。任何一種能夠存在世上千年以上的宗教,一定對世道人心有著或多或少的裨益的,否則這個宗教早就被人類的“智慧”所唾棄,同時也被時間的浪濤所衝失了。

  在佛法傳世的近2500年中,佛教一直與其他宗教和平共處,曆史上為了傳教而與其他宗教發生流血衝突的事,在佛教曆史上從來沒有過。

  印度阿育王(公元前3世紀),遵照釋迦牟尼的寬大慈悲、兼容並蓄的遺教,有一段至今原文尚存,被雕刻在岩石上的誥文:“不可隻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應如理尊重他教。這樣做,不但能幫助自己宗教的成長,而且也對別的宗教盡了義務。反過來做,則不但替自己的宗教掘了墳墓,也傷害了別的宗教。”“因此,講和諧才是最好的。大家都應該諦聽,而且心甘情願地諦聽其他宗教的教義。”(諦聽即留心聽。)從這一段文字看來,這種寬容和誠意,正是佛教文化中最珍貴的遺產之一。

  “真理”在佛教看來是沒有國界的,它不需任何宗教的“商標”。它也不屬於任何一個宗教,或屬於任何時代中的任何一個人。所以佛所說的真理,不是他一個人獨有的,因為佛隻不過是一個“真理的發現者”而已,就像牛頓所發現的“地心吸引力”,並不是牛頓專有的一樣。因此佛教認為一切合理的、具有永恒不變的道理的都是“佛法”。

  “你要愛你的仇敵。”雖然出自於聖經,但佛教毫無疑問地承認它是具有美德的真理。(與佛教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相同。)

  第十、佛教是民主和自由的

  佛教主張:一人做事,一人承當,父親殺人,兒子是下不了地獄的。(兒子也不能代替父親受罪。)

  在佛教經典裏,絕對找不到佛會發怒的記載,更不會有殘酷、無情的處罰方式。在佛49年的教化中,弟子們所看到的他們的導師,總是和顏悅色,慈悲安詳的,他對好人如此,對壞人也是如此。

  佛對自己所說的道理,絕不強迫弟子們接受,他還鼓勵他們懷疑發問。一直到他80歲在婆羅雙樹間即將臨終時,仍然諄諄地教誨,反複地詢問弟子們還有沒有疑問。

  佛說:“大疑才有大悟,小疑隻有小悟,不疑就永遠不悟。”佛也在最後的教誨時說:“我沒有想過你們弟子是我的,眾生是我的……我不過是你們當中的一個,常常和你們大家在一起……我從不壓迫別人,也不會要人來服從我。”佛教這種準許以及鼓勵信徒對教主本身所說的道理,自由懷疑發問,進而深入探討的精神,的確是舉世無雙。

  在全世界的宗教中,隻有佛教的教主與經典是允許被懷疑、討論和追究的。

  5.古代中國聖賢

  (1)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是指中國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戰國(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麵。《漢書藝文誌》將戰國主要思想學派分為十家——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農、小說。西漢人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從這裏來的。“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複雜的政治鬥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封建領主製向封建地主製過渡的時期,新舊階級之間,各階級、階層之間的鬥爭複雜而又激烈。

  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或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於是出現了一個思想領域裏“百家爭鳴”的局麵。

  (2)老子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後)(中國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誕生),姓李名耳,字摐,楚國苦縣(今安徽渦陽,一說河南鹿邑厲鄉曲仁裏)人,漢族。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周國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任藏室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邑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穀關(位於今河南靈寶)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又名《老子》),最後不知所終。《道德經》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個源頭,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老子的思想被莊子所傳承,並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思想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道教出現後,老子被尊為“太上老君”;從《列仙傳》開始,老子就被尊為神仙。從漢代起,曆代帝王就開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經》的國外版本有1000多種,是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中國書籍。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主要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麵,“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複為奇,善複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這本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漢族。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逝世後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還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中國十大思想家之一,有“萬世師表”之稱。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後裔。周滅商後,周成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帶)。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後,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與年輕女子顏氏生下孔子。由於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懷下孔子,又因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為丘,字仲尼(仲為第二的意思,叔梁紇的長子為孟皮,孟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之後,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種種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沒有過大的作為,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孔子弟子多達3000人,其中賢人72,其中有很多皆為各國高官棟梁。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稱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21世紀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汲取兩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見孔子思想之偉大。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