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史前文明疑雲

  人類的發展並不象以前想象的那樣,而是周期性的,不同時期地球存在不同的文明。

  根據史書記載,我們本次人類從最原始的石器時代出現到現在的高度文明才不超過一萬年時間。很顯然,許多文明古跡不屬於我們本次人類所創造,實際上,許多文明古跡我們現在人類技術都無法建造。根據這些確鑿的證據,一些學者提出了史前文明學說,是指在我們本次人類文明之前在地球上曾經存在過人類文明。

  同時,所發現的許多文明古跡時間跨度非常古遠。從當今發掘出和發現的各種不同史前人類文明遺跡看,從一個非常久遠的遠古時代開始,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就一直存在著人類並發展出高度發達的文明,如在三葉蟲化石上發現的6億年至2.5億年前的穿著鞋的人類腳印,在今天的非洲加蓬共和國發現的20億年前的大型鏈式核反應堆,在現今南非發現的28億年前的金屬球,及多次不同時期的石器等等,很難想象它們屬於同一人類文明時期。因此,科學家們又提出了多次史前文明的理論,認為地球上曾經有過多次史前人類及文明。人類的發展並不像以前想像的那樣,而是周期性的,不同時期地球存在不同的文明。

  現代科學已認識到,一切事物發展皆有周期性。人有生、老、並死;植物、動物也有生、老、並死;社會的發展有周期性,同樣,人類的發展也很可能有周期性,這可以從當今發掘出和發現的各種不同史前人類文明遺跡和不同史前人類石器時代留下的工具找到線索。

  學者EmilioSpedicato在其著作《GalacticEncounters,ApolloObjectsandAtlantis:ACatastrophicalScenarioForDiscontinuitiesinHumanHistory》中對史前人類毀滅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認為來自外星際空間的物體(彗星,隕石等)造成地球氣候的異常可能導致人類文明的毀滅。

  然而,很明顯的是,這些不同史前人類及其擁有的文明都最終從地球上消失了,不同時期地球的大災難毀滅了當時的文明,甚至滅絕了當時絕大多數的生物,隻殘留下極其少量幸存的古跡。那麽這些文明為什麽被淘汰?如何被淘汰?

  一、史前人類文明的消失

  現代科學界已發現:在地質曆史上發生過幾次特大的滅絕,幾乎滅絕了所有的生物。地球周期性災變的直接證明非常多。從已發現的證據看,史前人類文明曾因各種災變而毀滅,這包括地震、洪水、火山、外來星體(包括隕石,彗星)撞擊、大陸板塊的升降、氣候突變等等。

  1萬2千年前沉入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大陸亞特蘭蒂斯曾是一個具有高度人類文明的大陸,但卻在大約11600年前一場世界性的大地震災難中沉入海底。

  在秘魯海岸邊的水下200米深處,人們發現了雕刻的石柱和巨大的建築物。在直布羅陀海峽外側的大西洋海底,成功地拍攝了八張海底照片。從這些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座古代城堡的牆壁和石頭台階……它沉淪的時間也是在大約一萬多年以前。在百慕大三角地帶海域西麵,發現了一座巨大的金字塔。

  很顯然,這些曾代表著史前人類並有光輝燦爛文明的城市遺跡是因大陸下沉而沉入海底的。

  二、是否存在著史前超文明

  以上種種超文明不解之謎,一些科學家認為有兩種解釋,一是外星人訪問地球所留下的痕跡,一是現代人類文明之前,曾經出現過前一屆高級人類的史前超文明。越來越多的人更為相信後一種解釋,有科學家提出了地球文明周期進化論。生物考古學家認為,地球誕生至今的45億年曆史中,地球生物經曆了5次大滅絕,生生死死,周而複始,最後一次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之前。有人據此推斷,20億年前地球上存在過高級文明生物,但不幸毀滅於一場核大戰或巨大的自然災變。億萬年的滄海桑田幾乎抹去了一切文明痕跡,僅留下極少遺物,成了現代人類的不解之謎。也有人認為,前一屆高級文明的毀滅,是因為地球氣候的周期性變化。或者因為地球磁場的周期性消失。太陽係運轉到宇宙空間某個特定位置時,地球上將會周期性地出現不適應人類生存的氣候。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便是一個例證。地球的這種周期性氣候變化會導致高級智慧生物的周期起源和進化。當然,這些僅是一家之言,或者說僅是一些猜測。然而,超文明的不解之謎,倒確實值得人們認真探索……

  三、史前文明猜測

  1.史前大洪水的描述

  大約1萬2千年前左右,上一期人類文明曾遭受一次特大洪水的襲擊,那次洪水也導致大陸的下沉。考古學家陸續發現了許多那次大洪水的直接和間接證據。人類文化學家也通過研究世界各地不同民族關於本民族文明起源的傳說而發現: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古老傳說都普遍述及人類曾經曆過多次毀滅性大災難,並且如此一致地記述了在我們本次人類文明出現之前的某一遠古時期,地球上曾發生過一次造成全人類文明毀滅的大洪水,而隻有極少數人得以存活下來。全世界已知的關於大洪水的傳說有600多則。例如,中國及日本、馬來西亞、老撾、泰國、印度、澳大利亞、希臘、埃及及非洲、南美、北美土著等各個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傳說中都保留著對一場大洪水的記憶。雖然這些傳說產生於各個不同的民族、文化,卻擁有極其相似的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對於這一切證據和現象,用偶然或巧合是根本無法解釋的。有關那次大洪水的過程,《聖經》中有所描述。雖然《聖經》是一本宗教書籍,但很多學者認為《聖經》描述的是真實的人類曆史。以下為《聖經》中關於那次大洪水的摘要:“洪水泛濫地上40晝夜,水往上漲,把方舟從地上漂起”;“水勢在地上極其浩大,山嶺都淹了”;“5個月後,方舟停在拉臘山上;又過4個月後,諾亞離開了方舟,地已全幹了。”那次洪水同時伴隨著大陸的變遷完全摧毀了當時整個地球的人類文明,隻有極少數人活下來了。近來考古學家發現的許多史前遺跡,如亞特蘭第斯大陸、希臘文明及海底建築物等等均可能因那次洪水而消失。

  2.曾受隕星撞擊

  中、美等國專家最新聯合測定出中國廣西百色打製石器的年代在80萬年前。專家推斷,萬古以前,這一地區曾經受到隕星的撞擊,大火燒毀了茂盛的森林,留下一層紅色的熔岩,打製石器就埋在這層熔岩底下,可以推斷製造那些石器的人類就在那場天災中消失了。

  3.史前文明毀於核大戰

  眾所周知,人類有文字可考的曆史至今不過2000年,但是7000年前的人類卻建築起埃及金字塔。人類懂得穿上衣服的曆史至今不過4600年,但是,大西洋海底卻發現了1.1萬年前的精致銅器。此外,世界各地還發現並證實了2萬年前的鐵釘,3萬前的壁畫以及4萬前的牛羊骸骨中赫然被子彈穿過的痕跡。

  這樣相互矛盾而發人深省的例子有很多。這些奇跡是來自“外星人”或來自我們的祖先?世界各國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對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人類進化至今是不是隻是30~40萬年曆史呢?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人類進化至現在,已經有上百萬年曆史,通過碳14已經精確地估算出某種高度文明的產物遠在3~4萬年前就已出現。而它的範圍之大,使我們有理由相信3~4萬年前,人類有一個活躍,鼎盛時期。我們的地球曾經不止一次遭到大洪水、大爆炸、大災難的侵襲,因此古文明可能一毀再毀,古人類也死而複生。

  對於這些大洪水的各種傳說,考究其曆史,都可以追溯到1.2萬年前以前,剛好在冰河結束時期,這使我們對這些傳說無法掉以輕心,僅僅視為神話或多事的臆測。同時這也證明了人類遠在1.2萬年前就有“曆史”,而且較4000年前甚至比今日更發達。

  最近從海底探測獲得的資料顯示,那些在古代哲學家的著作中被稱為“奇跡”的亞特蘭梯斯,可能正沉在百慕大三角的西方。由水中拍攝的照片和實地勘測可知,1000年前的人類已能舉起數百噸的巨石了。這個“大洪水”時代以前的文明廢墟,其海底牆壁和海中道路的浩大精妙,無殊於今日視之為謎的7000年前埃及金字塔。

  也許在1.2萬年前,人類對宇宙的知識已經超過了今日;也許在三四萬年前或十多萬年以前,人類已經有了數次這種文明的高峰。我們僅僅可以知道地球文明史的高峰是人類創造的,但無法得知人類文明的進程。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寫成於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400多年了。而書中記載的史實則要比成書時間早2000年,就是說書中的事情是發生在5000多年前的事了。此書記載了居住在印度恒河上遊的科拉瓦人和潘達瓦人、弗裏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戰爭。令人不解和驚訝的從這兩次戰爭的描寫中看,他們是在打核戰爭!書中的第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可能類似火箭武器),它噴著火,但無煙,威力無窮。刹那間,潘達瓦人的上空黑了下來,接著,狂風大作,烏雲滾滾,向上翻騰,沙石不斷從空中打來”。“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大片的地段內,動物倒斃,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樹幹”。第二次戰爭描寫更令人毛骨悚然,膽戰心驚:“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發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碎裂,盤旋的鳥在天空中被灼死”。看到此慘狀,現代人會立刻聯想到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威力。在原子彈還沒有產生的年代,許多學者一直認為此書中的那些悲慘的描寫是“帶詩意的誇張”。可是到了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這些描寫就似原子彈爆炸目擊記一樣準確。

  後來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恒河上遊發現了眾多的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岩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麵凸凹不平。要知道,能使岩石溶化,最低需要1800度。一般的大火都達不到這個溫度。隻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裏,人們也發現了更多的焦地廢墟。廢墟的城牆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築物內的石製家具表層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倫、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上都發現了史前核戰的廢墟。廢墟中的“玻璃石”都與今天的核試驗場的“玻璃石”一模一樣。由此而論,國外物理學家弗裏德裏克·索迪認為:“我相信人類曾有過若幹次文明。人類存在時已熟悉原子能,但由於誤用,使他們遭到了毀滅”。這可能嗎?大部分科學家們認為這僅是一種附會,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但是另有一些人堅持自己的看法,認為我們的地球早已存在50多億年了,而人類文明僅僅有5000多年曆史有些“說不過去”。謎,現在仍未解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