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印度哲學

  在這個時期流行的各類思潮中,影響較大的除了婆羅門教各派外,還有非正統的“沙門思潮”,基中較著名的有所謂“六師”,但對後世影響較大的則是佛教、香那教和順世論。

  印度哲學

  印度也是一個文明古國,印度哲學的發展同樣源遠流長。

  印度哲學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紀左右形成的古老的宗教曆史文獻“吠陀”。“吠陀”原意為知識,特別是指宗教的知識。吠陀中最古老的一部分是對神的頌歌和祈禱文,被稱作“吠陀本集”,其中包含著大量的神話,也有對世界形成的一些猜測,表達了最初的哲學觀點。

  印度最早出現內容較係統化的哲學思想是在所謂的“奧義書”中。“奧義書”大約成書於公元前9~前6世紀,它從印度傳統宗教婆羅門教的梵天神中抽象出一個沒有始終的、沒有因果的、沒有屬性的、不可思議的最高實在,即“梵”,並把作為客體的“梵”與作為主體的“我”等同起來,提出了“梵我同一”的理論。由此出發,“奧義書”還探討了輪回解脫、世界的本原或要素等哲學問題。

  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印度哲學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麵。

  婆羅門教為了闡發其教義製作了《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兩大史詩,因此這個時期也被稱作“史詩時期”。在這個時期流行的各類思潮中,影響較大的除了婆羅門教各派外,還有非正統的“沙門思潮”,基中較著名的有所謂“六師”,但對後世影響較大的則是佛教、香那教和順世論。

  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4世紀,印度婆羅門教哲學經過奧義書時期和史詩時期的曆史演變,最終形成了六個主要哲學派別,即數論派、瑜伽派、勝論派、正理派、彌曼差派和吠檀多派,各派的根本經典也都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所以這個時期又叫經書時期。除了這幾個“正統派”之外,非正統的佛教、耆那教和順世論也都有較大的發展。

  公元4~9世紀,是印度各派哲學大發展的時期。正統各派的經典被其後世追隨者加以注釋和發揮,進一步係統化。非正統各派在這一時期也都有重要的發展。尤其是佛教,無論是在理論的完善方麵,還是在傳播的區域方麵,都取得了較明顯的成功。

  公元9~18世紀,是印度遭受外族頻繁入侵的時期。印度教中的毗濕努派和濕婆派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取得了統治地位。原正統各派哲學則集中力量注釋和闡述古代經典,為印度教做哲學論證。非正統的佛教最初轉化為密教,至13世紀基本滅亡。耆那教和順世論的影響亦大為減弱。伊斯蘭教在此期傳入印度,並逐漸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體係。

  18世紀之後,印度逐漸淪為英國殖民地,印度哲學開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衝擊,出現了一批既繼承傳統哲學,又吸取西方近代思想的哲學家。其中,辨喜、甘地、高斯等人的哲學代表著印度近現代哲學的最高成就。

  與中國哲學、西方哲學相比,印度哲學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首先,傳統的作用在印度哲學中表現得最為強大。印度哲學的各主要派別在公元前就已產生,在此後的兩千年左右的時間裏長期共存,並行發展。雖然哲學家層出不窮,但卻很少創立新的學派。各派哲學的發展也大多都以注釋本派的原初經典的方式表現出來,各派在曆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一般都是本派原初經典的注釋者。即使他們在注釋中提出一些新的觀點,也往往不會承認,而是把它附會到原初經典上。傳統的這種力量使印度哲學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出相對的停滯。

  其次,印度的哲學與宗教的關係最為密切。除順世論外,各派哲學幾乎無不與宗教互為表裏,哲學理論往往也就是宗教教義,宗教所關心的問題也就是哲學集中探討的問題。由於這一特點,出世思想在印度哲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許多印度哲學家都把脫離現實世界,超越生死輪回,達到無苦境界作為最高的人生目的。他們都認為現實世界不值得留戀,而推崇一種宗教上的彼岸世界,認為在這個彼岸世界中,人處於一種最高的精神境界,排除了一切世間雜念,永遠擺脫了一切煩惱和痛苦,而為了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進行種種宗教修行,需要祭祀、苦行、禪定等。

  在印度哲學長期的曆史發展中,這些特征表現為各種各樣的理論形式。

  奧義書中的哲學

  在各種哲學傳統中,人與最高存在之間的關係一直是最重要的課題之一。而在印度哲學中,它最初表現為“奧義書”中的“梵我同一”說。

  “奧義書”的梵文原意是“近坐”、“秘密的相會”,引申而成為師生對坐所傳的“秘密教義”。從內容上講,奧義書是解釋“吠陀”奧義的典籍,而“吠陀”則主要由對神的頌歌和祈禱文組成。但奧義書雖然是在宗教意識形態中產生,卻在很多方麵已開始擺脫宗教神話的內容,以思維的方式來探討人的本質、世界的根源、人與神和自然的關係、靈魂和肉體的關係、死後的命運等等哲學問題了。

  不過,“奧義書”既不是一部係統的典籍,也不是一個統一的學派的著作,而是一個時代的哲學思想的統稱。在印度,被稱作“奧義書”的典籍數量很多,大約有二百餘種,據考證,最早的奧義書出現在公元前9世紀左右,較晚的產生於公元後。然而,奧義書的內容雖然很複雜,包括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以及吠陀本集各個不同派別的宗教哲學和社會倫理思想,但“梵我同一”的學說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思想。

  在奧義書時期之前,“梵天”已經作為世界的創造者占據了最高神的地位。而奧義書的作者從“梵天”中抽象出作為哲學範疇的“梵”。在奧義書中,“梵”是宇宙的始基,是世界的終極原因,它“變現”出宇宙中的一切。同時,梵在本質上又是“識”,是一切精神的基礎,是主觀世界的一切。但梵是不能用世間一般的概念、言語來理解和描述的。因為梵是超越一般人的感覺經驗的,人們所能感覺到和表達的隻是有限之物,而梵則與這些有限之物根本不同。對梵不能用一般的方式正麵地下一確切的定義,而隻能通過不斷否定梵有具體性質來領悟梵的最高本質。

  “我”在梵文中稱“阿特曼”。在奧義書中,它一方麵是指“小我”,即人的身體諸器官的主宰或人生命活動的中心;另一方麵是指“大我”,大我也就是梵,是世間萬物的本體。這樣,通過哲學思辨,奧義書把“梵”和“我”這兩個概念等同了起來,從而建立了“梵我同一”的理論。在這裏,作為外在的、宇宙終極原因的梵與作為內在的、人的本質的阿特曼在本性上是同一的,也就是說“大宇宙”和“小宇宙”是統一的,阿特曼歸根結底應該從梵那裏去證悟,但人由於自己的無知,由於對塵世生活的眷戀,受到業報規律的束縛,因而把梵與我看作兩種不同的東西。如果人能擯棄社會生活,抑製感官欲求,那麽,他就可以直觀阿特曼的聰慧本質,親證梵我的同一。與“梵我同一”的學說相聯係,奧義書還提出了靈魂的輪回解脫的思想。

  按照這種思想,每一個人的靈魂在死後都可以在另一個軀殼裏複活,一個人重新轉世的形態,首先是取決於他本人過去的行為,即“業”。行為有善有惡,善行或惡行都會留下無法消失的潛在影響,即“業力”。業力決定著來世的“果報”。不信神明、作惡的人將沉淪於“獸道”,即墮入地獄,來世變為低等種姓的“首陀羅”或成為豬狗、動植物等;崇信神明、行善的人則根據善的程度而不同,一般的善使人進入“視道”,即人的地位,來世成為高等種姓的婆羅門、刹帝利、吠舍等,而至善則可以使人進入“天道”,即神的地位,從而獲得解脫。至善就是知識,即對梵的知識。因為隻有通過對梵的認識,才能領悟梵我同一的道理。而為此就必須從事艱苦的修行。奧義書規定的修行方法是:苦行、布施、正行、不殺生、實語、禁欲和同情。

  此外,在奧義書中也包含著一些用物質性的本原(例如水)解釋世界形成的唯物主義思想。

  作為印度哲學最古老的典籍,奧義書中的思想對後來各派哲學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在今日的印度社會中依然可以看到某些痕跡。在我國,奧義書的某些觀點也曾隨著佛教的傳入而得到傳播。奧義書在羅馬時代傳入西方,對新柏拉圖主義、基督教哲學都有一定影響。而西方現代哲學家叔本華等人更是直接從奧義書中吸取了理論營養。

  順世論哲學

  在印度各派哲學中,順世論哲學是一個最具特色的流派。首先,與其他各派哲學都表現為宗教唯心主義不同,順世論哲學堅持無神論的唯物主義觀點,並同宗教唯心主義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其次,與其他各派哲學大多流行在上層社會和僧侶階層不同,順世論哲學一直是流行在普通人民中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順世論”一詞在梵文中的原意就是“流傳在人民中間的”或“隨順世間的”。最後,在各派哲學中,順世論的資料被保存下來的最少。雖然根據印度佛教等派典籍的記載,順世論本派在古代曾有若幹種經典,但都沒有流傳下來。現存關於順世論的資料的主要成分是印度其他哲學流派對順世論學說的轉述和批評。

  據記載,順世論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吠陀時期,甚至更早。沙門思潮著名的“六師”之一阿耆多翅舍欽婆羅及其繼承人弊宿就是順世論的著名代表人物。在此之後,順世論曾遭到印度統治階級的嚴厲鎮壓,但順世論哲學的傳統還是頑強地延續下來了,這從印度教等正統派別一直沒有放鬆同順世論的鬥爭就可以看得出來。直到印度近現代的啟蒙哲學,仍然可以發現順世論的影響。

  順世論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地、水、火、風四種元素,他們稱之為“四大”。除了這四種元素和由它們混合而成的事物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東西。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然生成的,不存在神或“梵”之類的超自然原因。人的意識也歸根結底來源於物質元素,盡管個別的元素本身並不具有意識,但當這些元素以某種特別的方式結合在一起時,意識就表現出來了。人的身體就是由四種元素結合而成的。人的意識不能離開人的身體獨立存在。身體存在,意識才存在;身體死亡了,意識也就消失了。靈魂隻是肉體的屬性,所以沒有永恒的、無所不在的靈魂存在。

  由靈魂與肉體的這種關係出發,順世論堅決主張由五官所得的知覺是認識唯一的源泉,除知覺外,其他的認識方式都是靠不住的。根據一些材料記載,順世論甚至認為推理也是不可信的,因為推理所依據的事物之間的普遍必然關係是超出人們的感覺經驗的範圍以外的,因此邏輯推理沒有充分的根據。但也有一些材料認為,順世論並非不加區別地否認一切推理,他們承認關於現世事物的推理的真實性,但否認那些關於來世和前世、關於梵、神的推理的真實性。

  作為流傳在人民中間的哲學,順世論反對印度的種姓製度,提出了社會平等的主張,認為人們不分種姓,血管裏的血液都是紅色的。人們生而平等,因而沒有貴賤之分,人人都有同等的享受權利。順世論堅決地批判了代表統治階級利益的宗教、道德和社會學說,尤其是靈魂轉世、天堂、世報、祭祀等。在他們看來,既然靈魂和肉體不可分,那麽,在此之上建立的因果報應、輪回解脫、來世前世學說就都不能成立。因此,順世論高度肯定人在現實世界中的幸福生活,反對一切壓抑人的欲望的禁欲主義,認為生活的目的就是生存,就是幸福,不能因為生活中快樂與苦難混在一起而放棄快樂,更不能為了虛無縹緲的來世幸福而放棄今世的幸福。他們提倡樂觀主義的積極入世思想,反對苦行和一切虛偽的道德,認為智者不應該為了解脫而受苦,甚至提出“寧可此生為鴿子,不可死後成孔雀”的口號。順世論的這種生活觀與統治階級的道德說教是截然對立的。

  順世論曾伴隨著佛教一同傳入中國,對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也曾起到一定的影響。中國典籍中關於順世論的世界觀、認識論和社會思想以及其活動情況的記述,也是研究順世論的學說和曆史的不可多得的材料。

  耆那教哲學

  在梵文中,“耆那”原意為“勝利者”、“完成修行的人”,本來是耆那教創教者筏馱摩那(約公元前599~前527年)的稱號,所以耆那教也就是“勝利者的宗教”。該教自稱是最古老的宗教,傳說有24祖,但除了筏馱摩那之外,隻有第23祖波濕伐可能是一位曆史上確有的人物;其他都是神話中的人物。所以,第24祖筏馱摩那是耆那教的實際創始人。筏馱摩那被佛教典籍稱為尼乾陀、若提子,出身王族家庭,是沙門思潮的“六師”之一,成道後被尊稱為“大雄”(偉大的英雄)。耆那教在反對正統婆羅門教的鬥爭中曾獲得較大的發展,甚至曾被一些地區的統治者定為國教。公元1世紀左右,耆那教由於教徒的遷移分散,以及對於教祖遺訓和教規的不同理解,分裂為白衣派和空衣派(天衣派),以後又繼續分出許多小派別。但他們之間的爭論並沒有涉及到耆那教的最根本原則問題,在13世紀伊斯蘭教徒統治了印度主要地區以後,耆那教受到了嚴重破壞,但它的影響在一部分群眾中仍未完全消失。在近代,耆那教也進行了一些改革,至今仍是印度社會具有影響力的宗教之一。

  耆那教的基本教理是它的“七諦”說。所謂“諦”,指真實不虛的理,也指事物的原則、本質。七諦也就是:命、非命、漏入、糸縛、製禦、寂靜和解脫。命就是靈魂,耆那教認為宇宙萬物都由靈魂和非靈魂構成。靈魂包括能動的靈魂和不動的靈魂。能動的靈魂根據擁有感覺器官的多少分為若幹等級,例如隻有觸覺器官的是植物;隻有觸覺和味覺器官的是蟲;隻有觸覺、味覺和嗅覺三個器官的是蟻;隻有觸覺、味覺、嗅覺和視覺四個器官的是蜂;觸、味、嗅、視、聽五種感覺俱全的是獸。五種感覺之外再加上“心”就是人、神或魔。不動的靈魂則存在於地、水、風、火四大元素中。因此,一切動植物和非生物體內都有靈魂存在,不得任意殺生。靈魂以外的存在是非靈魂,非靈魂也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定形的物質”,由原子和原子的複合體組成。原子是永恒的、不可分的、無限小的,具有重量、形狀、觸、香、色、味等特性。原子結合為複合體而形成事物。原子的結合常常是由兩個不同性質或者對立的原子組成,又由更多的乃至無數的不同原子及其複合體構成大的複合體,最終形成宇宙和萬物。另一類是“不定型的物質”,由時間、空間、法(運動的條件)和非法(靜止的條件)組成。原子及其複合體因時間、空間、法和非法而產生運動,整個物理世界的變化都起源於原子及其複合體在運動過程中的分解和聚合。

  耆那教雖然在宇宙構成問題上持靈魂和非靈魂的二元論,但他們更關心的是靈魂如何獲得解脫的問題。他們認為,靈魂是有生命的物類特別是人的最高本質。靈魂的本性是無限清靜和圓滿的,但是它由於經常受到物質的障礙而失去了光輝。所謂物質障礙,也就是與靈魂在一起的肉身,肉身即由細微的物質即“業”所組成。業進入靈魂、附著於靈魂就是“漏入”。業使靈魂受到玷汙、束縛稱為“糸縛”。解脫就是擺脫業對靈魂的這種糸縛。要想擺脫就必須“製禦”。製禦的方法為持“三寶”、修“五戒”。所謂“三寶”,包括“正智”,即正確學習和了解耆那教的經典和教義;“正信”,即正確信仰耆那教的經典和教義;“正行”,即正確實行耆那教的教義和戒律。所謂“五戒”,也就是正行的內容,包括不殺生、不欺誑、不偷盜、不奸淫、不蓄私財。此外,耆那教還把“苦行”作為修行的一種重要方式。他們以為,隻有這樣才能既製止新業漏入靈魂,又消滅靈魂中的舊業,從而使靈魂達到“寂靜”境界,恢複舊有的光輝,擺脫輪回,獲得解脫。耆那教把“能動的靈魂”和“不動的靈魂”都看作是處於輪回之中的,統稱為“受束縛的靈魂”,而把擺脫了輪回、解脫了的靈魂稱之為“不受束縛的靈魂”。解脫也就是修行完滿,解脫了的靈魂就可以獲得四種至善,即“無涯智慧”、“無限信仰”、“無量力能”、“無盡歡愉”。

  此外,耆那教還對人的認識及邏輯問題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討。

  佛教哲學

  在我國,如來佛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神祇。“孫猴子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是人們均可脫口而出的一句成語。但“如來佛”這個稱號是什麽意思,他在曆史上的真實身份如何,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講清楚的。其實,如來佛在曆史上實有其人,他姓喬達摩,名悉達多,是印度一個小邦國淨飯國王的太子,約生活於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紀,和中國的孔子是同時代人。他幼時受傳統的婆羅門教育,因有感於人世生、老、並死等諸般苦惱,於29歲時出家修道,初隨數論派的兩位大師學習禪定,後到一樹林中單獨修苦行6年,發覺苦行不是達到解脫的道路,又到一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一說49天),終於悟道,遂創立佛教。後來,佛教徒稱他為釋迦牟尼,“釋迦”是族名,“牟尼”是“聖人”的意思,“釋迦牟尼”也就是“釋迦族的聖人”。“如來佛”是他的一個通俗的稱號。“如”又稱“如實”、“真如”,即絕對的真理。

  “佛”的意思則是“覺者”,即自己覺悟到並使他人也覺悟到真理的人。所以,“如來佛”也就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的意思。釋迦牟尼悟道後,開始傳教四方,化導弟子,據說他收有弟子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10人,稱“十大弟子”。所謂早期佛教,指的就是釋迦牟尼和他的這些弟子們的學說。釋迦牟尼因有感於人生苦惱而出家,所以他的教義也集中在對人生的探討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諦說”和“緣起說”。

  所謂四諦,即四個真理,指的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它是佛教關於世間充滿痛苦以及如何擺脫痛苦的基本理論。“苦諦”指認識到世間充滿痛苦,苦有八種,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和怨憎的東西或人會合的痛苦)、愛別離苦(和所愛的東西或人別離的痛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一切身心的痛苦)。“集諦”指認識到造成世間種種痛苦的原因和根據,即愛欲和貪欲。“滅諦”指認識到徹底根除痛苦原因的道理,即消滅愛、消滅欲望。“道諦”向人們指出實現佛教理想所應遵循的方法和道路,它共分八種,即所謂的“八正道”,包括正見(正確的見解)、正思(又稱正誌,正確的意誌)、正語(正確的言語)、正業(正確的行為)、正命(正確的生活)、正精進(正確的努力)、正念(正確的思想)、正定(正確的精神集中)。

  所謂“緣起說”,是佛教解釋世界尤其是人如何生成的理論,也是佛教的哲學基矗“緣”是指條件,“起”是指生成,“緣起”也就是“依條件而生成”。佛教認為,世間沒有任何永恒的東西(無常),一切事物或現象的生起都是各種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係和條件,離開了關係和條件,就沒有任何事物的生滅變化。由此出發,佛教把人生劃分為12個彼此互為條件或因果聯係的環節,稱“十二緣起”。它們是:由“無明”(與生俱來的迷暗無知)產生“行”(意誌),由“行”產生“識”(意識),由“識”產生“名”(精神)和“色”(肉體),由“名色”產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由“六入”產生“觸”(與外界事物的接觸),由“觸”產生“受”(各種各樣的感受),由“受”產生“愛”(貪愛、欲望),由“愛”產生“缺(對外界事物的追求),由“缺產生“有”(生存及其環境),由“有”產生“生”(來世之再生),由“生”產生“老死”。整個人生現象就是這12個環節所構成的流轉過程。它的次序既可以從原因順推到最後結果,也可以從結果逆推到最初原因。但總的來說,是由無知而產生貪愛,由貪愛而產生生老病死,而陷入輪回。隻有消除無知,認識到世間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是不值得執著追求的,才能斷滅輪回,獲得解脫,達到涅槃境界。所謂“涅槃”,又譯“圓寂”、“滅度”等,是指斷滅生死輪回之後所獲得的一種精神境界,它是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它完全擺脫了外在的事物,消除了世俗之人的情感、欲望、理智等,是一種絕對超凡脫俗的至上境界。

  無論是四諦,還是十二緣起,其精神實質無非是“苦”、“空”二字。

  早期佛教的這些思想反映了一種悲觀主義的消極避世情緒。

  印度佛教史

  在釋迦牟尼及其弟子的早期佛教之後,佛教又經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個曆史形態。

  釋迦牟尼在世時,佛教教義並未形成文字經典。釋迦牟尼傳教主要靠“說法”,弟子們學習主要靠“聽聞”。眾弟子長時間的記憶必定有差別,這種差別在釋迦牟尼去世後就自然會引起爭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佛教教團組織了所謂“結集”,即會誦經典,批駁“外道”,使佛經最後定型。釋迦牟尼去世的當年,佛教就舉行了第一次結集。而佛教的分裂,就發生在釋迦牟尼逝世百年後的第二次結集時。分裂的原因出自對原始教義和戒律的不同見解,分裂的結果則是形成了以少數有地位的上座長老為代表的“上座部”和反對他們的“大眾部”。此後,上座部和大眾部又分別發生分裂,最終形成的部派有18部(一說20部)之多。因此,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初年這段時間的佛教就被稱作部派佛教。

  佛教各部派相互間爭論的問題很駁雜,但總的來說在理論上主要有3個問題:1.宇宙是實有的還是假有的?2.有我還是無我?3.釋迦牟尼是人還是神?而對於原始佛教教義的原則性問題,例如四諦說、緣起說等,各部派之間並不存在爭論。

  大乘佛教大約興起於公元1世紀。“乘”在梵語中原義為“運載”、“車輛”、“途徑”、“道路”。大乘佛教興起後,為了爭奪佛教的正統,把以前的部派佛教貶之為“小乘”,並自稱為“大乘”。大乘和小乘的區別主要表現在:首先,小乘佛教雖然對宇宙實有還是假有存在爭論,但一般來說是否認“我”的實有,卻不否認客觀物質世界的存在。而大乘佛教不僅否認“我”,而且也否認客觀世界的真實存在。其次,小乘佛教中雖然一些部派已對釋迦牟尼做了神話的解釋,但大多還是把他看作一位曆史人物,是掌握佛法的最高教主,一般並不把他偶像化。而大乘佛教則把他描述成至上的神,把他的作用無限誇大。最後,小乘佛教一般把求取個人解脫作為修行的主要目的,而大乘佛教則把成佛、普度眾生作為最高目的,故有“小乘自利,大乘利他”之說。

  大乘佛教的重要哲學流派為中觀派或空宗和瑜伽行派或有宗。中觀派的理論奠基人和重要代表是生活於公元2~3世紀的龍樹以及他的學生提婆。中觀派強調“空”,因而又稱“空宗”。他們認為,既然一切事物、一切現象都要依條件而產生(緣起),那麽,就不能說它們在本質上是實有,而隻能說它們是“空”。但空並不是“空無”、“沒有”。“空”是事物的“實相”,是不能用言語描述或用概念認識的實在或最高真理。人們隻能通過否定空有具體屬性來顯示它的至高至上和玄妙,通過對具體觀念的不斷否定去體驗或領悟最高真理。隻有這樣才能達到“真諦”,而把世間事物解釋為實有的各種概念學說隻是“俗諦”。但他們雖然斷言事物的本質是空,卻並不否定存在著虛假不實的萬物。認識到這兩方麵,也就達到了“中道”,即最高的真理。瑜伽行派約形成於公元4世紀,因強調瑜伽的修持而得名。“瑜伽”意為“相應”,指一種通過控製自己的心理活動、在一種靜觀狀態中體悟真理的修行方式。瑜伽行派的創立人相傳為彌勒,但曆史上是否確有此人至今尚無定論。該學派的基本理論是“唯識無境”。其基本內容為:“識”(意識)是一切的根本,除了識之外,其他的任何東西都是不實的,現象界(外境)僅是識的表現,在本質上是不實的。世俗之人由於自身迷幻無知,把外境看作是實在的,這種情形就如同人們在夢中把夢幻看作是實在的一樣。中觀派和瑜伽行派也是對我國佛教影響最大的流派。龍樹和提婆的著作譯成漢語後,在我國形成了三論宗,並且影響到後來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等。瑜伽行派的思想則是我國唐代玄類所創立的唯識宗的立論根據。

  印度佛教最後一個時期是密教。密教是佛教、婆羅門教和民間信仰相結合的產物,它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禮、俗信為其特征,大約興起於7世紀中葉,在理論上一般采用中觀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或者把二者結合起來。

  13世紀,伊斯蘭教諸王侵入印度,對佛教采取了無情鎮壓的政策,印度的佛教基本上消亡了。

  不過,早在部派時期,印度佛教就開始向境外傳播,在東亞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形成了很大的影響,甚至成為個別國家的國教。19世紀,佛教從斯裏蘭卡回傳入印度,在印度興起了一場複興佛教的運動。

  數論派哲學

  前麵已經說過,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4世紀,印度婆羅門教正統哲學經過奧義書時期和史詩時期的曆史演變,最終形成了6個主要哲學派別,數論派就是其中的一派。據傳說,它的創始人是公元前4世紀的迦毗羅,但它最重要的理論家則是公元4世紀的自在黑。自在黑撰寫的《數論頌》被人們看作是該派的根本經典。此外,該派的另一重要經典,即相傳迦毗羅所作的《數論經》,經考證是14~15世紀有人假托其名作的,學術界一般把它看作是後期數論派的代表性經典。

  數論派的基本哲學體係是所謂的“二元二十五諦”,而這個學說又是以“因中有果論”為出發點的。數論派認為,任何結果都僅僅是原因的轉變,在原因中本來就已包含了結果,原因和結果是同一東西的隱蔽狀態和顯現狀態,二者在本質上是相同的。由此出發,數論派認為,世界作為結果必然有其最初的終極原因,他們稱之為“自性”。它是物質處於混沌、尚未發生變異、未顯現出來的狀態。自性具有“三德”或三種性質,即喜、憂、暗。三德相互依存,當它們處於平衡狀態時,自性不發生變異、不顯現出來;而一旦平衡被打破,三德中某一種德占了上風,支配另外的德,自性就開始演化和轉變,顯現出來。所以三德的狀況決定著事物的形態或者特性。

  推動三德由平衡狀態過渡到不平衡狀態的力量是一種精神實體,即“神我”。神我是永恒不變的,既不創造也不被創造。神我自身雖不演變出世間事物,但卻可以與自性結合,使自性的三德喪失平衡,開始演化出萬物。而一旦自性的變異開始,神我就脫離自性,隻起一種觀照作用。所以,神我與自性的關係是一種束縛與被束縛、指導與被指導的關係。世間萬物都是神我與自性相結合的產物。這就是數論派的所謂“二元”。

  自性與神我結合後,就開始了它的演化過程。自性首先產生“統覺”,即完滿的智慧,由統覺產生自我意識,即自己能覺知主體與客體的區別。再由自我意識一方麵產生“十一根”(眼、耳、鼻、舌、皮、發聲器官、手、足、排泄器官、生殖器官、心),另一方麵產生五種細微元素(香、味、色、觸、聲)。由五種細微元素又產生出五種粗大元素(地、水、風、火、空)。全部變異過程一共23個範疇,再加上最初的自性和神我,也就構成了數論派的“二十五諦”。

  數論派用“自性”這種原初物質來說明世界的變異,似乎是一種唯心主義的學說。但他們又杜撰出一個與自性並列的、獨立自存的精神實體“神我”,用它來解釋自性發生變異的原因,不免陷入了二元論。最後又用意識和自我意識產生出身體、各種感覺器官和地水風火等元素,則完全是一種唯心主義了。

  數論派也用“二元二十五諦”學說來說明他們關於苦難、輪回、解脫的思想。他們認為,苦是人生的本質,而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擺脫苦難,求得解脫。痛苦分為3種:外苦(由人、獸、鳥、蟲、毒蛇、山崩引起的痛苦);內苦(由風、熱、痰引起的生理苦與由欲、怒、貪、愛、懼、憂、嫉、無知引起的心理苦);自然苦(由寒、熱、風、雨、雷、電引起的痛苦)。這些痛苦是處在輪回之中的人所不能擺脫的。要想擺脫,就必須體驗“二元二十五諦”的真義,覺悟到神我與自性(原初物質)本來就不是同一種東西,從而使神我不再與自性結合,使人從原初物質、從現實世界中解脫出來,斷滅輪回。為此,數論派還規定了一套修行的方法,例如聞道、誦讀、布施等。

  數論派在印度古代和中世紀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哲學流派。在印度19世紀的宗教和社會改革運動中,一些思想家也曾借用數論派的某些思想來建立自己的哲學體係。

  瑜伽派哲學

  前文在談到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時已經說過,瑜伽是一種修行的方式,或者說一種宗教的實踐。在印度,許多宗教都采用它作為實現自己信仰的手段或方法。印度許多古老的文獻典籍,如奧義書等,也都提到或論述過它。後來,一位叫作缽顛闍梨的學者在他編著的《瑜伽經》中對瑜伽的宗教實踐加以歸納、總結,使之形成一個具有係統理論的獨立哲學流派。缽顛闍闍梨因此被視為瑜伽派的創始人,他的《瑜伽經》也被看作是瑜伽派的根本經典。

  但缽顛闍梨的生活年代以及《瑜伽經》的成書時間,卻因為缺乏史料很難確定。

  瑜伽派也是婆羅門教正統哲學六派之一,它與數論派的關係極為密切,被稱為數論派的姐妹哲學。有人甚至認為,數論是瑜伽的理論根據,瑜伽是數論的修行方法。的確,數論派的許多哲理都為瑜伽派所直接采用。但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哲學流派,瑜伽派畢竟有自己的理論特色。除了其學說的重點是修行的理論和方法外,在其體係中引入主宰神或“自在天”,是瑜伽派與數論派的主要區別之處。

  瑜伽派接受了數論派的“二元二十五諦”學說,但在“二十五諦”之外,另立了一個“自在天”或神。最初的瑜伽派還沒有把神或自在天作為世界最初的推動力和主宰。缽顛闍梨認為,自在天是一種特殊的神我。一般的神我是在業報輪回的束縛之下,而自在天則是斷滅了塵世的糸縛而獲得解脫的獨存者。它不受時間的限定,也不為煩惱、業、果報等所觸動,是一切智者的種子,具有永恒的和無限的智慧、行為和能力。想念神是實行瑜伽、控製身心活動的一個假設目標,借以排除在瑜伽過程中所出現的種種障礙。這樣的神在瑜伽的體係中隻是一個外在的東西,是為了滿足有神論的要求、掩蓋無神論傾向的一個假設。到了9世紀以後,瑜伽派才開始把神看作是原初物質演變的原因,認為不是神我,而是神在原初物質演化為世界的過程中打破了“三德”的平衡,掃除了障礙,同時根據神我或個體靈魂的善惡引導人們達到福樂和解脫的境地或者投入痛苦和罪惡的深淵。神與原初物質的關係就像農夫澆地時把田堰打開,排除障礙,使水自己流出一樣。這樣,自在天就成了主宰世界一切的最高神。晚期數論派也吸取了瑜伽派關於自在天的思想。

  和數論派一樣,瑜伽派也認為自性和神我的結合是一切痛苦產生的根源,從而把斷絕痛苦的根源、使神我獨存作為自己的根本目的。瑜伽派認為,心是自性發展中的最有力的因素,它是一切精神現象的總稱,本身無限相續,並受善惡業的熏習。瑜伽修行就是要抑製心的作用。瑜伽派提出的修行方式共分8個階段,故又稱“八支行法”:1.禁製,指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不貪5種必行的禁戒;2.勸製,指清淨、知足、苦行、誦讀、念神5種積極的修行;3.坐法,指正確的坐姿;4.調息,指正確的呼吸方法;5.製感,即控製感官,使它們與對象分離;6.執持,即把心專注或凝聚一處,不使馳放,專注點可以是身體的某一部位,如鼻端、丹田等,也可是外界的對象,如月亮、神像等;7.禪定,即進一步的執持,使主客體達到融合;8.三昧,即主客體的完全融合,心與對象冥合為一,主觀意識就象不存在。

  三昧是瑜伽修行達到的最高境界。它又分為有心三昧和無心三昧。前者尚有種種念慮,心中仍受過去行為或業的熏習;後者則斷滅了一切雜慮,不會再引起餘業。這種狀態也就是瑜伽派所說的解脫狀態。

  由於瑜伽本來就是各宗教普遍具有的修行方法,因此,在進一步的發展中,瑜伽派的學說很自然地與其他流派結合起來。例如,在印度教、佛教的密教化過程中,瑜伽派的思想都起過相當的作用。直到近現代,瑜伽思想在印度宗教界和學術界仍然有著重要的影響。很多西方哲學家、科學家也利用科學、心理學的成就對瑜伽進行了各種不同的研究和解釋。瑜伽思想傳入中國後,對中國佛教的禪宗、天台宗、密宗等都有一定的影響,並與中國道教、醫學、氣功術等相結合,時至今日仍能看到它的痕跡。

  勝論派哲學

  在西方,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構成了古希臘哲學中唯物主義的最高成就。而在稍晚的印度,也出現了一種以原子論為基本內容的哲學流派,這就是勝論。

  勝論也是婆羅門教正統哲學六學派之一。所謂“勝論”,梵文原意為“特殊”、“區別”、“殊勝”,有“強調特殊性”之意。勝論的開山祖師據說是迦那陀,歸在他名下的《勝論經》一書是勝論的根本經典。但迦那陀的生活年代卻無法考證,一般認為大約是公元前2世紀末。

  勝論哲學和《勝論經》的核心內容是其原子論。勝論認為,物理世界是獨立於我們認識以外的一種客觀的實在,它是由不同性質的原子(極微)所組成的。所謂原子,也就是物質的最小單位。原子不可分,永恒不滅,各有自身特征,互不相同。原子的基本形態是地、水、火、風,各個原子之間的關係是一種機械的並列的關係。原子相互結合生成物理世界的各種事物。原子結合的基本的和最初的形式是二個原子成雙成對的結合,形成“二重原子”,再由“二重原子”結合成“三重原子”,以至無限,從而形成物理世界的各種現象。原子本身是永恒的、不變的,但由原子結合而成的客體,即物理世界的一切現象,則是暫時的、可變的。客體是由於一定的原子的聚合而產生,也由於它們的分解而消失。為了解釋原子的結合和分解運動的動力和規律,勝論提出了“不可見力的規律”。他們認為,原子的一切組合和運動都是受一種“不可見力的規律”支配,這個“不可見力的規律”是事物和世界之所以成立的動力因。至於“不可見力的規律”是什麽,他們並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它有時被解釋為一種倫理範疇,例如善和惡,有時被解釋為自然界內部的一種不可捉摸的勢力或自然力。

  勝論還通過對世界上各種現象的考察和概括,提出了自己的範疇學說。

  他們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可以納入6種“句義”。所謂“句”,是“言語”、“概念”的意思。所謂“義”,則是“客觀實在”或“事物”的意思。因此,“句義”也就是“概念相對應的實在物”,即範疇。《勝論經》提出了6種範疇:實體、性質、運動、普遍、特殊、內屬。實體有9種,即地、水、風、火、空、時間、空間、靈魂、心。實體是世界上一切現象的本質,性質依附於實體,說明實體的特性、狀態、容量等。性質本身不再具有性質。

  性質又分為色、香、味等24種。運動依附於有形的實體,是有形實體的活動方式,分為向上、向下、收縮、擴張、進行5種。普遍是使宇宙萬物或每一類事物具有共同點或普遍本質的原因,特殊則是使宇宙萬物或每一類事物具有差異點或特殊本質的原因。而內屬則是使上述實體、性質、運動相互結合、不分離的原因。此外,晚期勝論在上述6個範疇之外又增加了可能、非可能、亦同亦異、非存在4個範疇,合稱“十句義”。勝論的範疇理論大體說明了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和它們的最普遍的關係,不僅涉及思維的形式,也涉及思維的內容問題,對幫助人們全麵了解世界各種存在有著積極意義。

  從原子論出發,勝論還針對數論派的因中有果論而提出了因中無果論。勝論認為,世界上的各種現象作為結果是由作為原因的各種要素結合而成的,不是由某種原因派生或演化出來的。原因和結果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差別,在原因沒造成結果之前,結果並不存在於原因之中。結果不能沒有原因而存在,但原因卻可以沒有結果而存在。

  在迦那陀的《勝論經》之後,勝論還有一些重要的思想家對《勝論經》作出各種注疏和發展,同是,勝論也開始與婆羅門教正統哲學的另一派別“正理派”互相融合。9~10世紀後,勝論與正理派完全結合,16世紀後就日益失去了影響。

  §§第三章 科技篇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