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沙漠中的“魔鬼城”

  這是一個杳無人煙卻又熱鬧非凡的“城市”。當晴空萬裏、微風吹拂時,人們在城堡漫步,耳邊能聽到一陣陣從遠處飄來的美妙樂曲,仿佛千萬隻風鈴在隨風搖動,又宛如千萬根琴弦在輕彈。可是旋風一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那美妙的樂曲頓時變成了各種怪叫:像驢叫、馬嘶、虎嘯……又像是身邊嬰兒的啼哭、女人的尖笑;繼而又像處在鬧市中:叫賣聲、吆喝聲、吵架聲不絕於耳;接著狂風驟起,黑雲壓頂,鬼哭狼嚎,四處迷離……城堡被籠罩在一片蒙蒙的昏暗中。這裏,就是新疆著名的“魔鬼城”,究竟是誰建造了它?那無數奇異的聲音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科學家在經過實地考察後,提出了一個新觀點——“風成說”。實際上“魔鬼城”就是一個“風都城”,並沒有什麽鬼怪在興風作浪,而是肆虐的風在中間發揮著作用。“魔鬼城”的種種現象都可以由地球科學的“風蝕地貌”來解釋。在氣流的作用下,狂風將地麵上的沙粒吹起,不斷衝擊、摩擦著岩石,於是各種軟硬不同的岩石在風的作用下便被雕琢成各種各樣奇怪的形狀。

  “魔鬼城”的地層是古生代的沉積岩,經過漫長歲月的積累,一層又一層相疊而成,厚薄不一,鬆實結合的岩層,再加上這裏地處幹燥少雨的沙漠氣候,經過太陽的燒烤,大地在白天時—片灼熱。而氣溫又會在晚上驟然下降,冷熱變化十分劇烈。在熱脹冷縮的作用下,岩石會碎裂成許多裂縫和孔道。沙漠地區的風麵對著準噶爾盆地老風口,再加上常年受到從中亞沙漠地區而來的西北風的影響,這些風最大的風力可達10~12級,風力極強。夾帶著大量砂粒的狂風撲打在岩石上,長年累月地對那些有軟有硬的岩壁進行侵蝕,這樣那些岩石也就被雕琢得十分精致而且神奇。

  但是,經過實地考察,雕琢“魔鬼城”的偉大工程師絕不止有“風”,還有“雨”,即流水的侵蝕、切割。是不是“風吹雨打”就足夠了呢?不!這還不夠。因為“風”和“雨”隻是條件,是外因,還缺少物質基礎即內因。這個內因就是岩石,而“魔鬼城”裏恰好分布著形態各異的山岩,且大多裸露在地麵上。有的像飛簷鬥拱的亭台樓榭;有的像紀念塔、金字塔;而那些好似聳立的“城垛”和起伏不平的“雉堞”更像曆史久遠的城堡,雖久經風化,還可依稀辨認。坍塌的斷壁,巍峨的石柱,錯落的街巷,曲折幽深,仿佛是一座深不見底的迷宮。那些塗著淡紅褐色的房屋、碑石、暗堡更是給城堡增添了一種神秘莫測、撲朔迷離的色彩。岩壁中間是蜿蜒盤繞、坎坷不平的通道,其迂回曲折的形態如同現實中的馬路一樣。許多岩石久經風化,如同人像,又如珍禽異獸一般,栩栩如生。而且這些岩石都水平疊置,保證了岩層雖經風吹雨淋而沒有土崩瓦解。

  看來,“魔鬼城”的建造者不是風、雨、石等個別的因素,當然更不可能是魔鬼,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魔鬼城”裏的“魔鬼”終於被科學家們找了出來,人們再也不必為此擔驚受怕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