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冷熱顛倒”的中國地溫異常帶

  每當數九寒冬和酷熱的盛夏來臨之際,愛幻想的人們總渴望能有一個冬暖夏涼的地方。雖然春夏秋冬的變換是一種規律,但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地球上竟有一部分幸運的人居住在冬暖夏涼的“地方”,這就是遼寧省東部山區桓仁縣境內被人們稱為“地溫異常帶”的地方。這條“地溫異常帶”一頭開始於渾江左岸滿族鎮政府駐地南1.5千米處的船營溝裏,另一端結束於渾江右岸寬甸縣境內的牛蹄山麓。整個“地溫異常帶”長約15千米,麵積約10.6萬平方米。

  夏天到來時,“地溫異常帶”的地下溫度開始逐漸下降。在氣溫高達30℃的盛夏,這裏地下一米深處,溫度竟為零下12℃,達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

  入秋後,這裏的氣溫開始逐漸上升。在隆冬降臨、朔風凜冽的時候,“地溫異常帶”卻是熱氣騰騰。人們在任家山後的山岡可以看到,雖然大地已經封凍,但是種在這裏的角瓜卻依然是蔓葉壯肥,周圍的小草也還是綠色的。任家在這個地方平整了—塊地,在上麵蓋上塑料棚,在棚裏種上大蔥、大蒜,蒜苗已割了兩茬,大蔥長得翠綠。經過測定,發現在這個棚裏的氣溫可保持17℃,地溫保持15℃。在這小岡上整個冬春始終存不住雪。

  還有一個具有這種特性的地方,是在河南林縣石板岩鄉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一個海拔1500米叫“冰冰背”的地方。在這裏,陽春三月開始結冰,冰期長達5個月;寒冬臘月,卻又熱浪滾滾,從亂石下溢出的泉水溫暖宜人,小溪兩岸奇花異草,鮮豔嫩綠。

  人們知道,自然界的氣溫變化取決於太陽的光熱,隨著地球的公轉,當它和太陽距離縮短時,太陽輻射給地球的熱能就會增加,使地球變熱、變暖。反過來,地球就變涼、變冷。這樣就形成了春夏秋冬。而這些奇異的土地卻打破了這一自然規律,出現了神奇的現象,這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員的注意。他們中有些人認為,這裏的地下有寒熱兩條儲氣帶同時釋放氣流,遇寒則出熱氣,遇熱則出冷氣。他們還認為,在這種冷熱異常的地帶,它的地下可能有龐大的儲氣結構和特殊的保溫層,在這特殊的地質構造之中產生的大氣對流導致了這奇異的現象。還有人認為,這個地下龐大的儲氣帶的上麵帶有一特殊的閥門,冬春自動開閉,從而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但這些分析隻是推論而已,這地溫異常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這裏的地質結構有什麽與眾不同?還需要科學工作者經過進一步考證。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