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琅琊山之謎

  琅琊山位於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約五千米處。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手書的《醉翁亭記》開頭吟道:“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優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指的就是這裏。憑著歐陽修的傳世名篇,琅琊山聲名鵲起。

  琅琊山水之美,美就美在歐陽修所說的:“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蔭,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琅琊山獨特的自然風光,自古名揚天下,這裏交通方便,社會經濟條件好,當地人非常熱情好客。曆代許多帝王將相,文人雅士,如東晉王司馬睿;明太祖朱元璋、明嘉靖皇帝;唐代的李德裕、韋應物、李幼卿;宋代的王禹俘、歐陽修、梅堯臣、王安石、蘇東坡、辛稼軒,明代的宋謙、王守仁、文征明,清代的王士禎、餘國權、王賜魁等都曾觀光於此。

  幾百年來,中國社會幾經變革,而琅琊山的風光卻還是依然美麗如初。神奇的大自然如何造就出這些奇特的山巒和優美的林壑呢?

  風景區內主要的山峰有摩陀嶺、鳳凰山、大豐山、小豐山、琅琊山、趙家山等。其中尤以小豐山為最高,海拔325米,風景秀麗壯觀。山與山之間的溝穀延深交錯,形成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幽深地貌。

  千百萬年來,由於造山運動的影響,使琅琊山地區形成了許多壯觀的低山、深穀、幽洞、名泉和寬廣的水麵。據史料記載,早在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大約距今六億年至四億年間,琅琊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距今四億年前,隨著地殼的運動,琅琊山逐漸上升成為陸地。以後到中生代三疊紀期間受地殼運動的影響,形成了褶皺及斷裂構造。可能在那個時候琅琊山就呈現出現在的地貌輪廓,出現了許多低山、深穀、幽洞、名泉和寬廣的水麵。

  琅琊山的主體岩石以火成岩為主,由於主體的熔岩出露麵積較大,呈現出許多裸露的不同形態的岩溝槽、石芽、石筍,還有隱蔽的溶洞,形成了壯美的岩石構造景觀。較為著名的有琅琊洞、歸雲洞、桃花洞、懷仙洞、雪鴻洞、熙陽洞、秋山洞、重熙洞、花山洞等。這些洞穴,形態各異,有的門窄而洞廣;有的奇險而深邃;有的似流雲飛瀑;有的如仙人下凡……進入洞內可見碑碣滿前,字跡斑斑,使人觸景生情,浮想聯翩,有飄然欲仙之感。

  俗話說:“山無水不活。”這些名泉、雅池和寬闊的湖麵,勻稱地點綴於琅琊山風景區內,為琅琊山森林公園帶來了無限的活力。在琅琊山地表的衝溝中,常有泉水溪溪,清澈透明,甘甜爽口。較為著名的有紫薇泉、讓泉、濯纓泉、醴泉、蒙泉、涵泉、琥珀泉、抱璞泉、遊泉、玻璃泉等。身在此山中,亦皆潺潺有聲,淙淙作響,猶如弦音出韻,楚楚動聽。

  這裏還有許多供人觀賞的池塘,如華法池、白龍池、放生池、明月池、統軍池等,麵積不大,形狀各異。確有“半畝方塘一鏡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景象。這裏還有許多寬闊的湖麵。較大的有位於琅琊山西北部的城西湖,水麵麵積為11.58平方千米。山南側有紅花湖和東部的鳳凰湖,深秀湖則位於醉翁亭與琅琊寺之間。

  琅琊山最著名的人文景觀是醉翁亭。醉翁亭位於琅琊山東麓,是我國的四大名亭之一。醉翁亭之所以能夠名揚天下,正因為它是北宋年間遺存下來的文物古跡。據記載,公元1045年冬10月至1048年春3月,歐陽修由河北路都轉運按察使被貶為滁州知州時,山僧智仙同情歐陽修40歲自稱“醉翁”,遂以此名建亭,曰:“醉翁亭”。歐陽修寫有《醉翁亭記》一文傳世,因其音韻鏗鏘,膾炙人口,曆經900年輾轉吟誦,由此而使醉翁亭名聲便傳遍南北,孺婦皆知。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