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著名畫家梵高為什麽自殺

蒙娜·麗莎的微笑因何神秘莫測

  無論什麽人,隻要置身於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前,必定會被畫中女子的微笑深深吸引。蒙娜·麗莎嘴角微皺,眉宇舒展,臉部的微笑似乎一掠而過,卻又能恰好被人捕捉。她的笑,視你的心情而變化,在你沉靜時,你看她的笑,真是清水芙蓉,翠山之黛,不由你不沉醉;若你歡欣時去看,此時倘或帶些輕浮的意念,那麽畫中的笑,又是冰清玉潔,如斷臂的女神,教你油然生出莊重之心;或者你是在心情悲寂的時候去看,那麽這笑容裏又有一絲哀緒與你共鳴,又有一份關心撫慰你正在抽搐的心……總之,蒙娜·麗莎的微笑,神秘莫測,令人神往,引人遐想。

  為什麽這幅畫會有這樣的藝術魅力呢?是因為出手於大畫家達·芬奇之故,還是跟這幅畫的模特有關?自從這幅畫問世以來,幾百年的時間裏,人們爭論不休,可惜仍然不能撥開烏雲,讓科學之光照徹這個謎團。

  有人用審美心理學的原理解答這個問題,說一件藝術品,不同的人來觀賞,或者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觀賞,其感受和效果自然是不同的。人們欣賞一件藝術品,往往是以自己日常生活經驗為基礎的。所以說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實在沒有什麽好研究的,爭論這個問題,就好比中世紀經院哲學家們爭論一枚針尖上可以站立幾個天使一樣無聊。筆者在此無意否認這種從西方傳進的接受美學,但是隻想說明這樣一個事實,就是一件藝術品一旦生成,就有它的獨立意義,這種獨立意義是絕對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比如說我國的一首曲詞《天淨沙·秋思》,無論何人,我想隻要讀到“斷腸人,在天涯”,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哈哈大笑的;又比如有人吟誦李白的《將進酒》或者蘇軾的《大江東去》,即便是他當時再不開心,也斷然不會讓另一個人感受到他所吟詩歌的悲涼氣氛。其實隻要我們仔細想想就知道了,並不是任何一件文藝作品都會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因此爭論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絕非是毫無意義的。

  有人把這個歸結為達·芬奇的天才創作。第一,作者在創作這幅圖畫時,力圖要在一個個性非常具體的人物身上,加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造他最理想的美的典型,力圖要讓一閃即逝的臉部表情,成為永恒喜悅的象征——正是這種矛盾的張力成就了作品的神秘之美。第二,達·芬奇在繪畫技巧上進行了獨創。他為這個坐在陽台上的女人,設置了一幅透視不一的背景,當人們的視線集中在右邊時,感到遠景上升人物下降,而當視線集中到左邊時,會覺得遠景下降人物上升。就連畫像上的五官,其位置也處在遊移不定之中。此外作者又把表現笑容的載體——嘴角和眼角部位畫得若隱若現,界限模糊,這就更使人們在欣賞圖畫時如墜霧中了。我們認為,這幅畫的神秘與達·芬奇的天才是分不開的,但又不全在此。世界上天才畫家的作品多矣,為何都不如這張《蒙娜·麗莎》神秘莫測?

  更有甚者,有人從醫學的角度別出心裁地對蒙娜·麗莎的生理狀況進行了一番檢測,結果認定她患有內斜視,甚至發現她右下臉上有一點腫,這些“大夫”們指出,這或許是蒙娜·麗莎神秘微笑之謎吧?

  後來甚至關於蒙娜·麗莎的年齡,也有人提出質疑,認為早不是什麽妙齡少婦了,已經“人到中年”,很可能已經40歲往上了。這無疑使得蒙娜·麗莎的微笑越發顯得撲朔迷離了。

  事實上,對於《蒙娜·麗莎》的版本,曆來也爭論頗多,許多收藏家都聲稱自己擁有《蒙娜·麗莎》的真作。據統計,世界各種名畫冊上登載的《蒙娜·麗莎》竟有60多幅,而且竟有一幅《不微笑的蒙娜·麗莎》,原畫收藏於美國波特蘭美術館,經專家鑒定,確實是達·芬奇的手筆。這會不會是《蒙娜·麗莎》的底稿呢?這些問題於增加人們興趣的同時,也大大增加了破解蒙娜·麗莎神秘微笑之謎的難度。真是“霧裏看花,水中望月”,說不盡的《蒙娜·麗莎》啊!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