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圍棋的起源

象棋起源之謎

  中國古代將“琴棋書畫”作為高雅的技藝,是多才多藝的象征,也是衡量讀書人才華高低的一種標尺。其中的棋即指象棋或圍棋,開始隻是達官貴人、文人雅士消遣娛樂的一種智力遊戲,並漸漸為廣大普通百姓所接受,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

  關於象棋的發源地,各國棋史界的說法不一,有認為是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一種棋戲,也有認為源於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或者希臘的,但通過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及曆史文獻的記載,中國起源說被認為是比較可信的,為中國棋史界所公認。

  由於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曆史,各種文獻對其起源時間及發展的脈絡記載不一,最早的文獻記錄見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棋藝統稱“博弈”,“博”即是指象棋。《楚辭·招魂》中記載:“蔽象棋,有六博兮。”這證明兩千多年前,已經有“象棋”這個名稱。但當時的象棋不是現在的象棋。《史記·蘇秦列傳》六博注說:“博,著也,行六棋,故日六博”。這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象棋模式。西漢劉向的《說苑》中則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嚐君,說:“足下……燕則鬥象棋而舞鄭女。”可見在當時,達官權貴和士大夫中,已經流行下象棋了。象棋棋盤中雙方對壘的河界,也稱“楚河漢界”。相傳是在劉邦與項羽楚漢相爭時,韓信帶兵攻打趙、齊等國,一段時間打仗,一段時間休整,在休整時韓信以下象棋教士兵行軍打仗的方略,故有韓信作棋一說。南北朝時期周武帝曾著《象經》,所以又有周武帝造象棋之說。

  關於象棋的演變有《續藏經》中記載的:“若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牛僧孺用車、馬、將、士、卒加炮,代之為棋矣。”根據這個記載,說明在唐以前的象棋沒有炮,在牛僧孺加炮之後,基本上具備了現代象棋的雛形。到了宋代,有“廣象棋”一說,共有三十二子,棋盤縱橫各十一路,把兩炮放在車側,其名稱與走法與現代象棋漸趨相同,至南宋時期,象棋基本成型,規格統一,《象弈》中有:“屹然兩國之,限以大河界”,“三十二子者,一一俱變態”,“遠炮勿虛發,四卒要精汰”等描述,說明當時的象棋和現在已完全相同。

  總之,象棋起源並發展於中國應該是毫無疑問的,尤其是在70年代,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發掘出土了戰國時期的古棋局,充分證明了中國是象棋的發源地,並且其發源年代不晚於春秋戰國時期。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