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古箏的由來

二 胡名曲《二泉映月》

  一曲如泣如訴的二胡獨奏《二泉映月》,曾讓世人流過多少同情的熱淚,如此動人心魄的樂章是盲人藝術家華彥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樂曲采用江蘇民間音樂素材寫成,運用多種二胡手法和不同力度的變化,生動、細致地表現出飽嚐生活艱辛的社會底層人們悲愴的心情和倔強的性格。

  整部樂曲是在一個短小的、類似歎息的引子後開始的,繼之出現了呈微波形旋律線的第一樂句,恰似對往事的沉思。第二樂句從第一樂句尾音高八度音上開始,在高音區回旋的較為昂揚的旋律,流露出無限感慨之情。進入第三樂句,出現了帶切分音的較為急促的節奏因素,旋律柔中帶剛,情緒更為激動,全部樂曲將主題多次變奏,使內心的感情得以極為充分的抒發,多次變奏不是表現相對不同的音樂情緒,而是為了更加深化主題,從不同側麵來豐富音樂形象。

  《二泉映月》是華彥鈞的心血凝就而成的。華彥鈞(1893~1950年),人稱瞎子阿炳,江蘇無錫人,自幼隨父親學藝,對他的藝術生涯影響最大的是它的養父——一個孤獨貧窮的道士華清和。養父精通各種器樂,尤以琵琶為最,阿炳繼承了養父的全部衣缽,對於各種器樂也是相當精通,更以二胡、琵琶的演奏技藝最為精湛,深受人們歡迎。華清和去世後,阿炳經常同民間吹鼓手交往,並參加他們的活動。俗言“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二十五歲的華彥鈞在道產變賣殆盡的時候,雙目又完全失明,給他帶來很大困難和痛苦,但他沒有沉淪,而是將全部情感熔鑄在音樂之中,並保持著剛直、倔強的性格和偉大的愛國熱情,盡管已經淪落為街頭流浪藝人,他仍然傾心藝術,更難能可貴的是他作為一位民族藝術家的高風亮節,在日偽統治無錫的時候,他不畏強暴,堅持在群眾中演唱抗日新聞。全國解放後,當地政府曾認真計劃錄製他的演奏曲目,但遺憾的是,隻初步錄了六首,他就在1950年病故了。

  阿炳以悲慘經曆和全部心血鑄就的《二泉映月》,已經成為民族音樂藝術中的奇葩,它以感人的樂章、精湛的藝術表現手法,永遠留存於世界藝術之林。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