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火炮的發明

  提到火炮,人們便會想起記載著中國人恥辱的鴉片戰爭,帝國主義就是用火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從此,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頭上又多了一座大山的壓迫。麵對著外國軍隊的火炮發出沉悶的轟鳴,頂天立地的將領隻得對天長嘯,拔刀自刎的悲壯場麵便會浮現在我們眼前。殊不知,火炮最早源於中國。隻可惜“師傅”進取心不足,反被“徒弟”超過,而且反回頭來打“師傅”,這不能不算是個悲劇。

  日本兵器史學家有馬成甫先生,所著的《火炮的起源及其流傳》一書中,經過對世界各國有關火藥發明和火器製造的文獻資料對比鑒定之後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首先使用火炮的國家,比歐洲至少要早三個世紀。然而,對於火炮產生的時間,中外學者卻眾說紛紜,存在幾種說法:

  一、火炮產生於公元前618年。1857年,恩格斯在《美國新百科全書·炮兵》條目中寫道:“據帕拉韋先生在1850年法國科學院的一個報告中所引證的中國某些編年史的資料來看,在公元前618年就有了火炮。”然而,在恩格斯看來,雖然中國在公元前618年就發明了火炮,但是直到公元1232年才大量使用火炮。

  二、火炮產生於唐。宋路振在《九國誌》中說,唐哀帝天祐初(公元904年),鄭瑤攻豫章(今江西南昌)時,“發機飛火”,把龍殺門燒了,他率壯士突火登城,渾身被燒傷。什麽是“飛火”?五代末北宋初許洞解說就是火炮。

  三、火炮產生於北宋。周緯在《中國兵器史稿》中認為:“北宋時代,中國製造火藥已有成法,所製火炮已能應敵有效。”這一點,可以從北宋曾公亮等人撰修的《武經總要》中得到證實,該書記載了我國製成的世界上第一批火球類火器,也就是火炮。

  書中介紹:北宋年間,火炮的研製種類很多,如有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煙球等,其性能和作用也大致相同。其中蒺藜火球是在球殼燒裂後,將鐵蒺藜布散地上,阻礙敵軍人馬的行動;毒藥煙球是在球殼燒裂後噴散毒氣,使敵軍人馬中毒,口鼻流血,喪失戰鬥能力。至北宋末年,人們又創出“霹靂炮”、“震天雷”等爆炸力比較強的武器。霹靂炮可以發出大量煙焰熏灼敵軍,大多使用於攻城戰中,一旦發現敵軍挖掘地道攻城時,則守城者在城內相應的地方,向下挖掘洞穴,對準地道,再用火錐將火球的球殼烙開,引著火藥,擲向地道內燒裂,產生霹靂聲響,並用竹扇簸其煙焰,熏灼敵軍。震天雷是一種鐵火炮,它比較先進,是因為它的外殼已經不再是紙或布殼、皮殼,而是鐵殼。鐵殼的強度比紙、布、皮大得多。點燃火藥以後,蓄積在炮裏的氣體壓力就大,爆炸威力就強。《金史》中描述說:“火藥發作,聲如雷震,熱力達百畝之上。人與牛皮皆碎進無跡,甲鐵皆透。”上述事實說明,北宋時期的兵器研製者,已經巧妙創造出一種既能增強射遠冷兵器的殺傷、摧毀威力,又能增加火器作戰距離的新式兵器——火炮,使刀光劍影的戰場上,從此以後出現了火炮的爆炸轟鳴和彌漫的硝煙。

  四、火炮產生於元。元代,我國出現了用銅或鐵鑄成的筒式大炮。這類炮統稱“火銃”,火銃內裝填火藥和碎鐵,又因為它威力最大,尊稱“銅將軍”。現在保存在曆史博物館的最早的“銅將軍”是元至順三年(1332年)造的,長35.5厘米,重6.94千克,銃口內徑10.5厘米,銃鏜深為銃身的0.8厘米。它是已經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銅炮。

  綜合上述觀點可以看出,由於人們對古代火炮概念的理解不同,因此針對火炮發明的時間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從而使火炮起源成為難解之謎。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