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古代的麻醉劑

  據說,沒有發明麻醉劑的時候,醫生給病人動手術,不得不采用一些十分殘酷的辦法:有的醫生用絞勒的方法使病人暫時窒息;有的醫生用放血、壓住頸部血管的方法使病人的大腦缺血而昏迷;有的幹脆用一根木棒猛擊病人的頭頂,使病人失去知覺;有人甚至用幾個強壯的小夥子使勁把病人按住,然後連割帶縫隻需幾分鍾。這些野蠻的辦法給病人帶來了巨大痛苦和可怕後果。麻醉劑的發明實在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

  “麻沸散”是一種麻醉劑,其發明者是東漢末年的醫學家華佗,這是我國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的美談。

  據《後漢書》記載,華佗遇到“疾發於內,針藥不能及”的患者,便讓其先用酒服下麻沸散,當病人失去知覺時,開刀破腹,施以手術。然後縫合,塗上藥膏。四至五天後,傷口愈合。一個月之後,病人便可康複。這一手術步驟是可信的。手術前病人用酒送服的麻沸散,是醫學史上記載的最早用藥物麻醉的配方,成功的麻醉效果保證了華佗外科手術的施行。華佗對麻醉學的貢獻已經得到國際醫藥學的承認。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拉瓦爾(LaWall)在其所著《藥學四千年》中指出,“一些阿拉伯權威提及吸入性麻醉術,這可能是從中國人那裏演變來的。因為,據說中國的希波克拉底氏——華佗,曾運用這一技術,把一些含有烏頭、曼陀羅及其他草藥的混合物應用於此目的。”可見華佗是藥物麻醉的先驅者,麻沸散的使用是我國在外科方麵的一大創舉。可惜配方後來失傳了,這就更增添了麻沸散的神秘色彩,使其成為一個難解之謎。

  關於麻沸散的配方,有不同的說法。清人張驥《後漢書華佗傳補注》說“世傳華佗麻沸散用羊躑躅三錢,茉莉花根一錢,當歸三兩,菖蒲三分,水煎服一碗”。現代人研究可能與宋人竇材《扁鵲心書》中的睡聖散、元人危亦林在正骨手術中使用的草烏散以及明代李時珍所記的蒙汗藥相類似。還有人推測麻沸散是用雌麻花配製的,近人楊華事著《藥物圖考》發現了雌麻花有麻醉的作用,使用很簡便。雌麻花一名麻賁,《神農本草》說它又名麻勃,“麻勃”與“麻沸”音相近,麻沸散很可能是麻勃散之誤。此種說法頗能成立。

  華佗應用全身麻醉施行外科手術,比日本外科學家華罔青州於1805年使用以曼陀羅花為主的藥物做手術麻醉劑的時間早了一千六七百年左右,華佗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和使用麻醉藥的說法已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然而,也有學者認為與事實不符。據前蘇聯彼得羅夫主編的《醫學史》一書記載:早在奴隸製時期的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希臘醫學中,就可以看到當時的醫生應用植物作麻醉藥,其中用曼陀羅花作為外科手術的主要麻醉藥,達一個世紀之久。究竟誰是誰非至今尚難定論。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