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洞穴湧魚

  人類對洞穴的研究是從20世紀初開始的。近百年來,經過生物學家和洞穴專家的努力,人類對洞穴有了許多的了解,能夠解釋很多有關洞穴的神秘現象,但仍存在著許多未解之謎,洞穴湧魚就是其中之一。

  湧魚的洞穴在中國為數不多,主要有官封魚洞、魚泉洞、沒六魚洞、魚山洞等。湧魚的時間各不相同,有的在春季,有的在夏季,有的在每年春天第一聲驚雷之後。持續的時間也不同。有的幾天,有的幾個月。由於洞穴環境無光,濕度大,溫度變化大,使得在洞穴泉水中生存的魚不但品種珍貴,而且形態各異,是魚類中的珍品。沒六魚洞,位於廣西南寧和百色之間,在平果縣城東南1000米處。這裏山石奇巧,洞幽泉湧,屬於石灰岩溶洞。全洞共長70多米。與右江附近的幾條小溪相通。據史料記載,沒六魚洞在300多年前被逃荒的百姓發現,那時溶洞口及通道十分狹窄,人出入要彎腰爬行,山上雜草叢生,無路可攀。1978年改革開放後,國家為發展旅遊事業。撥專款重建和拓寬了洞口及洞內通道。鋪設了上山的道路。沒六魚洞中的湧魚屬珍貴魚種,經有關專家鑒定。此魚為岩鯪,是鯉科岩鯪屬,當地人稱之為“沒六魚”。岩鯪是沒六魚洞裏暗河的特產,它生長在清涼陰暗的地下河流中,以攝食岩石上附生物為主。每條不足3000克。魚嘴長在頭下邊,下唇肥大,和常見魚種不同。每年春夏之交,或冬至前後,魚隨著洞口噴湧的流水遊出。由於終生在暗河中生存,它已不適應溶洞之外的環境,出洞幾天後就會死去。當地水產研究所曾做過養殖試驗,但沒能成功。

  魚山洞,位於廣東清遠市陽山縣白蓮鄉境內。這裏四麵環山,景色十分壯觀。魚山洞洞口呈弓形,約20平方米,每逢雨季,洞口會湧出很多魚,有鰱魚、鯇魚和鯉魚,附近的百姓每年都可捕撈到兩千多千克。魚山洞湧魚的曆史雖然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但至今還沒有人敢進入洞口考察,所以整個魚山洞還是一個謎。

  魚泉洞,坐落於北京淶水縣境內野三坡附近的馬各莊。20世紀80年代這裏被開發為旅遊風景區,景色秀美壯觀。魚泉洞入口狹窄,洞內有一條地下暗河,水由何處來無人知曉。每年穀雨時節從洞中湧出黑背白肚、大小均勻的魚,魚的重量在0.5千克左右,魚骨堅硬,當地人稱之為“十口魚”。

  一些專家認為,洞穴湧魚這一奇怪的現象可能和魚類洄遊產卵有關,但這一解釋並不能令人信服。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