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玉 門 關

  一提到玉門關,人們便會聯想起大漠孤煙、繚繞烽火和離愁哀怨的畫麵。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唐代詩人王之渙那句“春風不度玉門關”給人們的印象太深刻了。

  其實,1000多年前,玉門關是一個繁華的邊關。那裏萬裏晴空、鴻雁高飛,茫茫曠野駝鈴急促,商隊絡繹不絕,旅客川流不息。沿著這條道路,中國把美麗的絲綢,精致的瓷器,特產的茶葉,獨到的中草藥,率先發明的火藥、造紙和印刷術通過這條“絲綢之路”傳送到世界各地。同時,中國又從“絲綢之路”上輸入了不少有用的東西,例如苜蓿、菠菜、葡萄、石榴、胡麻、胡蘿卜、大蒜、無花果等原來沒有的作物,漸漸從西域到內地落地生根。漢朝時,從伊犁河流域引進烏孫馬,從大宛引進汗血馬。從絲綢之路還傳來了西域各地的音樂、舞蹈和宗教,使中華文化藝術吸取了新的養料。

  玉門關地處“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控製著河西走廊以西的北線。翻開地圖,在甘肅西部邊陲地區不難找到“玉門關”。然而,這是現代的玉門關市,它與曆史上的玉門關名同實異。現在的玉門關市,是中國大西北的一座石油城。

  根據古籍記載,玉門關在敦煌西北90千米的地方,人們在這一帶的荒漠之中,發現了一個名叫小方盤的土城堡,它曾經被認為是漢代玉門關遺址。登上古堡遠眺,它的北麵,有北山橫亙天際,山前有疏勒河流過。殘存的漢長城由北向南,連貫陽關。在這裏還發現過寫著“玉門都尉”的木簡。看起來像是“鐵證如山”,小方盤定是玉門關無疑。

  然而,對這座裏麵僅有幾間土房,大小與北京的四合院相差無幾的古堡,今天也有人提出了質疑:難道當年設有重兵守備、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竟是這樣的一個小據點?

  雖然,人們對於漢代玉門關的故址莫衷一是,但是,人們寧願把這僅存的古堡視為玉門關的遺跡。千百年來,多少人千裏迢迢來到這裏瞻拜,登上古堡,遙望大漠,追憶祖先的光輝業績。在古炮台上,人們會思念起漢朝大將李廣利揮麾浴血奮戰的壯烈場麵,可以“聽到”唐朝詩人王昌齡“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邁歌聲。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