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鄭成功收複台灣

  隆武帝在福州建立政權後,他手下的大臣黃道周一心想幫助隆武帝出師北伐,抗清複明。但是掌握兵權的鄭芝龍貪圖富貴,拋棄了隆武帝,向清朝投降,隆武政權也就瓦解了。

  鄭芝龍有個兒子叫鄭成功(福建南安人),是個22歲的青年將領。鄭芝龍投降清朝的時候;鄭成功苦苦勸阻不成,氣憤之下,就單獨跑到南澳島,召募了幾千人馬,堅決抗清。

  鄭成功是個將才,在他的努力下,隊伍漸漸強大起來,在廈門建立了一支水師。他跟抗清將領張煌言聯合起來,乘海船率領17萬水軍,開進長江,向南京進攻,一直打到南京城下。清軍見硬拚不行,就用假投降的手段欺騙他。鄭成功中了清軍的計,最後打了敗仗,又退回廈門。

  鄭成功回到廈門時,清軍已經占領福建大部分地方,他們采用封鎖的辦法,斷絕了鄭軍的供應,打算困死鄭成功。鄭成功在那裏招兵籌餉,都遇到困難,就決定向台灣發展。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明朝末年,歐洲的荷蘭人趁明王朝腐敗無能,霸占了台灣。

  鄭成功少年時期曾經跟隨他父親到過台灣,親眼看到台灣人民遭受的苦難。這一回,他決心趕走侵略軍,就下令讓他的將士修造船隻,積蓄糧草,準備渡海。

  正巧這時,有一個在荷蘭軍隊裏當過翻譯的何廷斌,趕到廈門見鄭成功說,台灣人民受侵略軍欺侮壓迫,早就想反抗了,隻要大軍一到,一定能夠把荷蘭人趕走。何廷斌還送給鄭成功一張台灣地圖,把荷蘭侵略軍的軍事布置都告訴了鄭成功。鄭成功有了這個可靠的情報,信心就更足了。

  1661年3月,鄭成功親率25000名將士,乘坐幾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從金門出發。他們冒著風浪,越過台灣海峽,在潮湖休整幾天,便直取台灣。

  荷蘭侵略軍聽說鄭軍攻打台灣,十分驚慌。他們把隊伍集中在台灣(在今台灣東平地區)和赤嵌(在今台南地區)兩座城堡裏,還在港口沉了好多破船,想阻擋鄭成功的船隊登岸。

  何廷斌為鄭成功領航,利用海水漲潮的機會,駛進了鹿耳門,登上台灣島。

  侵略軍調動一艘最大的軍艦“赫克托”號,氣勢洶洶地開了過來,阻止鄭軍的船隻繼續登岸。鄭成功沉著鎮定,指揮他的60艘戰船把“赫克托”號圍住,隨即一聲令下,60多隻戰船一齊開炮,把“赫克托”號擊沉了。還有3艘荷蘭船見勢不妙,嚇得掉頭就跑。

  隨後,鄭成功派兵猛攻赤嵌。赤嵌的敵軍拚死頑抗,一時攻不下來。有個當地人為鄭軍出主意說,赤嵌城的水都是從城外高地流下來的,隻要把水源切斷,敵人就會不戰自亂。鄭成功采用這個辦法,沒出3天,赤嵌的荷蘭人乖乖地投降了。

  盤踞台灣城的侵略軍企圖頑抗,等待援兵。鄭成功采取長期圍困的辦法逼他們投降。在圍困八個月之後,鄭成功下令向台灣城發起猛攻。荷蘭侵略軍走投無路,隻得扯起白旗投降了。

  1662年初,侵略軍頭目被迫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簽了字,灰溜溜地離開了台灣。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裏收複了我國的寶島台灣,成為我國曆史上了不起的民族英雄。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