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土木之變

  明成祖從他侄兒手裏奪得皇位,怕大臣不服他的管製,便特別信任身邊的宦官。這樣一來,宦官的權力就漸漸大起來。到了明宣宗的時候,連皇帝批閱奏章,也交給宦官代筆,宦官的權力更大了。

  有一年,皇宮要招收一批太監。蔚州(今河北蔚縣)地方的一個二流子,名叫王振,年輕的時候讀過一點書,參加幾次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便在縣裏當了教官。後來因為犯罪該判充軍,聽說皇宮招太監,就自願進了宮,從而充了罪罰。宮裏識字的太監不多,王振粗通文字,所以大家都叫他王先生。後來,明宣宗派他教太子朱祁鎮讀書。朱祁鎮年幼貪玩,王振就想出各種各樣法子讓他玩得高興。

  明宣宗一死,剛滿9歲的太子朱祁鎮繼承皇位,這就是明英宗。王振當上了司禮監,幫助明英宗批閱奏章。明英宗年少好玩,根本不問國事,王振趁機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朝廷人員誰敢頂撞王振,不是被撤職,就是被充軍發配。一些王公貴戚都討王振的好,稱呼他“翁父”。王振的權力可以說是頂了天了。

  這個時候,我國北方的蒙古族瓦刺部已經強大起來。1449年,瓦刺首領也先派3000名使者到北京進貢馬匹,要求賞金。王振發現也先謊報人數,而且還將進貢的馬匹減少了,於是就削減了賞金。也先又為他的兒子向明朝求婚,也被王振拒絕。這一來,也先被激怒了,他率領瓦刺騎兵進攻大同。守大同的明將出兵抵抗,被瓦刺軍打得潰不成軍。

  邊境的官員向朝廷告急,明英宗召集大臣商量對策。大同離王振家鄉蔚州不遠,王振在蔚州有大批田產,他怕家產受損失,竭力主張英宗帶兵親征。兵部尚書(兵部尚書和侍郎是軍事部門的正副長官)鄺禁和侍郎於謙認為朝廷準備不夠充分,不能親征。明英宗是個沒主見的人,王振怎麽說,他就怎麽聽,不管大臣勸諫,就冒冒失失決定親征。

  明英宗叫他弟弟邸王朱祁鈺和於謙留守北京,自己跟王振、鄺禁等官員100多人,帶領50萬大軍從北京出發,浩浩蕩蕩向大同開去。

  過了幾天,明軍的前鋒在大同城邊被瓦刺軍打得全軍覆沒,各路明軍也紛紛潰退下來。明軍退到土木堡(在今河北懷來東)時,太陽剛剛下山,有人勸英宗趁天沒黑,再趕一陣,進了懷來城(今河北懷來)再休息,即使瓦刺軍來了,也可以堅守。可是王振卻想著落在後麵裝運他家財產的幾千輛車子,硬要大軍在土木堡停下來。土木堡名稱叫做堡,其實沒有什麽城堡可守。不久,明軍就遭到了瓦刺軍兵的伏擊。明軍毫無鬥誌,丟盔棄甲,狂奔亂逃。瓦刺軍緊緊追趕,被殺和被亂兵踩死的明軍,不計其數,鄺婪在混亂中被殺死,禍國殃民的奸賊王振也被禁軍將領樊忠一鐵錘砸死。明英宗作了俘虜。曆史上把這次事件稱作“土木之變”。

  經過這一場戰鬥,不僅50萬明軍損失了一多半,明王朝大傷元氣,而且北京也受到瓦刺軍的威脅。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