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氣象萬千的緬甸佛塔

  世界上恐怕沒有哪個國家的人像緬甸人那樣熱衷於建造佛塔。如果將緬甸所有佛塔排成一列縱隊,全長竟超過1500千米,難怪人們稱緬甸為佛塔之國。

  在為數眾多的緬甸佛塔中,最著名的要算是仰光的瑞光大金塔。大金塔巍峨壯觀,氣勢非凡。它建於公元前6世紀,迄今已有2500年曆史。金光閃閃的塔身高112米,底座周長427米,塔頂有精製的寶傘和貴重的珍珠。寶傘用金屬製成,重1.25噸,中間一顆直徑27厘米的金球上鑲嵌著一枚珍貴的大鑽石,上下共有鑽石5449顆,其中緬甸著名的紅寶石、藍寶石就有2317顆。塔周懸掛著1.5萬枚風鈴,其中有100枚為金鈴,其餘為銀鈴。微風吹動,鈴聲悅耳,回蕩不絕。塔內有玉石雕刻的臥佛與坐佛,塔外四周環繞著68座用石頭和木料建造的各種小塔,它們的佛龕內藏有許多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玉佛。大金塔東北角有一座20噸重、一人多高的巨大古鍾。

  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東岸的蒲甘,是緬甸全國佛塔的集中地。蒲甘城始建於公元849年,是緬甸第一個封建王朝蒲甘王朝(公元1044~1287年)的都城。由於曆代國王都崇信佛教,他們大興土木,建造佛塔,最盛時蒲甘有佛塔1.3萬多座,使這裏成為緬甸重要的佛教聖地,蒲甘也因此有了“萬塔之鄉”的美稱。以後曆經戰亂和自然災變(如地震),到20世紀70年代,佛塔尚存2217座。其中最為壯觀的是達比紐佛塔,它高達200多米,登上塔頂,整個蒲甘風光可一覽無餘。這些佛塔除少數用石料外,多用磚砌成,顏色有白褐兩色,塔頂呈尖形、鍾形或長圓仙人球形,有的俏麗,有的雄渾。其中,阿南達佛塔建於公元1090年,是蒲甘第二大塔。純白的塔身,金色的塔尖,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高度為52.43米的高塔四周還有多座小塔,其尖頂也都金光閃爍。塔內東、南、西、北四方各供一尊9.4米高的金色佛像,東、西兩尊係毀後重建,南、北兩尊為原作。佛的眼瞼下垂,麵帶微笑。不過它的微笑隻有在一定距離才能顯現。靠近了,仰頭看,佛的兩眼就“睜”開了,嘴角的笑容也消失不見。

  在數以萬計的緬甸佛塔中,最為奇特的是位於首都仰光東北75千米的打拿斯沙林山頂的齋提約佛塔,它是500年前一位修行者所建。佛塔矗立於山峰的一塊特大圓石上,被人們奉為聖地,相傳凡來此進香者皆能實現其心願。這塊大圓石也暗藏玄機,隻要用手輕輕一推,它就會晃動,給人以搖搖欲墜的感覺,山下麵即是萬丈深淵,但圓石始終不會從山頂上滾下來,這使許多外國遊客和緬甸人都為之驚歎。

  在曼德勒的一座佛殿內,有729座小白塔,每座塔內務豎有一塊石碑,上書巴利文佛經。據說這是5000人用8年時間才寫完的,一個人通讀一遍經文需要一年半時間。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