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法老靈魂發射台之謎

  曆史學家們一直對金字塔的來曆問題爭論不休。英國一名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認為金字塔可能是古埃及法老為了死後把自己發射到其他星球而修建的發射台。

  維爾金森是英國劍橋大學專門研究古埃及曆史的一位學者。他說他是在研究了金字塔的指向、形狀以及命名等情況的基礎上得出這一結論的。

  維爾金森說,古埃及人認為天際附近的拱極星是最能象征來世的東西,因為用肉眼看起來,它們永不停歇地圍繞北極星轉動。它們永不消逝,不可摧毀,是法老死後其靈魂最好的歸宿。而研究結果表明,自金字塔出現以來,所有的金字塔都精確地指向北極星。維爾金森說,古埃及修建的第一座金字塔的聖壇朝北,通向其地下墓室的斜坡也建在北麵。如果站在墓室裏向上看這條進門斜坡,就會看到北麵的天空。他推測,古埃及人認為從這裏可以將法老的靈魂發射上北極星,讓他們在那裏繼續自己的來生。而且,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很多金字塔的名字也與星星有關,其中有一個金字塔被命名為“閃爍”,還有一個則直接就叫“星星金字塔”。而在金字塔出現很久以前的埃及王朝,有一個埃及國王曾自己修建了一個龐大的墓塚,起名叫“國王像星星一樣冉冉升起”。

  維爾金森還推斷,金字塔的形狀也是古埃及人按照心目中星星的形狀建造的。據史料記載,埃及的第四個王朝時有一座名叫赫利普利斯的神院,裏麵供奉著一塊石頭,形狀就像金字塔。它被稱做“本本”,而埃及人也把金字塔最頂端的那塊石頭稱做“小本本”。維爾金森推測這塊石頭可能是遠古時代的一個隕星,在進人大氣層時形成方尖塔形狀,埃及人把它當做天外神客供奉,並溝通的媒介。書中寫道:“活著的阿頓,生命的源泉……你創造了人類,雖然我們還不知道你是怎樣造出來的。天地間唯一的主宰,你是獨一無二的造物主。你創造出了大地所需的一切……你是我心中完美的主。世界上沒有別人知道,是你挽救了你的兒子埃赫那頓,你讓他擁有足夠的才智來行使他的權力。”

  為了向他心中的上帝表達崇敬,埃赫那頓在底比斯建立了阿頓的神廟,與巨大的阿蒙神廟相鄰。這是一個半英裏多長的建築群,法老把這位神的形象表現為光輝普照的一輪紅日。廟宇的院子裏設有許多祭壇,這些神廟的四周牆上刻滿了色彩鮮豔的埃赫那頓、奈費爾提蒂以及他們的女兒們的雕像,這樣他們就能與上帝直接交流。太陽的光芒從上至下照耀著這些雕像,表示神的手伸向了這位帝王。

  這下埃及的祭司們害怕了,按照古老的習俗,他們享有與貴族同樣的地位和權力。在整個第十八王朝,他們掌管的阿蒙神廟控製著當地的經濟生活。稅賦和捐獻源源不斷地注入這些廟宇的資產中。這些上帝的糧倉裝滿了全國的餘糧。阿蒙神廟的祭司把自己的商隊派到外國,他們還控製著在家中做義工的勞動大軍。但是法老是不能被公開違抗的,當法老推出一種新的節日來紀念阿頓時,還是會有不少僧侶參加這樣的儀式。

  奈費爾提蒂是埃赫那頓的妻子,在這個廟宇的廢墟中有很多她的巨型雕像,她的名字和形象出現的次數幾乎和國王一樣多,可見她在祭拜儀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奈費爾提蒂的女兒們也參與了對阿頓的崇拜,她的最年長的女兒梅麗塔頓是在她父親即位後不久出生的。幾年之後,記錄梅麗塔頓的圖像中又增加了兩個女孩,可能是她的妹妹。人們不知道奈費爾提蒂與埃赫那頓的婚姻有沒有生下兒子,但在描述他們家庭生活的雕刻圖像中沒有出現他們的兒子的畫麵。

  有些研究這一時期的學者對於埃赫那頓是否能夠成為父親表示懷疑,因為從留給後世的雕像上看,埃赫那頓的形象很怪異,他有著圓圓的臀部和乳房,非常纖細的脖子,細長的雙腿和鬆弛的腹部,看起來似乎雌雄同體,性別身份有些紊亂。

  盡管埃赫那頓耗費了極大的精力進行宗教改革,他所倡導的倌奉阿頓的主張並沒有深入埃及人心中。在他死後不久,原先人們所崇拜的上帝和神靈又重新出現在他的繼承人的廟宇和墳墓上,而且人們對他們的熱情有增無減。作為對埃赫那頓不敬神靈的懲罰,後來的編年史作者把埃赫那頓從埃及國王的名單中刪除掉,在論述到他當政的歲月時把那段時間稱為“那個該詛咒的人”在位時或稱“叛逆時代”。

  19世紀20年代一個英國旅行家約翰·加德納。威爾金森因為很喜歡這個地方溫暖的氣候,先後於1824年和1826年兩次來到埃及,無意中發現了埃赫那頓家族的墓地遺址,裏麵布滿描繪埃赫那頓和妻子、女兒家庭生活場景的浮雕,他還複製了一些墓地裏的雕刻作品帶回去,但當時人們還無法讀懂雕刻上的文字。

  1943年和1945年,古埃及文字的研究已經有很大的進展了,德國考古學家卡爾·理查德。萊普修斯帶領了一支考察隊來到這裏,他是最早發現底比斯塔拉塔特的專家之一。經過了十二天馬拉鬆式的複製工作,這支考察隊收集到了足以登上這一時代考古研究最高峰的第一手材料。他們發現在這片荒涼的平原下,掩藏著一個古老的城市,裏麵有宮殿、廟宇、民居和作坊的廢墟,是埃赫那頓為了阿頓而建造的一個新的皇家都城和宗教中心,取名為阿赫塔頓,意思是“阿頓的地平線”。這為埃赫那頓遺址的發現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真正有組織的發掘埃赫那頓遺址的工作一直到了19世紀末期才開始,但這位帝王所留下的東西很明顯已遭到了人為的破壞,這給發掘工作帶來了困難。

  在那樣一個崇尚永恒的時代裏,埃赫那頓是一切罪惡的象征,人們試圖忘卻他的存在,但那段曆史還是被揭開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