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金字塔之謎

  當美國的宇宙飛船第一次飛入太空,宇航員們回首俯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的時候,首先進入他們視線的就是埃及的大金字塔。金字塔是曆史的奇跡,也是人類的奇跡。數千年來令每一個見到它的人驚歎不已,感慨萬千。然而對喜愛思考的人來說,驚歎之餘還有更大的困惑:遠古時代的人們如何建造這麽龐大的建築?金字塔的建造,似乎超越了史前人類所能掌握的科學技術。在金字塔那矗立了數千年的身影中,似乎包含著無數的秘密,吸引著曆代的人們去提出疑問、進行探索……

  數字之謎

  金字塔的高大宏偉已成為人們矚目的對象,但準確地測量金字塔,卻是19世紀以來的事。

  金字塔(指胡夫金字塔即大金字塔)高147.6米,這個數字乘10億,等於太陽到地球之間的距離。

  金字塔的底部呈正方形,底邊長227米,底邊周長是塔高的2.5倍,等於人所共知的圓周率π,即3.1416

  金字塔的朝向四麵為正東、正南、正西、正北,基本方位誤差不超過1/11度。

  金字塔坐落的岩石地基經過精心測量,處於準確的水平狀態。

  穿過金字塔的子午線將地球上各大洲與大洋的麵積分為平均的兩半,誤差不大於7%。

  金字塔內的法老墓室,其長、高、寬之比為543,正好符合畢達哥拉斯定理的公式。這個定理是由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發現的,而畢達哥拉斯誕生時,金字塔已建好2000多年了。

  這些數字,如果是偶然一次兩次地出現,那我們可以毫不疑慮地認為是巧合。但是如果這樣頻繁地、反複地、甚至是有意識地出現,那我們就不得不想到是出於某種安排,或事出有因了。或者說,金字塔的設計者不僅有著高深的數學造詣,而且似乎事先已完全掌握了有關地球和太陽係的天文基本知識。

  那麽在遙遠的石器時代,人類沒有發明阿拉伯數字,也不知道“0”的使用。那時,誰能具有這麽高深的數學和天文學知識呢?

  建造之謎

  數字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完美的解答,20世紀30年代以來,隨著大批科學家和建築師來到埃及,另一個更大的疑問又不禁湧現在人們心頭:史前時代的埃及人究竟是怎樣建造這座巨大建築的?

  據測算,大金字塔是由270萬塊巨石堆砌而成的。這些石塊每塊重2~12噸不等,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粘著物。經曆了4500年的風風雨雨,其縫隙至今仍嚴密驚人,建築技術令人大為驚歎,一根針或一根頭發都難以插入。那時人類尚不會使用鐵器,真不知道當時的埃及人是怎樣加工這些巨型石塊的,並且如此嚴密地結合在一起。

  還有,金字塔不是簡單的石塊堆砌物,它內部有著精心設計、宛如迷宮般的隧道和墓室等房間。建造金字塔的人們是怎樣挖掘這些隧道的?現在被稱為“大長廊”的隧道位於大金字塔內部深處,全部用大理石砌成,牆壁琢磨光滑、地麵鋪鑲整齊。但無論在這裏還是在法老墓室中,都沒有留下使用過火炬之類的痕跡,也沒有任何被熏黑的頂和牆麵。

  最難以想像的是金字塔的工作量。據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載,修建金字塔的工人為12萬名,每三個月輪換一次。這樣一年就需要48萬人,除了工人,還要有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大批的監工以及維護施工治安的軍隊。而這些人又都要有自己的家屬、子女,還有大批的僧侶、祭司、官員和法老家族成員。這樣算來,在金字塔工地的有關人員至少保持在幾十萬人,最多時間可達百萬人,這些人不能憑空生存,他們還要吃飯。有人統計了一下,要想維持這些人所需要的糧食和其他生存需求,全國勞動人數須在其20倍上下,再加上家屬和子女,全國總人口至少需達到5000萬人。但在公元前3000年時,全世界的總人口也隻有2000萬左右,這又如何解釋呢?

  讓我們沿著“吃飯”的問題繼續,1980年埃及人口在4190萬左右,糧食總產量440萬噸,僅能自給。而古代埃及僅僅在尼羅河三角洲和河流兩岸有較肥沃的農田,他們怎樣生產養活5000萬人的糧食?這樣的結果太令人不可思議了。

  金字塔的采石場在施工地點90千米以外,古埃及人是如何把這些石塊運來的?由於那時還沒有馬車,傳統的看法認為是用滾木運輸的。但滾木需要大樹幹,而在尼羅河畔生長較多的隻有棕櫚樹。棕櫚樹幹質地鬆軟,不可能承擔太重的物體,因此無法充當滾木。如從域外進口木材則需要一個龐大的船隊,逆尼羅河而上,轉運到開羅後用民車運到工地。且不說當時埃及人是否擁有龐大的船隊,就是馬車還要900年後才出現。

  在金字塔是怎樣建造的問題上,我們知道的還少得可憐,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金字塔是用一種我們現在還未知曉的技術建造的。沒有一位建築師能夠仿造出大金字塔,即使他擁有各大洲所有的技術手段。

  哪一位建築師敢跟他叫這個板?至今還沒有其人。

  功能之謎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金字塔就是法老胡夫的陵墓,其證據是大金宇塔的碑文和銘文上刻有胡夫的名字。可是據文獻記載,公元810年,阿拉伯人統治埃及期間,年輕的阿拉伯王子阿布杜拉·艾爾馬曼為了尋找傳說藏在金字塔內的珍寶,帶人來到金字塔前,竟無法找到大門。後來他們打破石壁,從北壁闖了進去,沿通道轉變向上到達傳說中的法老墓室。他們曾認為墓室是胡夫法老及其王後安息的地方,但進去之後卻發現,那裏不但沒有寶藏,甚至法老和王後的遺骸也沒有,兩處墓室空空蕩蕩,四壁光滑,可是墓室封印完整無缺,表示此前還沒有盜墓人闖進去。

  艾爾馬曼的發現使世人深感震驚。以前的論斷似乎已經站不住腳了,既然金字塔沒有屍骸,就無法證明它是法老陵墓。因此我們現在所說的法老墓室等,都不過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並沒有可靠的依據,至於那兩間空室究竟是做什麽用的,誰也不知道,也無從知道。

  由於這一發現,又引起了人們對金字塔功能的新揣測。有人認為金字塔是古代度量標準的記錄器。有人說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崇拜太陽神的宗教標誌,有人說大金字塔和其他小金字塔都是古代的天文台。法國一些科學家用X光探測,認為金字塔中的空間可能占總體積的17%,而現在已知的空間僅占總體積的3%。有些人認為,這些尚未發現的空間內可能蘊藏著金字塔巨大的秘密。但人們雖費盡心機,至今仍未有新的結果。1952年,人們在金字塔周圍挖出一條雪鬆木船,有人認為這很可能是載送法老赴來世的太陽船。但即便如此,金字塔究竟是做什麽用的這個基本問題卻依然困擾著人們。而胡夫法老的遺體究竟埋藏在哪裏,更沒有人知道。

  塔中之謎

  小時候用積木搭起一座座“宮殿”的時候,你有沒想過要把它搭成一座高達數百米的巨大建築?如果讓你用每塊重達數十上百噸的巨石來搭建它,你又會怎麽做呢?

  在北非埃及的尼羅河畔散落著80多座金字塔,成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高的一座,金字塔用巨石砌成,石塊之間不用任何粘著物,而是由石塊與石塊相互疊積而成,人們甚至很難將一把鋒利的刀片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金字塔到現在已經曆了近5000年的風風雨雨,至今它仍傲視長空,巍峨壯觀,令人讚歎!

  那麽,金字塔是怎樣建造的呢?這一問題曾引起了許多學者研究的興趣,但他們的說法不大一樣。

  一般認為是這樣建造的:首先采石,工匠們把加工過的平整光滑的巨石用人或牛拉的木橇運往現場。由於木橇運行需一條平坦的道路,這就需要先修路,據估計僅這項工程就花去了將近10年的時間。可是,他們又是如何把一塊塊巨石一直壘到百米以上的高度呢?據傳,工匠們先把地麵一層砌好,然後堆起一個與第一層一樣高的土坡,這樣,就可以沿著土坡把石塊拉上第二層。以此類推,等到塔建成後,再將土坡移走,讓金字塔顯露出來。在技術非常落後的古代,進行這樣巨大的工程是異常艱苦的。這些金字塔韻建成,充分顯示出建造者已經掌握了相當豐富的物理學和數學知識,表現了古代埃及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對於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是用天然石塊加工而成,還是另有別的製法?有專家對此作了深入研究。法國化學家截維杜維斯認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石塊,而是人工澆注而成的。為此,這位科學家進行了一些試驗,他對從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逐個加以化驗,化驗結果表明,這些石塊是由人工澆注的貝殼石灰礦組成。他又據此推測,當時埃及工匠建造金字塔時,很有可能先把攪拌好的混凝土裝進筐裏,再抬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另外,他還在石塊中發現一縷大約有1英寸長的頭發。這縷頭發很可能就是古埃及人辛勤勞動的見證。他的這一見解吸引了世界學術文化界的廣泛注意。

  為了揭開披在金字塔身上的神秘的麵紗,1978年3月,日本早稻田大學古代埃及調查室組織了一支考古實驗隊,采用模擬古代埃及人造塔的方法,在古塔的前麵建造了一座新塔,其規模相當於原塔的1/4.首先是如何采石。實驗隊先在石麵上鑿出連成點線的小孔,然後打進木楔子,通過不斷敲擊直至產生裂縫。而且,至今在阿斯旺采石場上,還可找到殘留有木楔子痕跡而未切割下來的石料。由此可見,這個辦法可能與當年的方法相符合。石塊又如何搬到現場呢?他們以木橇載著石塊,用人力牽引,慢慢運至工地。最後,實驗證實了古埃及人在沒有現代化機械起重設備的條件下,仍然可以把一塊塊巨石砌上去,直至墓室最上一層的三角形尖頂。這個實驗向人們揭示出古埃及人正是建造金字塔的真正主人。

  作為法老陵墓的金字塔,不僅其建造方法令人稱奇,更令人費解的是它的神秘力量。據說,這種神秘之力作用於人體或物體,會產生某種神奇的結果。那麽這種力量是什麽?又是從哪來的呢?有什麽作用呢?目前世界上已有許多科學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索。

  法國人鮑比是最早發現金字塔具有神秘之力的。鮑比進入大金字塔裏考察時,發現塔內溫度十分高,但殘留於塔內的生物遺體卻並不腐爛變質,反而脫水變幹,保存久遠。鮑比據此推斷塔內可能有某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在起作用。

  意大利的學者還發現如果人長時間在塔內逗留,會精神失調,意識模糊。為了證實這一點,有人在胡夫金字塔裏睡了一宿,第二天早晨果然頭腦發昏不能清醒過來,幸而被人救出。不少遊客到塔內參觀遊覽,時間一長,也有這種感覺。學者們認為這就是所謂神秘之力在發生作用。防腐和麻醉可能就是這種力量所帶來的效應。

  鮑比用薄木板裁成底邊為1米的三角形,把4塊三角形的薄板拚起來組成一個金字塔模型,然後把動物的內髒、加工過的肉和生雞肉等放入模型內部,幾天後拿出來一看,並未腐爛,依然新鮮。

  鮑比的模型實驗進一步引起了各國學者對此的興趣,後來美國的研究人員又做了一項模型實驗。他們把1咖克牛肉分成兩份,每500克為一份,一份放在自製的金字塔模型之內,另一份放在模型之外進行對照實驗。在同樣的室溫條件下,放在模型內的牛肉5天後完全脫水,變成了牛肉幹。而放在模型外的牛肉,不到4天,就腐爛發臭了。

  接著,日本的研究人員也做了幾項對比實驗。他們把同樣的牛奶分裝兩杯,自製的金字塔模型之內放一杯,另一杯放在模型之外,經過50小時,模型內的那杯牛奶變得像奶酪一樣幹硬,但未變質,而在模型外的那杯牛奶已經變質了。

  在臨床醫學方麵是否適用金字塔力呢?對此,美國牙科醫師派力司·蓋費斯博士也做過一項實驗,他把鋁合金板塊製成了72個小型金字塔模型,掛在自己診療所的天棚上,在這些模型下邊給牙病患者做手術,效果比較顯著,患者說疼痛比以前減輕,術後恢複也加快了。美國蓋費斯博士把這研究成果寫成學術報告,發表在《齒科學術》雜誌上,指出可能是金字塔力的防腐保鮮效應對牙科手術的成功起了一定作用。

  但是,盡管科學家們做了如此多的對比實驗,也隻能說他們對神秘之力的現象有了更多的了解。至於“金字塔之力”的形成原因,至今也沒有人能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