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是誰滅亡了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文化發祥地在的的喀喀湖畔,雖然在高達4000米的高原中,它具有豐富的水量,一片綠茵,陽光充足,是農業立國的最好地方。在這裏,印加人胼手胝足,慘淡經營,以最進步的方法建築了漂亮宏偉的宮殿,並且遵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這是多麽安詳的一個部落。印加人信奉太陽教,接受太陽神統治帝國的說法。他們還有進步的政治製度,能夠推動完善的法律來治理百姓,絕不以嚴刑峻法苛難。

  以農立國的印加人,早在公元前400年就知道集約裁培法,他們栽培玉米的技術是高超而無人能與之比擬,此外印加人在紡織品的生產技術上,更有偉大的突破,各色各樣的織法以及各種形態的精致圖案,都具巧奪天工的技巧。

  由於發掘了金礦,在帝國莊嚴的宮殿建築上,四處均鑲著金飾品,燦爛耀目,光彩輝煌,但這也同時為其本身帶來了不幸的災難。

  在印加帝國到了多拿卡巴克王統治時,造成了印加無與倫比的盛世,多拿卡巴克王死後,把印加帝國分為兩部分,傳與瓦斯卡爾和阿達瓦爾巴兩個兒子來統治,於是在1532年。兄弟鬩牆,互不相讓的戰爭種下了自取滅亡的禍因。

  “他們在太平洋上,乘坐浮水的大房子,擲出快如閃電、聲如雷霆的火團,漸漸靠近了。”正如預言所說,貓眼、尖鼻、紅發、白皙的皮膚、蓄著胡須的天使回來了,印第安人甚至沒有抵抗,便獻出一座空城逃逸了。

  其實,他們錯了,這一批被誤認為神祇的人,是西班牙征服者比薩羅和他率領的180名士兵。

  比薩羅深知必須擒獲印加帝王的皇帝,方可擄獲更多的金銀財寶,於是比薩羅和同來的西班牙籍神父商量後,邀請阿達瓦爾巴——印加皇帝前來卡薩瑪爾卡鎮,接受天使的蒙召,阿達瓦爾巴帶著2000名壯士,手無寸鐵地誠心接受召見,誰知竟然遭受監禁的命運。

  比薩羅囚禁了皇帝,便將所有珍寶集中,並冷酷地殺死國王,以除後患。

  貪得無厭的比薩羅在殺死國王後,率兵前往印加首都庫斯科,企圖搜尋更多的寶藏,然而令人訝異的是,在庫斯科城中,無論是宮殿、神廟都空無一物,連稱為“太陽的尼姑庵”中百位美女亦不知去向,整個庫斯科城成了一所死的世界。究竟印加帝國的人們以及財富,何以霎時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至今仍令曆史學家們費思難解。

  有一種說法是印加人民自知抵抗不過刀劍銳利、心思狠毒的西班牙人,於是用竹筏載滿國王的木乃伊,和國內所有的金銀財寶,經向上天祈禱過後,把這些昂貴的寶物沉到250米深的的的喀喀湖中。

  然而仔細思考,印加人擁有7萬騎精銳,難道不敢和180名西班牙人做殊死戰,而任由比薩羅橫行霸道?卻私下做大遷移,逃向不為世人知曉的高山中,這似乎說不通。

  然而今日許多考古學家在綿延的安第斯山脈中,陸續發掘到許多印加帝國的遺跡,證明印加人確實曾經拋棄辛苦經營的帝國,而在蠻荒的山地中再建王國。

  在瑪殊比殊地方,考古學家丙海姆發現了一個洞穴,兩邊排著雕鑿極工整的石塊,可能為一陵墓,陵墓上是一座半圓形建築物,外牆順著岩石的天然形勢建造,契合的巨石間插不進一張紙,牆是用紋理精細的純白花崗岩方石砌成,匠心獨具,頗有藝術價值。

  在這山上的墓穴中的骨骸,女性占絕大多數,從其中貴重的明器也表示她們是重要的人物,是否當年“太陽的尼姑庵”中的美女被送到這裏,繼續為印加帝國祈禱呢?由於印加人民沒有發明文字記載,使得遺留下來的問題更具神秘性。又有一班學者根據印加人的記錄,大膽推測當時印加帝國雖然擁有高度文明,但卻被突襲而來的恐怖瘟疫,橫掃全國。然而就算是發生瘟疫,難道當時的西班牙人具有免疫力?即使印加人認命了,紛紛向瘟疫低頭,垂首等死,試想1100萬的人口,如何能消滅殆盡?

  遺留下來的謎,疑雲重重,仿佛替古代印加帝國的神秘滅亡增添點點色彩,有沒有可能在西班牙人入侵印加帝國,另一位國王瓦斯卡爾率領著數以百萬的印加人深入蠻荒的安第斯山中,以無比堅毅的信念與勇氣,在整座山上遍築藏身的棲息之所,於是一座座宏偉的建築物在隱秘的叢林中再現,當他們養精蓄銳,打算再度恢複當年的印加勢力時,一場大瘟疫侵襲,殘存的印加人無力再重振奮勢力,隻得繼續逗留在叢林中,埋葬死者,消滅遺跡,為了避免再度引起紛爭,他們銷毀了高度的文明,企圖掩飾當年印加帝國的強盛……然後以最簡單的方式,聚集部落為生,形成今日印第安人的祖先呢?

  眾說紛紜,又有待曆史學家、考古學家們集思廣益,為它尋求一個正確的解釋,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