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阿坎巴羅的遺物

  1944年,墨西哥城西北175英裏的阿坎巴羅。商人瓦爾德瑪·朱爾斯路特在一次外出時發現了一些被雨水從地底下衝刷出來的陶質殘片。由於朱爾斯路特一向對藝術品情有獨鍾,因而他請自己的監督人奧狄龍·蒂那耶羅替他考察一下出土地點。

  蒂那耶羅帶領他的人立即投入工作。從1944年到1952年,他在這個土著人城鎮的西南部一共挖掘出3.35萬件雕刻品,交給朱爾斯路特並領取了酬金。當這個商人仔細打量這些雕刻品時不由得大吃一驚:除了各種各樣類似歐洲人或者愛斯基摩人的人像以外,還有許多奔跑嬉鬧的像是怪物的造物,不禁讓他想起恐龍之類的東西。

  很快,一些考古學家也注意到了這些奇特的雕刻。但當看到這些陶製藝術品時,他們的神情頓時變得陰鬱起來。很多題材竟然是恐龍?還有騎著恐龍的人?還有婦女在喂養小恐龍?這簡直是笑話!有誰不知道,當我們的祖先開始在地球上繁衍時,這種遠古時代的龐然大物早就已經滅絕了?這些學識淵博的先生們大失所望,放棄了對它們作進一步的研究。

  不過,國家人類和曆史研究所還是於1954年派出了4位代表來到挖掘地點。這個由埃杜阿多·諾格拉博士率領的墨西哥專家小組中的考古學家們在一份內部報告中承認,挖掘期間的一切事情都是合理而正常的,但正式發表的意見卻帶有批評的味道:他們覺得在人類和恐龍之間有可能存在一種迄今不為人知的聯係這一結論過於離奇。

  但查爾斯·H。哈普古德教授的看法卻不一樣。這位現在已經去世的美國曆史學家花費了畢生的精力對這些奇特的雕刻進行研究,並不止一次試圖親臨現場探究這一難解之謎,因為他堅信在事情的背後所隱藏的東西比其同事向他隱瞞的要多得多。

  哈普古德在進行調查了解時得到了阿坎巴羅當地警察局局長的支持。這位局長爽快地批準他可以在他認為有必要的任何地方進行挖掘。哈普古德立即動手。1955年,他的工人們開始尋找其他雕刻品,在一些看似最不可能的地方進行挖掘,並且都發現了大量的藏品。

  就連警察局長的地板底下哈普古德也沒有放過,而且隨著工作的進展在那裏也發現了雕像。這是這些雕刻品真實性的一個有力證據,因為這所房子是在25年之前蓋的。

  1968年,這位教授得到了一件朱爾斯路特所收藏的雕像的碎片。這件雕像裏麵含有有機材料,是在製作雕像時加進去的。哈普古德把它們交給西烏德(新澤西州)遠磁力同位素實驗室的專業人員采用碳14法進行年代鑒定,鑒定的結果是這些材料的年代距今大約為6500年。

  “佩裏·梅森”,亦即作家厄勒·斯坦利·加德納,屬於得以親眼目睹朱爾斯路特收藏品的少數人之一。1969年10月,這位哈普吉德的知己在《蠻荒時代》雜誌上介紹了朱爾斯路特的兒子卡洛斯第一次領著他參觀其已故父親的房子時所獲得的印象:“雖然關於這些收藏品我在事前已經聽到了許多傳聞,但對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仍然沒有任何思想準備,這棟房子的所有14個房間竟然全部被雕像堆得滿滿的。這些雕刻作品的風格差別很大。其中有一些動物長著粗壯的爪子和巨齒獠牙,很容易讓人想起噩夢中的妖怪。有一些表現的是這些怪獸向人進攻,還有一些甚至表現了它們吃人的情景。”

  幾年之後,美國雜誌《信息》也開始報道阿坎巴羅之謎。另外,這家期刊還於1973年刊登·了讀者威廉·J。芬奇的一封來信。關於阿坎巴羅的流言激起了芬奇的好奇心,所以他於1972年對這個地方進行了一次訪問。他在信中寫道:“在探尋這些引起爭議的雕刻品當前狀況的過程中,我打聽到的消息是和以前一樣不斷有新的標本出現。這一信息我是從土著人那裏得到的。他們並不打算向我出售任何東西,也不向我要錢。他們言之鑿鑿地向我保證那些雕刻確實是一些極其古老的東西,而絕不是什麽贗品。盡管有一些顯然是新製作的複製品,但當有錢的買主在場時他們還是這樣說。”

  在報道中,《信息》的編輯還提到了由享有盛譽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屬博物館考古應用科學中心所進行的一次熱發光法年代鑒定。鑒定結果證明,這些文物出自公元前2400~2700年。關於這一點該博物館館長弗勒裏希·賴尼說道:“我們對這些東西的年代如此久遠深感震驚,所以讓我們的工作人員馬克·漢斯對4個送檢試樣中的每一件都進行了18次檢測。總的說來,我們實驗室支持這一結果,也估計到了這一結果對墨西哥所進行的考古年代鑒定可能帶來什麽樣的影響。”

  約翰·H。梯厄尼也是一個相信阿坎巴羅雕像真實性的人。多年來他一直試圖澄清事情的真相。但梯厄尼發現,這簡直是一種毫無希望的冒險,因為當詢問有關阿坎巴羅的問題時,幾乎每一個考古學家都會生氣地加以拒絕。

  經過多年的努力,俄亥俄州大學的三位先生終於同意對梯厄尼提供的部分陶製樣品進行分析,當然他們不清楚這些樣品的來源。這三位先生是J。O。埃弗哈特博士、厄爾勒·R。凱利博士和歐內斯特·C。艾思勒博士。他們的結論也是說這些送檢樣品不是贗品,也就是說並非出自現代人之手。但讓梯厄尼極其惱火的是,“當我向這三位先生說明,我們鑒定的是朱爾斯路特的收藏品時,從他們那兒我就再也聽不到任何消息了。這種情況是非常典型的。”

  梯厄尼手中還有由地質年代實驗室所作的另外一次鑒定結果。“檢測報告是1995年9月14日提交的,他們同樣確認了朱爾斯路特雕像的真實性。科學家們鑒定出他們所檢測的一個材料樣品的年代大約為4000年左右。”

  檢測樣品由美國的一位考古學家尼爾·斯蒂德提供。按照梯厄尼的說法,斯蒂德進行這次鑒定的目的原本是要公開揭露阿坎巴羅雕像是偽造的,讓它作為贗品原形畢露。梯厄尼認為:“然而鑒定結果卻讓他極其難堪。據我了解,斯蒂德想把鑒定結果局限在一定範圍之內,聲稱這次檢測隻是表明,阿坎巴羅雕像中僅有一件的年代在4000年左右。麵對記者他甚至聲言,朱爾斯路特的雕像有可能是在本世紀製作的。不過,他卻拿不出科學的證據來證明他的說法。”

  尼爾·斯蒂德當然不會容忍對他的這種指責。1997年末,他在美國雜誌《宇宙探索》上發表了一篇較長的文章進行反擊。他駁斥道:“與梯厄尼所說的相反,我在較短時間內便成功地確定了阿坎巴羅收藏品現在的存放地點,並同市政負責人進行了整整一個小時的談話,以便允許我們參觀那些雕像,因為國家已經頒布了一項禁令,不再公開展示這些收藏品。於是,一座常年封閉的倉庫的大門被打開了,我和我的同事們得以一起對這些收藏品進行了非常仔細的觀察。”

  斯蒂德強調說,後來引起他懷疑的不是出土物品的真實性,而主要是挖掘地點的問題:“雖然我們對據說是那些東西出土的地帶進行了非常仔細的考察,但卻沒有發現其他出土物品的一丁點兒痕跡,更談不上當時進行過挖掘的跡象了。”

  梯厄尼對他的說法嗤之以鼻,更何況斯蒂德的做法帶有明顯的輕率:朱爾斯路特的雕像原本是裝在木箱裏的,但斯蒂德的工作人員進行了粗略的檢查之後就毫不在意地把它們裝在紙盒子裏運走了,致使其中一部分遭到了明顯的損壞。梯厄尼說:“斯蒂德對此輕描淡寫,說什麽這隻不過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因為他本來就建議市政當局把這些東西分發給當地居民,讓他們作為紀念品賣給旅遊者。幸虧當局沒有接受他的提議。”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