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月牙泉之謎

  翡翠般的月牙泉,婉麗生姿,宛如一位美麗溫存的少女,靜臥在群山的臂彎、敦煌大漠的懷抱。於是有了史詩般的傳說:月牙泉是位美麗癡情的南國少女,帶著南國的靈秀,不遠萬裏,來到渾樸獷悍的北方,尋覓她深愛的情人,可她太累了,於是倒在浩瀚的大漠上,一躺就是千年,漫卷的黃沙牽繞著她的夢幻。沙嶺似長弓微彎,清泉如半月巧秀,真乃天地間最奇妙的結合。

  月牙泉是一泓神奇的泉,自古以來就有傳神的記載。敦煌遺書載:“鳴沙山中有井泉,沙至不掩……綿曆古今,沙填不滿。”古詩中則石:“四麵風沙飛野馬,一潭雲影幻遊龍”、“銀沙四麵山環抱,一池清水綠漪漣”。千百年來,河西不少名城重鎮、關隘哨卡為風沙埋沒,許多村莊農舍、植被、牛羊,為黃沙侵襲。風沙吞噬了千年風華、百年繁榮。盡管鳴沙山“沙聲吼如雷,聲振數十裏”,月牙泉卻不被淹沒,依然澄碧依舊、月弦如故,這不能不稱之為“神”。月牙泉奇就奇在她千百年不枯不竭。狂暴的沙漠和靜謐的清泉本是不共戴天,難以共存的,更何況處在暴熱、幹燥、蒸發量極大的沙漠氣候的烘烤之中,沙和泉卻能悖世之慣例,相克相生,沙不填、泉不枯,如此神奇景觀,還得歸功於自然的造化。

  月牙泉位於鳴沙山沙峰漠穀間的小盆地中,為沙山環抱,南北最寬54米,東西長近300米,泉沿向南凹,向北凸,向東西兩端逐漸變窄變尖,水麵形狀酷似一彎新月,泉水弓背的一麵(北麵)距泉邊10多米處,是高聳200多米、峰巒陡峭的沙山主峰。南麵是一片距水麵幾米高的沙土台地,過去台地上有寺院廟宇、殿堂道觀百餘所,樓閣亭台鱗次櫛比,岸邊沙棗樹、榆樹、楊樹、紅柳蔚然成林,景致壯觀而幽雅,有些地方還種植莊稼,足見台地之廣大。台地後麵也是一座高大的沙山,與主峰遙遙相對;東西兩麵月牙尖岸則是逐漸高出水麵的寬闊平緩之沙壟,起伏延伸。

  月牙泉常盈不枯,恒久生存,還由於泉底有逆斷層儲水構造,屬典型的古河灣風蝕殘留湖,處在風蝕凹地和新月形沙丘間,也叫風成湖。以前鳴沙山中還有幾個儲水小湖,但都和古河道的大部分一起被流沙埋沒,惟月牙泉這片殘留河灣地勢較高,河流滲漏的地下水匯集於此,又受到周圍特殊地形地勢的保護,得以幸存。其水源來自鳴沙山下含水層位置較高的地下潛流,一般不受外界氣候環境的影響,水量穩定,而月牙泉處在古河道河灣殘留形成的湖盆窪地中,離潛水較近,容易接受地下水的補給。所以,水麵雖小,但底部水路暢通,漣漪蕩漾。

  敦煌曆來西南風較多,刮西風時,由於泉附近比較潮濕且以前有植被,近處沙坡低緩起伏,而較遠處又為高山所圍,因之沙刮不起來,而遠處的沙又吹不到泉邊;起南風時,泉南有廣闊的高台及樹木、建築阻隔,沙子很難落入水中,同時還把北麵山腳流瀉下來的沙吹卷到鳴沙山上,從而防止了北山腳沙子堆積擁向月牙泉。起北風時,主峰另一麵的沙子飛速地沿月環形沙丘向山梁上滾動,沙子沿山梁上滾,速度迅急,動能很大,所以吹到山背的沙子速度極快,而靠月牙泉一邊主峰坡度極陡,山腳距泉沿近而山高,因之沙子從山脊驟然飛起,淩空而過,飛越月牙泉,落到對岸。風越大,沙子落下距泉越遠,而山下因有主峰為屏,幾乎無風。這就是“雖遇烈風而泉不為所掩”及“沙挾風而飛響,泉映月而無塵”的原因所在。凡到過月牙泉的人,無不為泉不為風吹、不為沙填,纖塵不染的奇妙神秘的景觀驚呼、讚歎。可以說月牙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就是大自然賦予它最好的保護神。

  §§外國名勝古跡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