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欒勤說,他真能想出這樣的題目來?
我說,很難說,這個劉老麻我是越來越不懂他了。
待下次劉老麻來,我們就問他,那個魯提轄打第幾拳的問題真是你想出來的?
老小子倒是實話實說,我哪有這麽高的水平,我是看中央台的那個“開心辭典”還是“幸運52”來著記住的;上次那個模擬綜合素質考試,對我也是個啟發,好多專家都談到,一些農民企業家之所以出這樣那樣的問題,頭一天還是個什麽典型,第二天就給抓起來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素質不高,像我這種隻有高小水平的人,該如何提高文化素質呢?我尋思鼓搗一下這玩意兒是個好辦法,算是個捷徑吧,啊,就格外留意起這方麵的題目,哎,還真長見識,它逼著你翻書學習是不是?這麽一鼓搗,它將過去一些咱不知道的、似是而非的問題給你整明白了,我就讓我們廠裏的工人,沒事的時候也經常模擬那麽一下,提高綜合素質嘛,現在學校裏不也在抓這方麵的教育?我還準備過段時間搞它個知識競賽,請你們當評委哩!
我們就都說好,也跟那個“開心辭典”或“幸運52”似的,到時讓縣電視台一轉播,那就比做廣告的效果還要好!
老小子又受了啟發,哎,這辦法好,我還沒想到讓電視台轉播的事兒哩,他們肯定會要點錢,那就給唄,總之是比純做廣告合算是不是?那就來它一家夥!
我即暗自稱奇,同樣一個模擬,我們模擬了個二次文革,整得不歡而散;人家卻琢磨出提高個人文化素質,又是知識競賽什麽的,呈現出積極向上的那麽種精神風貌,這是個有心人定了。
不久,劉老麻還真在他廠裏搞了個綜合素質的知識競賽,選手都是在預賽、複賽的基礎上選拔上來的,分了三個組,請了我們幾個做評委,縣電視台錄了像,還請了欒菊做主持。場景布置得就與我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的一樣。柔和的燈光之下,我仿佛第一次注意到欒菊竟是如此的漂亮,身材也修長,麵容也端莊,皮膚也白細,氣質也典雅,加之搞藝術的出身會打扮,又有著一種少婦的成熟美;往那裏一站,立時就把底下的小青年驚得鴉雀無聲,過會兒又在那裏悄聲議論,好家夥,這是誰呀,簡直一個李媛媛呀,我還就喜歡李媛媛!另一個就說,嗯,是特別像,既有李媛媛的麵相,又有王小丫的風采,這主持人請得不孬!
因為有現成的答案,欒菊主持得很從容、很活潑。方式也是必答、搶答、加分、減分那一套;內容也十分的廣泛,比方說,有這樣的題目:煮餃子時,為了不破皮,人們在擀餃子皮時應該:二選一,A、邊厚中薄;B、中厚邊薄。當選手回答了正確答案B之後,欒菊即興發揮,說起中厚邊薄,我再出個謎語你們猜,中厚邊薄、老實帶蓋兒,打一動物。有選手搶答了王八之後,下邊哈地就笑了——氣氛也很熱烈。
有些問題,我們先前聞所未聞,諸如我國鐵路路徽中的“工”字形圖案代表什麽?三選一:A、鐵軌;B、工人;C、火車。有的選手回答了B,欒菊瀟灑地說,錯!正確答案應該是A,鐵軌,因為是三選一的題,對不起了,得減去三十分。
我們即在下邊感慨,山裏的孩子答這樣的題目虧了,連火車都沒坐過,哪裏知道工字代表鐵軌、到車上剪票還得補繳手續費什麽的呀,都怪咱這裏不通火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