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045 中國傳統數學理論的奠基人

  劉徽

  “傳略”劉徽(公元3世紀中後期),魏晉時數學家,生平事跡不詳。魏景元四年(263)注《九章算術》九卷,撰《重差》一卷,《九章重差圖》一卷。唐代初年,《九章重差圖》已佚,《重差》一卷單行,被稱為《海島算經》。他在《九章算術注》中提出了很多創見,尤其是用割圓術來計算圓周率的方法,含有極限概念,是他的一個最大創造。他正確地計算出圓內接正192邊形的麵積,從而得到圓周率π的近似值為157/50=3.14,又計算出圓內接正3072邊形的麵積,從而得到π≈3927/250=3.1416.這就是著名的割圓術。

  “影響”中國是一個富有數學遺產的國家。十進位製的計數方法,通行於全世界,是最優的計數方法。中國的《易經》,64個卦象,就由一長橫陽爻――和兩短橫陰爻――組成,變化奇妙無窮。德國17世紀大數學家萊布尼茨受《易經》卦象的啟發,研究二進位製,認為陰、陽爻可以用0和1表示,並列出了二進製表。1701年,萊布尼茨完成了用二進製表示法,把《易經》64卦象全部用1和0表示出來,用以論證他的二進製表的可行性和準確性。1703年,論文發表,震驚了全世界。這個成果對世界近代科技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現在已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對於計算機的發明起了關鍵作用,因此,萊布尼茨被稱為計算機之父。可以說,中國古代《易經》啟發了現代科學技術。

  中國古代有許多數學專著。前後成書的《九章算術》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該書係統總結了我國從先秦到東漢初的數學知識,成為集大成之作。全書分為九章。第一章方田,為分數四則算法和平麵形求麵積法;第二章粟米,糧食交易計算方法;第三章衰分,分配比例的算法;第四章少廣,開平方與開立方的算法;第五章商功,立體形求體積法;第六章均輸,管理糧食運輸均勻負擔的計算法;第七章盈不足,關於盈虧類問題的解法,以及用這種解法處理其他類型的算術問題;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正負數;第九章勾股,勾股定理的應用和簡單的測量問題的解法。

  《九章算術》,提出了100多個一般性公式、算法,奠定了中國數學的基本框架,確立了中國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全書含有246個應用題,體現了中國數學密切聯係實際的風格,並且確立了中國古代數學以算法統帥應用題的基本形式。其中負數、分數計算,聯立一次方程解法等都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成就。

  《九章算術》被曆代官方定為數學經典著作,因此後世許多傑出的數學家都以為《九章算術》作注的形式施展才華,闡明自己的心得體會和發明創造。其中劉徽注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全麵證明了《九章算術》的公式、解法,彌補了《九章算術》的不足,奠定了中國古代數學的理論基礎,對中國傳統數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代著名數學家吳文俊高度評價說:“從對數學貢獻的角度衡量,劉徽應該與歐幾裏得、阿基米得等相提並論。”

  劉徽對許多數學概念給予了明確的定義,如:“凡數相與者謂之率”,“凡廣從相乘謂之冪”,“兩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負以名之”“群物總雜,各列有數,總含其實。令每行為率,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數程之。並列為行,故謂之方程。”等。

  劉徽在大量類比和歸納的基礎上,發展了演繹的數學證明。他又以無窮小分割的思想和方法,首創割圓術,更是閃爍著現代數學基礎理論的光輝。割圓術以內接正六邊形開始割圓,邊數成倍增加,則麵積無限逼近圓麵積。劉徽說:“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這一方法實質是用極限方法證明了“以半周乘半徑而為圓冪”的圓麵積公式,提出了求圓周率的正確方法,並從而奠定了中國圓周率計算方麵在世界長期領先的基礎。後來祖衝之計算圓周率π的近似值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應該也是用劉徽的割圓術方法求出的。

  劉徽對鱉�,即四麵皆為勾股形的四麵體,以及對陽馬,即直角四棱錐體的體積公式的證明,也是巧妙地運用無窮小分割的方法成功地解決的。劉徽還把無窮小分割思想用於近似計算。例如開方不盡時,“退之彌下,其分彌細”“求其微數”,可以計算方根和任意精確近似值。

  1992年,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了郭書春的《古代世界泰鬥劉徽》一書。郭氏研究,劉徽的數學體係,“發其一端”於“規矩、度量可得而共”,統一於數,由此根而產生數量的運算這個數學之樹的主幹。又以長方形麵積公式、長方體體積公式、率、正負數的定義為前提,引出分數四則運算和今有術,又引出衰分術,均輸術、盈不足術、開方術、方程術,麵積問題、勾股測望問題、體積問題等主要枝條。再由此生發,分出約分、合分、減分、乘分、徑分、平分、徑率、其率、反其率、衰分、返衰、重今有、均輸、盈不足、兩盈不足、盈適足不足適足、三角形、梯形、圓、弧田、環田、圓周率、圓錐表麵積、塹堵、陽馬、鱉�、方錐、方亭、芻甍、芻童、羨除、勾股定理、解勾股形、勾股數組、勾股容方容圓、一次測望、重差、三望、四望、開方、開圓、開帶從方,開立方、開立圓、方程術、正負術、損益術、方程新術、互乘相消、不定方程等各種方法作為更細的枝條。主幹、分枝、細枝,形成了一株枝葉繁茂,碩果累累的大樹。郭氏的比喻恰當而形象,極為生動中肯。自劉徽注《九章算術》後,推動了中國古代數學的發展,後繼作家蜂起,研究者不絕如縷。最有成就者要推南朝祖衝之、祖�父子,唐李淳風、北宋賈憲、南宋楊輝等,以及宋元數學大師秦九韶、李冶、朱世傑等,都在劉徽的啟發下而發揮了新的創造,因而劉徽的名字也在這些人的著作中多次提到。

  “餘論”《九章算術》和劉徽注在明代中國傳統籌算衰落時期,幾乎失傳。清代修《四庫全書》得以重新麵世。戴震、李潢、焦循、錢寶琮等人先後對《九章算術》和劉徽注進行了校勘、闡釋,才使得這一珍寶重現光澤。戴氏等人可謂劉氏功臣。近年來,國際數學史界也十分關注對劉徽的研究。日本學者川原秀城已於1980年出版了《九章算術》及劉徽注的日譯本。法譯本、英譯本也在中國學者和國外學者的合作中推出。劉徽的國際影響將會越來越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位中國古代的數學泰鬥――劉徽定能名播中華,遠傳世界。

  (劉春梅)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