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6、俄羅斯帝國的奠基者

  彼得大帝

  (1672~1725)

  [傳略]彼得・羅曼諾夫,是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代沙皇,俄羅斯帝國的最初開拓者。

  彼得大帝出生於1672年5月30日,1682年,彼得與其兄長伊凡同時被立為沙皇,其姐姐索菲亞公主攝政。1689年,彼得關禁索菲亞,自己掌握了國家大權。1696年,伊凡去世,彼得成為唯一的沙皇。1695年,彼得大帝率軍進攻土耳其不果,1696年,彼得大帝再次率俄軍進攻土耳其,並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取亞速。1697年,彼得大帝化名隨同俄國大使團出訪西歐,到達荷蘭、英國。1698年因國內叛亂返回俄國。此後,彼得大帝在俄國開始了一係列的改革,涉及到經濟、軍事等方麵。彼得大帝的擴張欲望極強,他自1700年開始,發動了長達20餘年的北方戰爭,戰勝了北歐強國瑞典,在波羅的海地區奪得出海口。1722年,彼得大帝又發動了對波斯的戰爭,奪得裏海西岸地區。他先後又同土耳其人交戰,欲在裏海取得出海口,但未能實現其目的。1725年1月28日,彼得大帝在彼得堡去世,享年53歲。

  [影響]彼得大帝是俄羅斯帝國的奠基人,掌權後他不斷地發動對外戰爭,從鄰國掠奪土地,使俄羅斯從一個內陸封閉落後的弱小國家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瀕臨海洋的強國。他為強盛的俄羅斯帝國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且為後來的沙俄定下了一個擴張的傳統,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的俄羅斯帝國的出現,彼得大帝可謂是發軔者。

  彼得大帝是在激烈的宮廷鬥爭中成長起來的,這使他養成了堅強的性格和果敢的決斷能力,對於他以後的事業有不少幫助。1689年,年僅17歲的彼得在得知其姐攝政公主索菲亞意欲發動宮廷政變時,果斷做出了決策,他先發製人,率領他的支持者擒住了索菲亞,從此將大權牢牢地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彼得掌權不久便發動對外戰爭。他一心想奪取一個出海口,於1695年、1696年兩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雖然奪取了亞速,但仍無法突破土耳其人的封鎖,彼得企圖在黑海尋找出海口的夢想落空了。

  但彼得是個信念堅定的人,他相信俄羅斯隻有尋找到良好的出海口,才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他終生有一種海的情結,這種堅定的信念使彼得成為了一個帝國的創始人。在南方受挫後,彼得開始轉移其注意力,而此時發達的西歐引起了他的興趣,曾化裝出訪歐洲。歸國後,彼得決意向西歐學習,而在當時到達西歐最捷徑之路便是海路。於是彼得決定打通通往西歐的海洋之路,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西方奪得一個出海口,他發動了對瑞典的戰爭。

  1700年8月,彼得對瑞典宣戰,進攻瑞典的納爾瓦。瑞典當時是北歐的強國,軍隊戰鬥力很好,彼得不可避免地吃了敗仗。但彼得並未放棄,1701年他率軍再次進攻瑞典,俄軍攻占了納爾瓦等城市,並奪得了涅瓦河口地區。彼得欣喜若狂,他立即下令在河口地區修建城堡,這就是彼得堡興建的原由。1709年6月,彼得指揮俄軍在波爾塔瓦地區與瑞典軍隊展開決戰,俄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彼得建立起了對瑞典的陸上優勢。在1714年和1720年,俄國與瑞典之間又進行了兩次大海戰,俄國均取得勝利。在獲勝的基礎上,俄國與瑞典在1721年的8月訂立了和約,俄國取得了芬蘭灣、裏加灣、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俄國由此擁有了波羅的海廣闊的水域,出海口問題解決了,俄國由一個內陸國家發展成一個靠近西歐的瀕海的國家,彼得居功甚偉。所以,在戰爭結束後的10月,彼得就被尊封為“彼得大帝”和“祖國之父”,俄羅斯從此改稱為帝國。

  北方戰爭的勝利,其意義是十分重大的,一向不為人知的俄羅斯在彼得的領導下一舉擊敗強國瑞典,取得大片土地和廣闊的海域,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已開始像個龐然大物般站在了歐洲的門口,現在每個歐洲國家都感覺到它的存在了,它很快便卷入了歐洲事務中,先是在東北歐扮演重要角色,隨後便參與西歐事務,以致於最後扮演起歐洲局勢決定者的角色。在北方戰爭結束後的半個世紀裏,俄羅斯使得自己逐漸加入到歐洲的群雄角逐中去,從一個化外之邦一舉演變成為歐洲的中心國家。彼得改變了俄羅斯曆史發展的軌跡,也為歐洲曆史的發展增添了一個新的推動因素。

  彼得傾其全力在波羅的海地區取得了出海口,使俄羅斯擠入歐洲中心國家的行列,同時向東擴張。俄羅斯在東方取得了遼闊的土地,其勢力已擴展到太平洋地區,並伸入到阿拉斯加。隨後,俄羅斯的軍隊繼續在中國北部邊境活動,並搶占了中國貝加爾湖一線遼闊的土地,當時中國的清王朝正在同準噶爾部作戰,無暇顧及,俄羅斯乘機支持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蠶食我國北部及西北領土。到彼得大帝晚年,他已經統治著一個西瀕波羅的海、東臨太平洋、北抵北冰洋的橫跨歐亞兩大陸的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了。

  1698年,彼得在考察完歐洲歸國後,決心以歐洲為榜樣,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以使俄羅斯盡快擺脫落後的局麵,為歐洲各國所接受,並能成為左右歐洲局勢的大國。

  彼得大帝的改革最初著眼於軍事,後來擴大到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等方麵。軍事上,彼得組建了一支20萬人的正規軍,並創建了海軍艦隊,更新裝備,嚴格培訓軍官。可以說,北方戰爭的勝利完全得益於彼得及時的軍事改革。經濟上,彼得大力發展各類手工工場,仿效歐洲實行重商主義,提高關稅。他還允許工場主大量購買農奴作為勞動力,同時彼得還鼓勵外國人到俄國開辦工場。文化上,彼得創辦各類各級學校,培養俄國的各類專門人才。他要求貴族子弟必須入學,並學會一門外語,並在俄國創建了印刷所、博物館、圖書館、劇院等。彼得還簡化了俄文字母,采用儒略曆法,並獎勵翻譯西歐著作。在社會生活上,彼得要求俄國人的生活習俗西歐化,不許俄國人留長胡子。彼得還改革國家行政機構,取消貴族杜馬,而代之以樞密院;建立外交、陸軍、海軍等委員會;重新劃分行政區,利於管理;同時彼得還注意選賢任能,去劣汰庸。

  彼得大帝的一係列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使俄國在社會經濟等方麵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在軍事上,改革使得俄國軍隊能夠同歐洲任何一支軍隊爭雄較長。半個世紀後的俄軍曾攻入柏林,使一代雄傑腓特烈大帝顏麵盡失。彼得大帝的改革改變了俄國落後的麵貌,為俄國以後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彼得大帝的改革是曆史上著名的成功改革的範例之一,同後來日本的明治維新一樣,成為近代曆史上最有名的致使國家走向強盛的改革。彼得大帝的改革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對中國的戊戌維新時的維新派也發生過影響。當時中國的維新首領康有為就寫了《俄羅斯彼得變政記》一書,他將該書進呈光緒帝,對光緒帝的思想觸動極大。光緒帝後來進行維新變法,或多或少受到了彼得大帝改革成功的影響。

  彼得大帝是俄羅斯帝國的奠基人,他引導了俄國向近代社會的邁進。馬克思就曾指出:彼得大帝確定無疑地是現代俄國政策的創立者。正是基於此,他值得我們去記憶。

  [餘論]彼得大帝確立了近代俄國的發展方向:向歐洲學習,躋身歐洲最重要國家的行列。他的改革為俄國實現這一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繪下了俄羅斯帝國發展的藍圖。他向俄羅斯人指出:“俄羅斯需要的是水域。”為此,彼得後半生不停地征戰,俄羅斯也因此在不停地擴張。由於這個國家在曆史上幾次扮演了決定命運的角色,彼得由此在曆史上也具有了深遠的影響。

  (呂寬慶)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