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島田美和日中戰爭(1937-45年)時期,漢族的左派都市文藝人創作了抗戰文藝作品《塞上風雲》,本稿對該作品的改編過程進行了考察。通過考察,清楚地了解了抗戰時期的都市文藝人和“邊疆”地區文藝人的文化接觸現狀,以及抗戰時期,在西北地區的開發過程中文藝所發揮的作用,明確了漢族都市文藝人的“少數民族”觀和“邊疆”觀等的變化過程。
《塞上風雲》是一部由上海左派文藝人陽翰笙,於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後不久,在上海創作的電影劇本。講的是漢族人民和蒙古族人民一起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故事。該劇本於1938年首先在武漢被搬上舞台。電影版的《塞上風雲》於1940年在內蒙古開始拍攝,經過一段時間的製作和國民政府的審查,終於於1942年公映。作品的舞台是伊克昭盟。伊克昭盟與當時的日本傀儡政權——偽蒙疆政權相鄰,位於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地區。日中戰爭時期,伊克昭盟內蒙古族地區由統轄其南麵陝西省榆林的國民黨軍事勢力所管轄。在他們看來,抗日戰爭時期對蒙古族的工作是對日軍事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當地的文藝人也提倡漢族和蒙古族合作。
在上海發展的抗戰文藝,受國防文藝潮流的影響,采取了基於曆史事實的手法進行劇本的創作。因此,在戲劇劇本和舞台版的《塞上風雲》裏,漢族和蒙古族自清末以來一直對立的場麵也被忠實地描寫了出來。
但是,在以蒙古族為觀眾的榆林地區,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抗戰指導的過程中,《塞上風雲》裏漢族和蒙古族的對立場麵,卻孕育著阻礙蒙古族和漢族加強團結的危險。為了克服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對立,接受國民政府審查的電影版《塞上風雲》,就影片中出現的都市文藝人對邊疆存在片麵認識的部分,即漢族和蒙古族的對立部分進行了更改。
另一方麵,在榆林,“邊疆”文藝也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點。一個是《塞上風雲》和榆林文藝界抗敵協會的主管楊令德提倡的,作為抗戰文藝的“邊疆”文藝。另一個是榆林的中國邊疆學會理事馬鶴天提倡的,以開發西北為目的的“邊疆文藝”。楊令德始終堅持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目的的“邊疆”文藝。另一方,馬鶴天卻堅持把“邊疆”文藝看做是包括漢族在內的西北地區開發事業的一部分,而對蒙古族固有文化有忽視的傾向。